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手機電磁波的真相?

lordkae wrote:
不曉得你看不慣的原因...(恕刪)


所以意思是.... "大眾電信說: 手機的電磁波會(導致)產生腫瘤" ??

抱歉,我倒是沒注意到.

沒確實根據若這樣說的話是應該被告.
phs只是功率比較低而已嘛.
經常聽說有人對手機的微波很敏感
說是手機來電時也頭痛 講電話時也頭痛
要辨別「手機微波使他頭痛」或是「因為心理因素而覺得頭痛」,其實可以用盲眼測試

1.請宣稱手機微波會造成他頭痛的人作受試者

2.拿一支手機,至受試者面前,詢問受試者是否感到頭痛,若說不是,則繼續進行以下測試

3.將手機通話開啟,詢問受試者是否感到頭痛,若說是,則繼續進行以下測試

4.請受試者戴上眼罩,並將手機來電的鈴聲及震動功能關掉,並插上耳機,避免聽筒發出聲音

5.開始測試,測試要重複10次,每次間隔5分鐘,其中5次是真的有接通,其中5次並未接通
受試者須以頭痛與否,判斷當次手機是否接通

6.全程錄影

7.最後比對正確率

以上的測試很粗糙,不過我想多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請高人修正步驟之後應該會變得嚴謹些
感謝你讀了這篇文章......
Milo wrote:
菸草也是隊人體有害阿~你看打過幾次大官司打的營菸商嗎?
美國有可能禁止這龐大的利益嗎?

反正阿~人人有自己的感覺也沒有對錯~手機有害無害 並不是有沒有證實就可以了
沒有證實有害 也沒有證實依定無害八~ 這也沒啥好爭的

覺得有害就少用點 覺得無害救無所謂阿~擔不擔心看個人呀
至於上面常提到啥火車飛機啥的~意外發生跟本是機率問題~拿來比喻不太適當耶~


菸草和酒精若使用過量是確定有害,這是有長年研究證實的,所以政府會強迫菸商在菸盒上寫「吸菸過量 有害健康」。但是有關電磁波和磁場的研究則沒有壓倒性的研究證實其有害,所以我們暫時還不會在手機紙盒上看到「行動電話使用過量 有害健康」的字樣。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流行病學研究,和更長的時間,才能確認微波對人體的影響,以及確定安全劑量。
感謝你讀了這篇文章......
How to use your cell phones to cook a egg?

也有英文版的頁面, 在Yahoo打How to use your cell phones to cook a egg?應該也能搜尋的到...純粹提供資訊, 愛講多久還是depend on you...


網路追追追/俄羅斯記者用行動電話煮雞蛋?

依理論值不成立 重作實驗也不成功
= =

胡說八道一堆....

出發點是不錯,但理由與論證卻是錯誤連篇...

想證明什麼就先去學,不要還沒通曉就亂講道理...

醫學上,alpha-helix,beta-helix去搞懂,conformation與configuration去搞懂

物理上,quantom化的frequence與energy的關係先搞清楚

化學上,有機有機掛嘴巴上,可是好像連Sn2或E2之類的轉移都不清楚,Bonding沒妳想像中那麼簡單

沒人批評妳的立意,但請不要以此誇示自己的無知,先給妳拍拍手,起碼有長篇大論的勇氣...

恕我懶得一一教妳~
pjt01 wrote:
你知道核磁共振一年只能做一次,沒事不要做嗎?


MRI一年只能做一次,沒事不要做? 你說的其他部分我比較不敢說,但MRI從沒這個規定吧
有的話,大概是健保局覺得這項檢查太貴所訂出的閱刪健保給付的規定吧
除了少數需打顯影劑的MRI外,MRI算是無侵犯性的檢查了,它沒辦法取代傳統X光的原因是太貴了。
newnews wrote:
我也不確定是你錯還是我錯!!!

我是讀物理系的,在我們的量子物理裡面有談到電磁波的一些應用,在我個人觀點
有一些人說手機的電磁波會傷害人體是因為:

傳輸手機資訊的電磁波頻率剛好與人體蛋白質的共振頻率類似,所以當你使用手機的時候
由於貼近人體,所以這時電磁波會與人體的蛋白質產生共振,這道理就如同微波爐一般,
只是微波爐的頻率是與水相同,所以水會滾,同樣道理的,也有可能造成蛋白質因為共振關係
因而產生變質(有可能產生癌症等),這也是為什麼人家說電磁波有可能傷害人體的關係。

總結:所以說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不是在於其強度強度的大小,而是其頻率。

PS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謝謝各位的指教囉!!!!!


就算真的可以改變蛋白質的結構好了,
生物體內的蛋白質不斷地被代謝跟生成, 會把這些錯誤的蛋白質分解掉.

會產生癌症多半是 DNA 的生成錯誤, 而不是蛋白質變性.
蛋白質會控制生理機能沒錯, 但是多半是一堆蛋白質相互調控,
各個蛋白質的共振頻率也不會一樣.

所以我覺得就算有影響, 影響也不大.

只是很難去證明他的影響性, 這種實驗很花錢,
當然也不會有什麼單位去資助這樣的實驗.

====

DNA 不一樣, 錯誤的 DNA 複製出來的 DNA 也是錯誤的,
所以癌症第一歩就是要打斷 DNA 的鍵結.

當然身體還有很多防禦機制, 所有的防禦機制都無效時癌症才會跑出來,
所以事實上也沒那麼可怕.

會長出癌症多半某一部分的免疫機制出了問題,
或者是這種癌症生長的速度太快.

====

特定波長的電磁波會有特定波長的效應,
所以無線電波這種波長, 最多就是只能加強分子共振的熱效應,
很難去把一些化學鍵或是共價鍵破壞掉.

如果是分子共振的熱效應的話, 這樣 SAR 值就有他的價值,
只是 SAR 值如果你看過他的定義,
你就會知道其實SAR 值這種東西只是讓你的頭感到熱的程度而已.

當然我有機化學只學過一點點, 不過至少基本觀念是有的.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挑點小毛病。

樓主的標題是「手機電磁波的真相」,重點應該是在「真相」。

文中既沒有實驗數據,也沒有實驗結果,僅只有一些些的唸書時所得到的理論。

依據這些理論 + 推論,然後就得到了最後所謂的「真相」。

文末還提到,「純粹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個人評語: 要不改標題,要不就提證據。

Ripple wrote:
本人便是對電磁波十分敏感 , SAR 沒在 1.0 以下手機不敢買

可否請問會有何種反應呢?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