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廢除吃到飽好處多多!!

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於,基地台的建設
上網慢大家都歸咎於吃到飽,為甚麼
你不說是基地台不夠的問題,要建設
基地台,大家都說好,建在你家附近
又抗議,怪誰啊
cm4430 wrote:
如果照我長期觀察台灣...(恕刪)


對於沒用上10G的人就佔便宜了,因為有更多較低價方案~

期實如果公佈全國用量比率,就知道需要性了~

一堆人都拿韓國比,台灣的基礎資本與市場都遠低於韓~大家不要再誇大自己了~

台灣跟韓國比是個只有1/2人口1/3國土的小國

同樣小國的國家即使國民所得更高,也普遍考慮限速方案了~

2.減少行動上網人數,以減少基地台設置,減少電磁波

電磁波 你週遭的電器用品都有 要減少請過原始人的生活

減少基地台設置 通訊品質也變差 打個電話收不到訊號 然後又打電話或上網抱怨收訊差

真的是現代人的矛盾 想要東西好用 又要對人體沒有負面影響
合約就開在那裡
一個願打
一個願挨
為啥要癈除吃到飽?
你家裡原本就有電磁波了,手機也是有,那你可以不用手機!
以我流量來算大約1-7天就可達到1G了!(那其他20天呢?)
照理是要想辦法提升速度,而不是限制使用人數來達到網路的速度!
癈除吃到飽,費用下來肯定比家用固網還貴!

基地台涵蓋率越高不是越好嗎,怎麼反而因為電磁波而減少?
那你收訊會好嗎?
難不成你要站在頂樓或室外打電話?
那是不是先請業者,取消行動網卡.很大一部分上網頻寬都被網卡使用,但是問題來了!就是有需要才去辦網卡,沒需要我辦網卡幹嘛呢?

你知道中x電信,一年光3g上網營收就有2000億,不思考業者花錢增加設備,卻有人跑出來喊話,怪怪的喔!!
你應該也不知道開個電腦版的YAHOO網頁需要幾MB吧?更不用說FB!!~~如果一個月10G只要300-500,那我支持你
可以的話,皆大歡喜啊!!!


連線費加電路費50M網速只要300
如果能有第三方公正單位來監督定價與上網品質,
我絕對舉雙手雙腳贊成依照流量計費,用多少付多少.

先前在澳洲行動上網就比台灣快很多,
人家4G LTE早就開台了,
iPhone 5大城市有LTE的地方下載隨便測都有80m.
台灣3.5G理論速度13m,但是實測很難達到這個速度.
因為人口密度高,且有人拿行動上網來p2p.

事實上可以把3G/3.5g/4G基地台想像成家用WiFi AP,
中華電信目前一般客戶頂多給你100m下載/20m上傳(台灣固網慢又貴這方面不在這裡討論).
假設家中使用802.11b的wifi ap,上網常斷線,於是換一台最新的802.11ac AP,
似乎有穩定些...但依然快不起來...
因為下載理論值就是100m,上傳理論值就是20m,
只要家裡有人用p2p狂抓檔,換在新的AP也沒用.

同樣很多人在批評台灣行動上網快不起來,
但問題是基地台容量有限,10個人同時上網跟100個人同時上網分到的速度絕對不一樣,
再加上後端網路頻寬有限,就算資源最豐富的中華也是一個基地台能配哪種固網專線就是那樣,
不可能為了一個區域同時有1000人1000000人上網(例如跨年活動)就無限量提升基地台設備.
後端網路不足,你再設幾個基地台都一樣.
就像家裡有人狂抓檔,你再多裝幾台AP,如果中華進來的頻寬被占滿,也沒用.
家裡wifi上網不穩,手機,平板易發熱,多放幾個ap可以讓你這些裝置上網較穩,
蹲在角落廁所的馬桶上也能上網.
但如果有人在玩p2p,依然改並不了頻寬被佔的問題.

台灣行動網路遇到得障礙除了基地台架設點尋找不易,到處被人抗議拆台外,
最大的問題還是有人把行動網路當固網使用.
要解決這類問題只有兩種辦法:
1.鎖定部分功能,調降部分功能權限...例如p2p 但是這要改變服務契約...
如果沒有在契約中註明不得使用p2p其實是有瑕疵的,人家有付錢你管人家怎麼用?!
2.比照國外依照流量計費,老子有錢我要整天開p2p傳檔,就傳吧.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不怪不怪
出來喊喊話教育一下群眾
網路業者才能多賺一點
真的反電磁波的話
怎不站出來反對行動通訊?
發這種引戰文,又會沒完沒了...
舉個例子來想想...一條公路是電信商的網路建設,車輛是每個人的手機,汽油是每個人的費率...
吃到飽就是汽油花不完,但是每輛車規格是一樣(3G),沒有超級跑車...

[狀況一]路上沒什車時...沒人抱怨,想開車就可以上路,通行無阻
[狀況二]上下班時間,路上都是車,想開車的人要上路開不進去,已經在路上的人報怨塞車,車子動不了

版主想表達應該是狀況二的情況,取消吃到飽就可以改善.
留給大家去想像...小弟不認為網路塞車是這麼簡單就可改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