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lek199 wrote:2600Hz都沒這麼廣了...如果28GHz搞到一公里這時就真的要擔心那種輸出功率有多恐怖了...(恕刪) 基本上高頻應該都是用於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和室內的架構,不會有大功率的問題。6GHz以上高頻主要用途是擴充傳輸容量,6GHz以下中低頻段用途才是涵蓋。5G使用主頻段大概會是在3GHz~5GHz之間,搭配4G網路架構一起運作使用,1GHz以下頻段主要用在物聯網,6GHz以下用在一般涵蓋,6GHz以上頻段用途在傳輸容量和速度提升,一般是Small Cell的架構。
uwlek199 wrote:2600Hz都沒這麼廣了...如果28GHz搞到一公里這時就真的要擔心那種輸出功率有多恐怖了 你大概不懂相控陣列天線 波束復型 波束指向技術為什麼F-22和F-35的雷達功率不比F-15雷達功率更高太多但卻看得更遠?因為每一個相控陣TR單元都能各自收發 很類似現在的MIMO 而且天線還用了新材料GaN氮化鎵或是GaAs砷化鎵一般大眾只會用簡單的思考 ,功率越大就越遠 ,頻率越低延射能力越廣,但並不懂雷達和天線的原理5G跟4G相比的技術創新如下5G將採用512-QAM或1024-QAM更高的資料壓縮密度調變/解調變器,目前4G使用256-QAM或64-QAM的調變以壓縮傳輸資料,因此頻譜效率每Mbps/100MHz的利用效率更高提高更多傳輸速率。5G將採用28GHz毫米波通訊,比如目前台灣4G是用700MHz、900MHz、1800Mhz、2600Mhz等低頻段,雖然電波延射能力比較高但是在低頻上頻譜資源就卻相當有限,在高頻的毫米波大多是軍用戰鬥機雷達或測速照相等少數裝置,頻譜寬度更高,而且更容易找到連續頻譜,代表空白頻譜將會非常容易取得。波束指向配合多輸入多輸出MIMO相控陣列天線, MIMO多輸入多輸出利用電磁波的空間多工和路徑不同多天線系統提高傳輸速率,類似在軍用領域的技術將延伸出的商用技術版本波束自適應和波束成形,能夠提高特定方向的波瓣優化傳輸距離新材料將使用GaN氮化鎵或是GaAs砷化鎵材料的RF射頻天線和功率放大器,此材料的RF射頻天線能在更高的頻段有更高的能源效率,代表裝置比較省電。為了適應工業物聯網、無人駕駛汽車、商用無人機等新技術的應用,網路延遲時間將降低到1ms以下雖然5G延伸向下4G裝置,5G更像是一種全新的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