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亞太〔有線〕電話,對我最好?室內通話品質改善法

xcvb2006 wrote:
整體來說,基地台總數...(恕刪)


整體來說,
基地台總數嚴重不足,
整體收訊當然是不及格!!
若以現有業者來比較的話收訊是較弱一點,及不及格要由每位使用者來評分!(我在台北市用的都很好耶)

今年2006到五月底目前為此,不知道有沒有到14xx台?
新聞有報導,有貸款取得資金,準備擴充到大約2100台基站,
還是太少,雖然有總比沒有好,
這個資訊是沒錯!!

整體收訊還是會很難用.
若實際擴編無誤的話應不致於如此不勘!!

除非是定點使用(剛好定點有收訊,可以發話,純粹網內免費通話使用),
不然拿著亞太到處跑,是會很容易漏失來電的!!
其實有時候並不只是收訊不好的問題,某些廉價的手機也是直接影響訊號品質的來源(廉價的RF模組)!

雖然cdma2000基地台使用800頻段,
使用cdma技術抗干擾性有比較好,
別忘了它也有呼吸效應喔

理論上基站可以涵蓋比較大.
可以比gsm省很多基站!
這個引喻可以用在郊區的狀況,800MHZ波長頻率較1800MHZ長,故涵蓋較遠的距離,對建物的穿透力較弱,所以我們常覺得它訊號不好的原因,省很的基站的原因是CDMA2000採取的分碼多工(同一時間下頻寬較大)所以比GSM的話務可以多出數倍!!

但是在在台灣這種建築物密度太高的狀態.....
還有多山坡丘陵地形....
和台灣人使用大哥大的認知習慣(有死角就是不應該,管你室內or戶外,因為沒有人想把手機當成單純的裝飾品,況且還有多人的收訊要求是1:滿格,2:滿格,....N:滿格...無論在何處..只要是人會出入的地方)
參考以上

實務評估上(大概整體評估).
必須考慮到話務量.
亞太的話務量,很容易被網內互打給佔滿.
已擴充暫無此現象

大致上需要跟目前業者gsm900差不多數目的基地台數量.
才能跟目前2g業者競爭.
無須!參考以上

如果以CHT的gsm900可能有4xxx-5xxx台(室內台+戶外台).
那以cdma2000的使用800頻段涵蓋能力跟來說.
扣掉一堆中華的特權台.
最終目標至少亞太要蓋出3000台的戶外台(平地+山區).
這個數據差不多,要看亞太有無意願投資!!

只要有馬路有人再出入就要涵蓋..
其餘的就是靠室內台補室內死角和分散話務
(通常業者都是用強波器改善室內死角,成本低,不過沒辦法分散話務)
(一堆公共場所,例如:火車站,捷運,機場,旅館飯店,百貨公司,購物廣場,商業大樓地下室,停車場,政府機關(民眾會出入辦事情),室內體育館,公路休息區,觀光景點建築等人口聚集出入頻繁的室內地區......)
才有辦法到達目前類似像2g成熟好用的收訊環境.
亞太根本沒有做到......
2G已經8年多了這樣比有失公正說

所以要辦亞太.就是純省錢,別對亞太收訊有太高的期望...
一個成熟的收訊環境,根本只要是合格手機都可以使用的非常愉快.
沒錯啦~不過亞太也是一直在進步啊~

以上是小弟的個人淺見.請各位身藏不漏的高手出面批評指教!!
Nikon D700+35mm+24-70mm+RX100+Billingham 306B
酷波 wrote:
亞太行動電話收訊不佳...(恕刪)

最好去申請個專利啊~~
再拿來賣給亞太~~
Nikon D700+35mm+24-70mm+RX100+Billingham 306B
酷波 wrote:
亞太行動電話收訊不佳...(恕刪)

喔~~忘了跟您報告
您的BENQ C600
是我見過最.......差勁的手機之一
去換吧!!
記得要換大廠的(N家或MOTO家)手機
我想
您就不必再使用
亞太(有線) 電話了

有什候想想
用廉價手機打入通訊市場
就是這樣的下場了
Nikon D700+35mm+24-70mm+RX100+Billingham 306B
dearjohn wrote:
很多公共場所其他電信...(恕刪)

這樣的話
有失公正
我人在台北市
很少遇到這樣的狀況
Nikon D700+35mm+24-70mm+RX100+Billingham 306B
jadecong wrote:
我只能說真是創意無限...(恕刪)

這個也不失是一個好辦法
收訊不好就要去爭取自已的權益
讓亞太知所進退
Nikon D700+35mm+24-70mm+RX100+Billingham 306B
不用在那替亞太解釋了

我是三松789的手機 當初一隻要快一萬


告訴你 一樣爛 收不到訊號就是收不到 會斷線就是會斷線

還有 789送修率超高 從液晶掛點到排線折斷 啥都發生過


兩年一到立刻退租 當初一起辦的大家一起退 只有一個感想 這間公司沒倒真是奇蹟



另外 他的色情廣告簡訊 也是我看過最濫發的公司

它的3G比別人的2G還差 我用它做啥= =

更何況 它是最早開的3G 做的比晚開的還糟 沒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個瀉藥
人生嘛~~ 就是比當歸大一點 牛蒡短一點.... 口亨!! 我收集的好人卡都可以拿來打麻將了 撲克牌算啥
bigworm wrote:
不用在那替亞太解釋了...(恕刪)

我並沒有為誰在解套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感受
總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不是嗎?
Nikon D700+35mm+24-70mm+RX100+Billingham 306B
大大真是給他超強的!!

我很佩服
不過我的對策是 申辦兩個號碼@@
其實我也有不少門號 我覺得是
中華(我現在的門號)<====收訊普普 網內便宜 (不過家人都是網內 所以聯絡上方便)
特殊地方 偏遠地區(山區,海上)仍然有訊號但是不強
<====缺點 地下室收訊差 客服不好@@
遠傳<====收訊不錯但是偏遠地區不怎方便
台哥大<===收訊也不錯地下室也蠻清晰的
遠傳跟台哥大 客服都不錯
亞太的克服挺差境的@@
威寶不清楚PHS也是
QQ~
我目前也還有用亞太
我自從第一次用過C600 快滿兩年時換成 CDMA的NOKIA 3105之後
陸續換成6235 水貨 到現在的6255 通話品質都維持得不錯
所以手機還是一個對應關係存在
6235/6255表現很棒 電力夠耐操 要講要待機都比較棒....
現在用慣了反而不像前兩年和老婆狂講台哥大....
反而我感覺台灣大哥大的訊號都變差了
目前用6230i才第2周而已...為了等N80公司貨....CCC
這感覺尤其是網內2G打給3G門號很容易發生講到一半
有持續接通但是雙方無法正常聽或說....
從上次還用8855時就有感覺...
要不是電話簿裝不下日益增加的電話
還不捨得換6230i 咧~!
xcvb2006 wrote:
整體來說,基地台總數...(恕刪)


現在存在的都是全區業者,
所以比較討論收訊要以整體平均來論,
只憑一個人的使用狀況是沒辦法完整呈現全體狀況,
那只能單純代表個人的使用狀況,
要完整呈現收訊表現狀況就是跑路測,
以前在gsm年代有在玩工程模式跟跑過路測的人就會理解,
收訊可以客觀的透過路測紀錄完整呈現出來,
所以亞太的的整體收訊真的比較差,
這是可以接受很多圈內的專業技術人員公評的!
很可惜之前電信總局取消電信評鑑,更何況現在的主管機關根本不管這個品質!
不然就不會產生個人的使用經驗代表整體的收訊

就小弟淺薄所知裡.
在台灣的站台規劃從業人員並沒有那種訊號分布分析軟體可以做模擬,
(有軟體可以做天線標準角度+上下三度的訊號涵蓋分析,包括室內涵蓋,可以直接在電腦上呈現站台規劃設計訊號的呈現效果)
台灣也沒有完整的整體地形地物的完整高度紀錄(每一建築物大小高度形狀放在地理資訊系統裡),
只好土法煉鋼的靠跑路測,(還好台灣不大,不然如果在歐美國家,跑完每條路就啥事都不用做囉)
靠路測紀錄下來的資料加上經驗來做訊號涵蓋改善,
(據說,孫先生的年代,全區T業者是每條路都每個月至少來跑一遍路測,只要車子開的進去都要跑)
在都會區房子密集度太高,
如果馬路上訊號強度沒有比-70db強.
很多房子一進門訊號就快速衰減到-100db..準備緊急通話.

所以在當時T業者(全區)每一條路的訊號佈放都幾乎是在-5xdb~-6xdb.....
(南區T業者在南部也是這種水準,無論在各個公共場所或是建築物密集區,曾廣告強調手機不用拜天公,有訊號檢測車到處跑到處測來改善收訊!傳達有做路測的概念)
基地台似乎好像不是用錢買的(開台幾年基地台買的比較便宜的版本,沒有EFR,設備全部抵押給中國商業銀行,基地台都有該銀行的封條)
repeater也用了不少,小弟最後的印象是好像至少有10xxx個以上,
完全是以訊號涵蓋做標準,
因為大部分台灣人的使用習慣是不允許收不到的,
即使在室內,不管多深,就是要收到!
現在還比較好,(還可以接受phs,可見已經沒有那麼嚴苛要求收訊有無)
以前的觀念消費者只有手機收訊滿格,無論如何都要滿格,只要有人出現的地方就要滿格,
才不會管誰是單區業者或是全區業者,誰是新業者與舊業者,
只要收訊能做到:1.滿格 2.滿格.........n.滿格.總之就是滿格.
孫先生滿足了大部分的需求,所以台x大成為正面範本.

負面範本就是k業者,
就是一直敗在收訊,
補貼最嚴重.用戶卻流失最嚴重,
就是不清楚台灣人對於收訊的要求度
等警覺到時只好花大約五,六億美金請N牌設備商來搞gprs和作整體訊號強化.
(L牌的基站並沒有丟掉喔..被移到偏遠地區服務,山區居多,N和L的設備接取整合還是N牌搞定的)
然後強打鬼地方也收的到.還強調滿格,還做真人訪問式的廣告.
要扭轉世人的收訊糟到極點的壞印象.
加上哈拉系列的號召力(當時很多情侶跟保險業的最愛,至少拉進1xx萬個用戶)
不過還是捱不住之前太多的虧損.加上用戶規模不夠,只好賣給別人.
收訊不及格的下場..真慘..

收購k業者的F業者也沒好到哪去,
在未收購k業者進來整合之前.
北部有900助威.整合成超級雙頻,
收訊,阻塞路,掉話率都是頂尖的.
(跑路測.是900和1800分開各單獨測一遍.超級雙頻在側一遍,
確保無論用戶拿900,1800,雙頻手機在北區都有同樣的收訊水準)
中南部的收訊是透過漫游兩家單區業者做後盾,
可是F業者的用戶當時大約60%上下是預付卡用戶,無法漫游gsm900的.
隨著T業者孫先生收購南區T業者
F業者意識到情況不對....
趕快到北部偏遠地區或是話務量少的可憐的地方拆1800的站台南下補強中南部的收訊.
不然可能會有用戶因為收訊不佳導致用戶流失的危機.
還好後來花大錢(股票交換+現金=大約三百億台幣上下吧)買下K業者
才能利於不敗之地,雙網(兩個全區網)漫游,收訊品質真的比較好!

最偉大的C業者...
在開放民營的前幾年....
內部一直以為收訊只是小小輸T全區業者一點點.
(電信總局做的電信評鑑.當時C業者好像是B級或是C級,年代久遠,總之就不是A級)
要不是當時沒有NP措施.不然C業者商業用戶可能會跑光光..
所幸後來願意認真編預算採買設備,大規模擴充...
一路擴充到8xxx台....
加上每年不減反增的手機補貼的行銷費用...
加上因為升級採用N牌(手機大廠)gprs的設備.有比較認真做優化,
才有能力後來居上成為龍頭,

因此一個收訊及格的業者
根本不需要靠特定手機的強大感應能力多榨取3~5db的訊號強度...
應該是用戶不管使用高中低階的手機.不論廠牌只要是審驗合格(有電信審驗機構合格標章)的手機都可以使用愉快.
這是電信三雄可以保持強大競爭力的原因!
關鍵生存因素就是收訊,
日本DoCoMo有是在收訊改善到日本人民(龜毛民族)可以接受才開始大幅成長!


所以啊....依照以前競爭下來的標準比較
亞太的收訊當然是不及格....

消費者是用他們的錢來投票的.....
要不是有358系列費率網內免費.....根本吸引不到啥麼用戶...
收訊真的亞太的致命傷.
不過這也是最傷系統通訊品質的做法...
(同樣多的用戶數量,話務量是別家的話務量的好幾倍,阻塞率高到令人頭痛,就算用cdma還是得多多擴充線路跟站台解決)
但亞太為了有用戶進來也顧不了那麼多囉....
整體收訊已經不行.卻因為網內免費導致塞機,塞線路.
如果收訊(無論室內室外)不趕快大幅加強,
只要其他收訊及格的業者提出足以取代嬉話358的費率方案,
亞太就會重蹈覆轍...追隨著K業者的失敗之路....
比V業者早開台三年.卻收訊比人差.....
(V業者雖然有號稱3xxx台站台,上千個repeater,但是收訊還是不及格)
難怪d大連亞太都不屑一顧.....雖然他有比較誇張的語氣...
(引述d大的話: 很多公共場所其他電信業者都是滿格, 亞太我從來沒看過滿格.)
但是d大的話至少在講整體收訊這個部分...
除了手握百萬工程機的隱世高手,可以拿路測圖出來審判之外,
一般使用者只能就自己出沒的小區域或是熱點來做主觀反駁而已...
大家只好一直各說各話...

以上是小弟的個人小小淺見.敬請各位身藏不漏的高手出面批評指教!!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