分享遠傳原生299終身吃到飽在app裡查詢電子帳單的內容,直接在帳單裡給無限期的折扣,大家不必瞎猜哪個是終身約,偌大的電信公司裡有上百號的法務人員,早早就把全部的合約審視完了。相對原亞太用戶其實轉不轉遠傳都無所謂,本質上公司合併之後亞太是消滅的公司,對於遠傳來說類似是一個品牌的概念,重點是遠傳能不能承受這個品牌消滅之後客戶群的流失,倘若流失過多就失去了當時併購亞太的目的,所以不管你換卡了沒有,你就是遠傳的用戶,歸屬在不同的產品線下而已;其實就紅和橘電信的手法,合約到期之後真的會恢復牌價嗎?只有不缺客戶的藍才敢吧?再來簡單聊聊的是大多數人不是太了解的合約、優惠方案、資費方案,其實是不同層次的項目,合約在電信領域中像是電信公司給你或你給電信公司的束縛,坦白說,較多時候是保障電信公司的權益,要你至少24個月或36個月必須使用該公司的服務,但你為什麼肯簽約?因為電信公司提供了合約期限內的優惠方案和補貼款。在這合約的規範下,你必須在一定的時間裡使用該公司的服務,使用哪一個資費方案,繳多少的錢,而電信公司則必須提供你在這段時間內相對應該服務和優惠,所以在合約期限內異動合約內容或解約就會有違約金的產生。再來衍生的就是無合約的優惠,我是科技人不是法律人,只能聊聊我的看法。如同上面說,假設優惠是建構在雙方的合約之下,這時沒有合約時間的優惠就會變成2種解釋,1個是無償且無限期的優惠 另1個就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無償但隨時可中止的狀況,真要弄上法院,端看法官怎麼解讀。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遠傳必須考量合併亞太想取得的是什麼?想當然第一是用戶數,若是處理不當造成大量用戶流失,這個問題最後還是從法律問題回到商業利益問題。
遠傳的帳務系統,只要不是終身約的,帳單都會有優惠到期日...這張是遠傳149元方案的帳單,有優惠到期日,這方案應該是三年前辦的,綁約24個月的樣子,合約到期日的時候,有打電話來說可以原約綁約,當時有同意,而合約是跟之前的一樣.這張是遠傳149元方案的帳單.這張是原亞太Q1911的11元方案,已移轉到遠傳的帳單.以下是遠傳111跟211的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