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於新技術的建設不感興趣,要等市場成熟,跟他國的腳步就好了..
WiMax的失敗讓很多人對於新技術的「開發/制定/取得主導權」這類的行為很感冒
於是乎...
2G語音就夠了為甚麼用3G...殊不知3G創造出行動上網新應用
3G上網就夠了為甚麼用4G...殊不知4G創造出行動裝置新應用
4G上網就夠了為甚麼用5G...殊不知5G創造出????的新應用(我也不知道,可能是AI/IoT/自動駕駛之類吧)
就你要當個領導者或是追隨者,
領導者只要不斷前進就有機會有追隨者加入(大賺或大賠機會一半一半)
追隨者則只要跟著領導者就好(花錢更技術或不花錢留原地,就在領導者一念之間)
獨占事業,受政府管制,在民主社會要賺到錢不易,如台電,端看政治實力
競爭市場,自由市場,要賺到錢很難,如3C硬體產業,端看企業實力
寡占市場,賺錢最容易,可以假競爭聯合訂價,荷包飽飽,如油品事業,菸酒事業,電信業
2G系統一開始很多家(競爭),最後整合成3家(寡占),然後大賺一筆後進入3G產業
3G系統一開始只有三雄(寡占),後來有兩小來亂(競爭),最後三雄勝出...大賺一筆後進入4G產業
4G系統一開始有三雄+兩小(競爭)...由於NP自由,目前戰況膠著,三雄收入不大如前,兩小更是賠錢...誰敢就入5G
所以5G可以共構基地台,如此可以用較少的基地台而建立完整的網路覆蓋率,
電信業者就專心經營電信核心產業(語音加值/網路加值等內容)
至於有人提出中華電信固網費率高的問題,5G共構也會有此問題
如果真的好賺...台固/亞太/速博就會自己鋪設固網,何必寄人籬下?
銅纜維護負擔很大而速率也難在提不上,算是賠錢貨,
光纜需要高額投資...好像只有一家半公營電信在鋪設
同理...5G共構如果不好用,其實電信業者也可以自架 一個5G網來競爭不是嗎?
所以對於共構這件事情,對於業者而言是愛恨難辨,
共構下業者進入成本低,服務內容處於高度競爭,消費者禍少福多。
不共構下業者進入成本高,容易進入寡占模式,服務內容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消費者禍福難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