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台哥大和遠傳要用700頻率


jiuanwenbaobai wrote:
就捨不得花比中華電信多的標金啊。
所以才沒有好用的C5帝王頻段


當然啊
台哥大跟遠傳是民營業者
又不是錢庫通國庫的種花電信
當然沒那個錢去買那個天價頻段

有國家的資助
做最好是應該的
但賣高價又壟斷就是該死
搞得現在一堆民眾以為種花多了不起

好比別人賞你一巴掌
你反而還跪著跟他哭著說謝謝

shk_ice wrote:
請問一下~那台哥大與...(恕刪)


因為這兩家是互標對方頻段,不受法規限制
但中華電是自標,轉移比較麻煩
不然,中華也想1800+900同步開台⋯

請Google:行動寬頻業務釋照作業問答集
不過就算台哥大跟遠傳1800開台了
還是會被小公司打臉吧
再加上之後小公司900補上
900+1800通用的機種還是遠勝700+1800
反正未來的手機,廠商為了通吃,適必都會全頻段了~
其實也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了…

反正等普及率到9成的時候,你的手機可能已經換兩次了…

這不是說像用那個頻段就那個好嗎?

頻段都是有在控管的

只是剛好700軍方釋出頻率,清空了還回來

至於為啥是band28,好像是亞州的關係(這點不是很確定)

請你去看一下lte band規範標(都有明確的說那段是那段)

band28 是上傳:703~748 下載:758~803
band12 是上傳:699~716 下載:729~746
band17 是上傳:704~716 下載:734~746

virkin wrote:
當然啊台哥大跟遠傳是...(恕刪)

早就沒這問題很久了,中華電信都民營多久了?
你自己看看其他電信高的嚇人的EPS就知道,中華電信肯投資在建設,
其他兩間就是在等中華建設,等中華拉好光纖骨幹再來租骨幹就好,免維護,自己有問題斷線還可以怪中華,
消費者還自以為最後一里中華很嘰歪,殊不知最後一里根本沒辦法跑到50M,現在所有50M以上網路都是跑中華拉的光纖,根本不含最後一里了。

總之,其他業者才是吸血鬼好嗎?

virkin wrote:
當然啊台哥大跟遠傳是...(恕刪)

迷思一: 中華電信的「用戶迴路」(last mile,最後一哩),也就是你每個月繳網路費的「電路費」,是用納稅人的錢鋪的?
這裡「用戶迴路」分兩部分,第一種是銅線電纜,含電話和ADSL,第二種是光纖,也就是光纖上網。
銅線電纜用戶迴路
儘管媒體通常這麼告訴你,事實卻是只有古早時期打電話用的「銅線電纜」是用政府的錢。
筆者曾詢問過了解當年情況的電信從業人員,2000年開放民營業者經營網路時,民營業者必須向政府提出申請,講述「美好的未來願景」,如果講的「不夠動聽...」政府還不准申請通過,所以一定要著眼於「新技術」如光纖,對於被認為即將過時的銅線電纜興趣缺缺 (原話是:「他們自己不想要銅纜」)。
於是中華電信用巨資向政府買下全台的銅線電纜用戶迴路 (來源,註1),並有傳聞說中華電信當初是受到政府壓力,才吃下沒人要的銅線電纜。
也有傳聞當時政府想成立「銅纜局」,由各家業者共同管理維護銅線電纜,但因民營業者認為太花錢而破局。這些說法非常廣泛的流傳並被接受,因為符合當時環境。
結果剛好ADSL技術出現,可以直接透過「普通非光纖骨幹」如銅線電纜傳輸,在那個光纖不普及的時代,ADSL非常有競爭力,銅線電纜價值跟著爆翻。
財團眼見押錯寶,於是選擇了最低成本的方法:對政府施壓 (註.3),出現了中華電信壟斷銅線電纜用戶迴路之說。諷刺的是法規明訂這些業者,必須在六年內建設100萬網路門號和用戶迴路設備。(法規全文,註.4)
巧妙的是,在「非常巧合」的時間點出現了「民間抗議行動」,要求中華電信開放用戶迴路,和財團訴求相同,並創造了適當的輿論壓力環境,立委們於2005年一度要求政府編列預算「買回」中華電信的用戶迴路,再分配給各業者(註.5,後半部,2005年份新聞)。
雖然「民間抗爭」訴求不是降價,中華電信仍在民意壓力下降價並受益全民,也讓大眾注意到早年固網建設的難處。不過,當時一般人都不知道中華電信已向政府買斷銅線電纜用戶迴路,還以為是中華電信強佔政府的資源自肥,媒體不知是搞不懂還是不知道,也隱瞞不報。
其間還發生孫道存掏空太電171億元、王又曾掏空亞太固網272億的鬧劇,其中太電為台灣固網的主導者(註.6)。不久後NCC公告(銅纜)用戶迴路為「瓶頸設施」,並強制中華電信以低價租給民營業者。
光纖電纜用戶迴路
而現在的「光纖上網」使用的是光纖,並不是銅線電纜,這部分完全是中華電信民營化後,用自己的錢鋪設並維護的,從頭到尾都沒用過納稅人的錢。
在銅線電纜用戶迴路時代的「民間抗議行動」已過了八年的今天,同樣的戲碼竟然再次上演,NCC「再次」要求中華電信以成本價出租用戶迴路,可是「這次」的用戶迴路鋪設時,中華電信早已民營化,也不曾請求過政府支援,於是引發爭議。
當初看好光纖的民營業者,「這一次」是否有和中華電信一同鋪設自己的光纖用戶迴路呢?
抱歉,八年過去了,台灣要建設固網的環境已不像當年民間抗議時那般畸形,反而是政府對民營業者百般呵護,連鋪設寬頻線路的管道都幫忙建好了 (見Part 2《M台灣計畫》),結果唯一肯投入建設的還是只有中華電信一家,政府出資幾百億幫忙挖好的管道也只能放著養蚊子。也就是「用戶迴路」早就開放了,只是財團不願投入才造成「獨大」。八年前和八年後,他們還是在原地吵著同樣的東西。
台灣老闆的通病就是小氣不肯投資,人家就是死都不要投入,不然你能怎樣?所以你用民營業者的光纖如遠傳、台灣大,你還是要繳給中華電信電路費。


virkin wrote:
當然啊台哥大跟遠傳是...(恕刪)

這是因為各家網路業者沒錢嗎?
因為建置固網很花錢,政府對有意願切入的業者制定了400億資本額的門檻,三家業者共募集約2000億資金,東森寬頻657億元、新世紀資通475億元。
其中台灣固網募集了922億元,並說要增加資本額到1000億元,還表示將透過遠高過另外兩家業者的資本額,逐步整合並成為業界龍頭,和同時期資本額965億元的中華電信抗衡。(來源註.9)
反過來看中華電信,1996年民營化成立時,資本額為僅有964.77億元。
我們都已經看到這4間業者對台灣的網路建設貢獻有天壤之別,民營業者當初募集的資金甚至超過中華電信實收資本額,時至今日卻只能,也只想透過「裙帶資本主義」,包括發動輿論壓力意圖取得中華電信現成的「用戶迴路」,媒體也很配合財團演出,導致一般人常以為中華電信竊佔國有財產「用戶迴路」。
目前3045台灣大股價、EPS (每股盈餘)、ROE (股東報酬率) 都比2412中華電高,諷刺的是,中華電信股東報酬率較低的原因,就是「相對」投入太多資本建設台灣網路。
為何台灣固網業者經營效率如此之差、對台灣的網路貢獻如此之小,而NCC還要百般保護偏袒他們?
其背後的真相是台灣「政客、商人、媒體」三位一體臭不可聞的共生關係。
當年3間民營業者募集資金之初,因400億門檻極高,於是大量發行非法「股條」並成為全民運動,許多立委涉入(註.10),甚至拿來犒賞樁腳用作選舉經費。隨後引來調查局介入調查而停止,鬧的沸沸揚揚並驚動時任行政院長唐飛特地下達3項指示,成為當年行政院推動掃除黑金的重點工作(註.11)
何謂「股條」?就是未上市公司的優先認股憑證,拿出來賣是違法的。
不久後隨即傳出民營業者並未立即將資金投入固網建設,而是挪作他用,媒體大篇幅報導更曾傳聞檢調介入偵查(註.12)。隨後先後爆發台灣固網主導者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俗稱太電)(註.6) 遭孫道存掏空171億元、王又曾掏空亞太固網272億元等大案。
當初亞太固網發放不合法的「股條」時,還找了台鐵以資產作價80億之多,也給台鐵上萬名員工、立委認購「股條」,許多「媒體人」到銀行結清帳戶也要買(註.13)。
其中認購的立委很多還是無本生意,認購甚至有上萬張並且轉售的價格層層升高,早期有立委認購3元利潤最高,10元面額轉售給樁腳可能到達15~18元,再轉售給一般民眾就可達24元,一個立委只要代銷達上萬張,就可能賺進1億元的利潤,台灣固網和新世紀資通也有立委「們」上門要求認購、代銷「股條」。(註.14)
亞太固網掏空案爆發後,引來檢調徹查,當初介入購買股條的藍綠立委「們」人人自危,部分當初靠權勢介入亞太固網「股條」的立委們不甘股價滑落套牢,便威脅第2大股東台鐵用「納稅人和政府資產」將「股條」買回,在立法院質詢台上猛烈炮轟台鐵官員並以砍預算為要脅,私下卻與對方交涉要台鐵買回被套牢的亞太固網「股條」,藍綠立委皆涉入。(註.13)
當初以每股10多元搶購亞太固網股條的立委、立委助理、「資深」媒體人,其中被套牢數百萬元的,只好自我安慰說被套牢上千萬的人有一長串(註.15)。許多記者也都在當初熱潮時投入購買固網股條(註.16)。
然而並沒有限制只能購買哪家的股條,所以這些媒體人不可能不購買新世紀資通、台灣固網的股條。
政府接管亞太固網後,台鐵成為最大股東(註.17),台鐵並於3年後的2010年負債突破1000億大關,更要求外界同意自己處分資產抵債。
比對亞太固網掏空案前後台鐵歷年虧損,2005年73.3億,2006年96.8億,2007年不正常的激增至146.9億,2008年和2009年虧損降至皆為115億元(來源,註.18)。
2007年台鐵虧損激增時,正好是亞太固網掏空案偵結時,也是立委們逼台鐵買回已滑落套牢的亞太固網「股條」的消息傳出時,當中的關係如何,我想不用講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而在亞太固網掏空案爆發前,非法買賣固網股條案就已經在政壇上掀起軒然大波,如2000年親民黨立委劉文雄,曾在媒體上公然宣稱「涉入股條買賣的立委應進行司法調查,非經立委同意的助理涉入買賣也應立即解聘」;各黨都作過類似宣示。(註.19)
「立院史上最大弊案」,2005年台北縣長選戰時,民進黨立委李文忠如此稱呼固網股條案,並再次成為攻防焦點,民進黨籍候選人羅文嘉和李文忠,指控國民黨籍候選人周錫瑋是「股條立委」。
遭指控的周錫瑋極力撇清,他承認買股條,但堅稱是合法購得,且早就賠光了(註.19)。羅文嘉說,固網業者的股條按照立委行情會有不同的配額,行情好的配額多到2百萬股都有,而周錫瑋是第一批擁有股條的立委之一。
更早之前還爆發出黑道介入股條買賣,收取高額仲介費並恐嚇「你老婆的命只值20幾萬嗎?」此案於2000年8月17日,藉由親民黨籍立委陳朝容在立法院成立的「固網股條回收中心」披露,在固網股條風波延燒時再次衝擊政壇。 (註.20)
前立委陳學聖更爆料「當時立法院沒買固網股條的人不到10人!」很多立委的辦公室就是「股條配送中心」,立委助理就是兜售員,買不到股條的立委還會設法探詢貨源。立委賴士葆自稱是少數未墮落者,並稱有人問他要不要買,每股買10元賣13元,投資一億現賺3000萬! (註.21)
2000年時,據一名參與「固網股條回收中心」的陳姓資深國會助理透露,民營固網業者八百億的股本,不算台鐵的80多億,保守估計從立法院「批售」出去的股條、股票,約在50億到80億之間,「保守」估計。(註.22)
近日涉貪被收押的「林益世」,2002年立法委員時期,舉辦公聽會並要求中華電信開放市內用戶迴路出租。隨後,中華電信一改原本強硬拒絕態度,首度同意出租用戶迴路。(註.23)
行政院2000年曝光的文件內容,時任院長唐飛指示調查固網公司的3大要點,有兩項為「清查固網公司資本有無被挪用」、「調查固網資金募集有無用不當手法」(註.24)。同一時期,親民黨立委陳朝容也呼籲「撤銷固網公司執照,在必要時應凍結資金以免遭到不當挪用」(註.25)。似乎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早有預感,行政院並視為當年的重點黑金掃除項目之一。
2012年高院主動告發王又曾、王令一、王令僑、王令楣、徐君式、陳重德、董葆珍等人,涉及販賣固網股條籌資,投資人付了錢後拿到的還不是亞太公司的股條,而是他們另外辦理的「投資公司」的股條「用別人的錢當股本,掌控亞太經營權,遂行掏空亞太固網的計畫」。(註.26)
日前通過的NCC草案,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部分中華電信員工,誤會要求中華電信釋出用戶迴路案是他做的決定,但實際上在前政務委員張進福任內即已完成。而張進福日前接任元智大學校長,交接典禮由元智大學董事會董事長徐旭東監交。(註.27)
徐旭東即民營固網業者「遠傳電信 (原新世紀資通)」,也是遠東集團的接班人兼董事長,各位讀者看到這邊,想必已看出台灣網路業者、官、學界利益糾葛的金權脈絡。
立委們早在2005年便曾要求政府編列預算,「買回」中華電信用戶迴路,再分配給各固網業者(註.29),包括時至今日寧可將政府出資300多億且已完工的管道放著養蚊子,也不願租用鋪設的民營業者。
也就是說立委們早從一開始就知道,用戶迴路「並非」政府財產,且有圖利之嫌,並有不用功的媒體配合,以致一般民眾根本不知情,到今天還以為是中華電信竊占公共財產。
讓我問幾個一針見血的問題,如果民營業者不是一開始就把NCC的反應視為企業發展的「可控因素」,他們怎麼敢開固網公司?台灣所有的網路建設都來自於中華電信一家公司,如果在一個公平、正常的競爭環境,有可能會發生這種事嗎?當初集資的2千億資金花到哪了?法定6年內增設100萬門號含用戶迴路的規定是怎麼避開的呢?

TypeZero.PTT wrote:
這是因為各家網路業者...(恕刪)


這篇太棒了!

cs90126 wrote:
LTE 沒有 800...(恕刪)


LTE有800MHz附近的Band啊....
Band20就是......

另外為什麼一樣是700MHz附近的Band要用Band28 不用Band 13 或Band 17呢?
因為大部分廠商在生產手機的時候都會依照各區域常用的Band生產不同的硬體
例如:北美,歐洲,亞洲
其中歐洲和亞洲的重複性比較高
B3 B8都是歐洲/亞洲地區常見的Band 所以會有比較多的手機支援這個沒問題
Band28則是慢慢有亞洲/大洋洲的營運商開始使用
如果這時候你挑了一個北美的Band來給700MHz用......
這樣在未來所有的手機廠商就要特別為了台灣生產一個專用的機種,這樣可用的手機勢必大量減少
這樣對用戶和電信業者是不好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