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話題有什麼好爭論的呢?
你開始坐飛狗的時候,你會罵台鐵和國光之前賺你很多錢嗎?
所謂的品牌忠誠度,不是放在每個人身上都準,
但羊毛是出在羊身上,這還需要討論嗎,
只不過作生意作成這樣,
羊毛不一定是從自已身上跑出來,而且來自你身邊的朋友。
從手機的市佔率來粗算,
中華(9百萬)、台哥大(6百萬)、遠傳(5-6百萬)、亞太(2百萬),威寶(1百多)
把亞太和威寶當主門號用的,
如果不是還有三雄哪一家的門號備用,
就有可能因為你自已省了五十塊,而周邊20個朋友為你多付了七八百網外。
用戶人數愈少的,比例會愈高。
當然,這無所謂對錯,省錢省自已的本來就是天經地義。
亞太、威寶存在的價值就是迫使三雄調整價錢,
或是增加F2之類的設定。
大家都知道「牛肉麵一碗十元」,基本上除了宣傳與媒體效果,
長久經營麵店,這麼搞再會賣小菜也會倒。
電信業是賣的是「電信服務」而不是「信號涵蓋率」,
像大眾電信一樣,品質基地台維修跟不上,
服務打折,品質打折,客戶沒成長就開始大衰退,
最後還不是生不如死。亞太之前不也要求政府輸困。
我辦過亞太,但結果是比亞太魔咒更可怕,
女主角第三個月就入佛門出家去了,從此電話和SIM卡就靜靜的躺著,
請朋友用網外打亞太給你嗎?
還是倒處介紹朋友用這家找不到客服的電信業者嗎?
幸好約到了沒白目的以為還有網外互打不用錢給他打下去,
不然下場會更可怕。
至於威寶,威寶的形象代言人賣過大眾,
為了賺錢又改賣威寶,之前還站台過不良政客。
衝這麼好的形象代言人,當然讓他好好的代言下去。
總之有需要又正好有訊號,又覺得好用便宜就去辦。
業者把基本服務品質顧好,價錢該調就調,
一直作虧本生意,挾用戶自重,
真撐不下去倒了還不是找政府輸困或是誰接手,
倒底是誰賺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