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台灣4G LTE各業者頻寬頻段與使用技術整理比較

作者寫得真是好文,真優質的一篇文章


看到B28沒有使用過,心想是否可以不用買B28的手機了
為了求證
我也下載軟體檢測看看

發現我用的就是B28




這文章太有用了!真是專業的比較
luck1177 wrote:
自從2017年開始...(恕刪)

luck1177 wrote:
自從2017年開始,...(恕刪)


幫忙勘誤
第一張圖的 2600MHz 中華電信 UL 應該是 2560~2570 圖示標為 2560~2580
大大好專業,來做個記號,推!
這篇太專業了,標記一下
很詳細
感謝











luck1177 wrote:
真的,完全都不知道...(恕刪)


台灣通訊產業往往都比國外慢


所以5G要普及 很難

而且超高頻訊號基地台要建比4G要加倍的多

我覺得要使用到5G可能就大台北都市或其他台中或高雄

偏遠地區還是要靠4G
於1樓內文更新了一些資訊(2018.08.10)
台灣大哥大在部分區域實測,已確認有3CA(700+1800+2100)與256QAM調變技術。

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識,4X4 MIMO條件,必須基地台與手機雙方都支援4X4 MIMO才能觸發。只要基地台與手機其中一方為2 MIMO,就只有"空間分集"(Spatial Diversity)效果,主要就是增強無線訊號資料的傳輸可靠性,改善訊號品質與訊雜比(SNR),最終結果就是改善提升實際傳輸速率,但最大理論傳輸速率不會改變。

以下更新於,1樓內文中華電信項目內。
備註1:只要基地台與手機其中一方為2x2 MIMO,則中華5CA最高網速就是700Mbps,4CA最高網速就是600Mbps。(目前絕大多數情況)
備註2:如果基地台與手機雙方都支援4x4 MIMO,1800(B3)+2600(B7)都有4X4 MIMO,則中華4CA最高理論下載就是搭配S835為800Mbps,搭配S845下載就是1Gbps。

文末增加LTE FDD與TDD頻寬調變天線組合,各組合最大理論速率對照表。

TernenceChen wrote:
幫忙勘誤
第一張圖的 2600MHz 中華電信 UL 應該是 2560~2570 圖示標為 2560~2580...(恕刪)

感謝,已更新~

wesho wrote:
台灣通訊產業往往都比國外慢
所以5G要普及 很難
而且超高頻訊號基地台要建比4G要加倍的多
我覺得要使用到5G可能就大台北都市或其他台中或高雄
偏遠地區還是要靠4G...(恕刪)

沒錯,普及需要許多時間,偏遠區域會是4G為主。

台灣預計最快應該就是2020之後商用佈署,覺得基地台建設會比較慢一些,像是用中華精準佈署那樣。初始幾年的佈建方式會是4G為主,5G為輔的方式,主要用途就在補充傳輸容量,1GHz以下頻譜先應用在物聯網(目前各業者都有1GHz以下頻譜)。

5G頻譜分為Sub-6GHz以下和24GHz以上的毫米波mmWave,所以也是有低頻段頻譜的。只是低頻頻譜大多和4G LTE都是重疊的,而且目前部分執照都是4G使用中。

NCC在5G釋照規劃,預計是高中低頻譜3段同步開放釋照。有新聞資訊可以搜尋一下。


有興趣了解可以參考這裡網站的整理,3GPP Rel 15已確定的5G頻譜。
5G NR Frequency Band
網站裡面Mode幾種分類,FD為FDD,TD為TDD,SD為補充下行頻譜,SU為補充上行頻譜。

4G LTE和5G NR的CA+DC組合,3GPP Rel 15已確定的組合規範資料。
LTE + NR Dual Connectivity
目前已知規範,最多為4個4G LTE頻譜+1個5G NR頻譜的Dual Connectivity-CA方式。
今天外出也在台北市東湖哈拉影城附近,發現遠傳2100頻段訊號,的確目前只有開5MHz頻寬。目前都還未發現中華2100頻段4G訊號。


jackyson1 wrote:
題外話
我自己拿U11+,使用遠傳698及台灣之星799
用網路訊號大師查看台灣之星時能看到台星有開4X4MIMO 但U11+卻還沒有韌體上的支援
在你的圖片上使用U11也是看到同樣情況? 搞不懂為何這麼久了TC還不快更新?還是台星不給它更呢?

jackyson1大,今天用家人的台灣之星門號,發現HTC U11確定是可以支援台灣之星4X4 MIMO的,88低費率21/11Mbps速率,就會出現4X4 MIMO,不過2600+900的CA下出現4X4機率比較少,在無CA情況下,單頻2600出現4X4 MIMO的機率就很高。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