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遠傳真的彎道超車了!

braved wrote:
https://udn(恕刪)


10M可以滿足九成以上用戶
放晴吧 wrote:
10M可以滿足九成以(恕刪)

5G對一般消費者確實沒像2014年4G開台時那麼迫切需求
記得當時,幾乎每年換一隻手機
一下支援CA,一下3CA,一下VOLTE,一下VOWIFI
直到2018找到HTC U12+,完全支援CA,VOLTE,VOWIFI
目前為止4G就夠用了
但5G還是要發展得,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不得你
放晴吧 wrote:
10M可以滿足九成以(恕刪)
你講真相後有人會不高興!

但欣賞你也是事實

自己用這多年 感想是
4G真的沒有以前快了
也很容易在一些地方出現3G+
根本退步的離譜
不過我是不會因為這樣就換5G
因為5G花得錢卻收到更爛訊號

不過我也不認為台哥大跟中華就不會因為5G降4G品質
只是或許下次真的要考慮NP了
uhan wang
放晴吧 wrote:
10M可以滿足九成以(恕刪)


相信我 大概是5成不到而已
21M才能提高到7成
uhan wang
等5G涵蓋率,跟網速達到一定的水準以上

再說吧!

要不然只是心靈面的網速有上升

也沒作用,但如果是用降4G的品質的方式是不可取
子畫 wrote:
你講真相後有人會不高(恕刪)


10M還太快了
一堆人被限速成1M 2M 3M也都沒發現過,其實10M以下3G就夠用了
只是3G基地台承載有點低而已
美酒斗十千 wrote:
亞太是敗在3G時代選錯邊(選CDMA2000)
所以邁入4G時代後,亞太必須一切從0開始
(包括通話用途的基地台也得從0開始)

選CDMA2000一開始的動機就不純,
NP開放後,用戶號碼可以自由移動,但是系統不同是要換手機的
那時候門號+購機的人較多,新辦亞太時會給一支手機,不過該手機限亞太使用,合約到期後不想買手機就只能留在亞太,造成合約到期後,如果不續購新機約就給高資費吃的死死的,而續約購新機就是下一輪...
和其他4家不同,想省錢不購機只要NP就好,那時候威寶的資費都是月租高的購機約,百元以下要到另3家,很多用戶再威寶高月租購機約到期就跳家(因為另外3家購機約金額更高)

4G開台後,情況反轉
3家電信百元以下月租很稀少,500元以下也很摳,這時後威寶(台灣之星)就出線了
而亞太初期採用低建置費蹭網台哥大方式營運,之後基站建設也沒有跟上來,進1年來才明顯有改善

5G開台後,亞太情況更差
不但沒有標常用的頻譜,選用「使用遠傳二類電信方式」營運,把客戶送給遠傳
遠傳二類電信的3G/4G/5G都是走遠傳線路,基本上和亞太無關,也對亞太營收沒有幫助,簡直是幫遠傳大忙,等者下嫁遠傳的節奏(很多亞太用戶等者呢,我也是其中之一)
chuway wrote:
選CDMA2000一(恕刪)

亞太初期會蹭台哥大
主要就是CDMA2000砍掉重練的關係
為提供用戶收訊,自建基站不及的權宜措施
也被台灣之星打小報告,被NCC罰了好幾年!
chuway wrote:
選CDMA2000一開始的動機就不純,
NP開放後,用戶號碼可以自由移動,但是系統不同是要換手機的

我查了一下新聞
3G頻譜競標是2002年2月的事情
但我國開放NP的時間是2005年10月
也就是說亞太決定要標CDMA2000執照時
我國根本就還沒開放NP

基本上使用跟其它業者不一樣的系統
這是決策問題,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
例如 Apple 電腦用 macOS (市場上用 Windows 佔多數)
Apple 的手機用 iOS (以手機數量來說用 Android 佔多數)
但 Apple 的利潤卻遠高於其它業者
所以我認為這只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罷了

https://www.ectimes.org.tw/?p=37522
2002-02-08
五張3G得標者及得標金分別為遠致電信取得A執照,得標價為一百零一億六千九百萬元;聯邦電信取得B執照,得標價為七十七億元;台灣大哥大取得C執照,得標價為一百零二億八千一百萬元;中華電信公司取得D執照,得標價為一百零一億七千九百萬元;亞太行動寬頻取得E執照,得標價為一百零五億七千萬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電話號碼可攜服務#台灣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