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台灣行動支付怎那麼不普及

好吧~~!!人那麼多....我也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最主要原因是金融鈍化!!
為何這麼說?
問題就是出在銀行,金管會(政府態度)
操作上絕對可行,行動或是網銀支付早在多年前已經有構想

1.各銀行各自獨立想吃這個大餅.....除了想獨攬,也不想有第三方來卡位
2.金管會官員立場保守....永遠停留在....出問題怎辦???而不是要求做好管控機制.....沒人要擔責!!
3.台灣有很大比例消費習慣喜歡後付費.....刷信用卡,已經習慣;而行動支付剛開始偏重直接扣款....這部分再綁定信用卡後已解決!!
...........................
所以,問題仍在前1+2兩點上
所以前面很多朋友提到的大都是遇到風險問題
我覺得...機制上是可以控管
我在大陸消費已經都用行動支付......很少用到現金....真的很方便
還是值得推行

唯一我認為的缺點是....刷的很容易....增加消費
不過,對國家經濟來說應該也是好事!!刺激消費!!

chiashin wrote:
後面的人拿什麼偷掃(手機?),這樣可以取錢?怎麼決定取走多少錢?
我以為是商家的收銀機、紅外線槍才能取錢!
...(恕刪)




賣場的紅外線槍,
只能掃:一維條碼(上圖右邊那種,實際為一串數字)
線條的粗細,代表數字 0~9

二維條碼(QR碼,左邊那種)
可記載幾百KB的資料,包含數字、文字(UTF8萬國碼)、符號
QR碼必須用「相機」拍下來,再經由電腦分析才能解碼
一般是用手機來解碼,因為手機都帶有相機鏡頭,軟體可以分析解碼
也有廠商推出二維碼掃描器(實際就是相機+處理晶片)



Dimension(維度、次元)

零維(0次元):點
一維(一次元):線
二維(二次元):平面,2D
三維(三次元):立體,3D

-----------------------------------

>>不連網情況下,產生的 給款二維碼,怎麼決定取走多少錢?

個人沒用過微信支付,但猜測 給款二維碼(QR碼)是可以即時形成的,而非固定。

就是軟體會有數字鍵盤,使用者自己按要給多少錢,軟體會即時產生付款QR碼,這個QR碼中,帶有幾項訊息:1) 金額,2)付款人的帳號、3)驗證金鑰。應該是一次性的QR碼,被人掃過取走錢就會失效。

類似 LINE 要給朋友你的帳號,加 LINE,可以即時產生出一個 QR碼讓對方掃。

不過我懷疑是不是真的有這種不連網、離線的支付方式,這樣風險太大了,很容易被破解,沒有銀行會傻到允許這樣方式。應該至少也會發出簡訊通知銀行的伺服器,然後伺服器發回驗證金鑰,如果發出了簡訊,那就不算完全斷網,只是以另一種型態溝通資料而已,簡訊也要錢的。


掃碼支付,是能不能普及的關鍵。

因為這樣才能 個人<-->個人 轉錢。

比方說:和朋友一起吃飯,各付各的,沒人要請客。

傳統是掏現金出來算,每個人點什麼要給多少錢,集中給其中一個人拿去櫃台付錢。然後現金要找零錢,常會發生零錢不夠的情況,就會說:我等下找開了,再給你零錢。很麻煩...

掃碼行動支付的話,去櫃台付錢那人,打開手機秀出 "受款QR碼",讓朋友去掃,並打錢過去。很快就可以解決算錢的問題,不過就是手指按一按,幾秒鐘的事情,也不必找零錢。並且每筆 付款、受款,都可以立即確認(需連網)。


用假的截圖給老闆看,假裝好像已經付錢的樣子來詐欺。這個現在估計已經行不通了。

我看 Youtube 上的大陸人頻道,顧客在小吃攤買東西,用行動支付打錢,老闆攤子上的手機,是立刻發出語音的:"嗶~xx元已入賬。"

以前網路沒那麼發達,沒法即時連線,即時確認。但現在大陸網路費便宜的不像話,人人手機都是吃到飽的,都是連網立即確認的。然後軟體發展得很方便,也不必眼睛去看,收到錢,手機就會發出語音提示。

這樣好處就是設備不會被廠商給限制,給牽著鼻子走,獅子大開口。買貴松松 POS機、收銀機啥的,一台好幾萬元。

隨便去買支 廉價全新手機、甚至二手機、自己淘汰不用的手機,裝上軟體,上網吃到飽,就可以當收銀機了。電源方面,也不必插電線,行動電源就夠用一整天,對於路邊攤來說很好用。
chih_haohung wrote:
行動支付(掃條碼式的) 需要多大的上網流量?

我不認同你說的 一個國家的行動上網是否上網吃到飽普及與否,會真正影響到行動支付使用的意願...(恕刪)


我說一個實際例子:

我有一位朋友是用預付卡的,網路是買計量制的,就是比方:1GB流量、5GB流量 多少錢那樣的。

但是他 LINE 常常不開(不打開 3G/4G 行動數據),要聯絡他非得打傳統電話過去,打電話要錢(一分鐘 1~2元),LINE 不用錢。

我就問他:你既然有買行動數據流量,為何都不打開,造成LINE打不通?這樣別人要聯絡你都要打電話很花錢,造成別人困擾。

他回答:因為軟體會偷吃流量。
除非他要上網才會去開行動數據,平常都是關著。


他買的是台灣品牌的手機,A開頭那個,沒有流量管制防火牆。不像小米的 MIUI 內建有流量管理,每個APP都有兩個網路開關:行動數據 + WIFI。可以限制 APP 只能用 WIFI,禁止用行動數據。

流量管制的軟體是可以另外安裝的,但需要ROOT,他那支手機也不知道如何ROOT,就沒裝了。

所以他手機裡面的軟體,如果打開 3G/4G,都會偷吃流量,即便把 PLAY商店自動更新軟體、Google 同步...啥的,全關了,APP軟體仍是會偷吃流量。

其實他還算好的,還知道關閉 PLAY商店自動更新軟體,Google 同步...有的沒的同步。有些人用手機,根本不懂這些的,買的計量制網路流量就平白被吃掉大部分。


觀察大部分用「計量制」網路的人,可以發現一個共通點:
除非急需用網路,否則行動數據都是關著的,然後出門在外沒連接上 WIFI,LINE 就打不通...

這就為何說吃到飽普及(價格親民),和行動支付能不能普及,有很大關係。

當然行動支付吃的流量不多,需要支付的時候再打開行動數據就行了。這樣即便用計量制的人,也不會覺的有壓力。但畢竟多個步驟,就影響方便性。


況且不可否認,台灣還有不少人,手機是連 計量制網路 都沒有的。每月就是付通話費而已。老一輩的人最多這種,手機只用來打電話,其餘都不會用,更不知上網為何物.......

這類人如果不給他們用吃到飽的,網路費帳單可能會破表,因為他們不知道何謂流量,也不知道軟體會偷吃流量,更不懂什麼行動數據開關。
fedora wrote:
個人沒用過微信支付,但猜測 給款二維碼(QR碼)是可以即時形成的,而非固定。
實際情況是這樣
例如我在麥當勞點了一份30元人民幣的套餐,店員在收銀機輸入這項資訊
然後我跟店員說用微信支付,店員做設定(可能是在收銀機按個鈕)
然後我開啟手機的微信支付條碼(這個條碼只是代表我的身分,並不知道我要付多少錢)
接著店員用紅外線槍掃我的手機,就完成支付

還有微信支付條碼,我記得是動態的,你每次的條碼不一樣
所以就算人家偷拍下來,事後給收銀機的紅外線掃,並不能再付款
fedora wrote:
個人沒用過微信支付,但猜測 給款二維碼(QR碼)是可以即時形成的,而非固定。...(恕刪)


....
新規為條碼支付立了“規矩”:若使用靜態掃碼支付,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使用動態掃碼支付的最高不限額,該新規從今年4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

什麼是靜態條碼支付?

我們常見的路邊攤、菜市、雜貨店等貼在牆上或者列印好的二維碼就屬於靜態條碼,我們買完東西付款時,出示付款碼供收銀員來掃的屬於動態條碼。

央行規定,使用靜態條碼進行支付的,風險防範能力為D級,無論使用何種交易驗證方式,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
.....

節錄【阿波羅新聞網 2018-03-16 訊】



基本上手機產上的都是動態碼

就跟 apple pay 的將信用卡虛擬化大幅提高安全性






timliu5358 wrote:
這兩年常跑大陸使用...(恕刪)

大陸,我跑了十幾年
別說是支付寶跟微信,
連極少數台灣人才有的大陸信用卡,我都有

只能說絕大部分的大陸人不懂得使用信用卡權益,也沒有信用卡
只會無腦支付寶,微信
能刷卡絕不使用支付寶,
不過大陸能刷卡的地方少的可憐,
大部分時候只能乖乖用微信支付寶

信用卡越普及的地方,越難推動行動支付
支付寶最近一直再大力推花唄(等於是一種虛擬信用卡)
這個等於又搶了銀行的信用卡生意
鄰近雙11 我看了一下我花唄額度高達45000元人民幣

我是覺得挺好用的 所以我把花唄當做是付款首選
反正當月還清沒有利息 手續費也都是收款方去負擔
我自己有兩個支付寶帳號 一個是我的 一個是用我老婆名字註冊的

大陸真正的信用卡申請 審核要麻煩的多
更多都是刷銀聯卡 但自從有微信 支付寶
刷銀聯卡的也越來越少了

支付寶跟微信 一些可能的風險 漏洞都有一直再慢慢改進
所以我自己是不太擔心什麼
每次看我那些酒肉朋友,
皮包一打開,信用卡就一疊。
還有人把信用卡當名片在收集,一長排。。。
問問看你自己,你自己有幾張信用卡吧!!!

為什麼你會申請這麼多信用卡?
不為什麼啊!就是各家發卡行,優惠不一樣啊!
拿著黑卡進VIP休息室,人家覺得爽啊!

那行動支付,其實只是像多一張"會員卡"而已
剛開始都是要燒錢補貼,等到燒錢燒不起了!
大家就都跑了!!!!

支付寶若是沒有餘額寶,在後面每天給你高利息(剛推時一年快5%,銀行都嚇傻了!),你會吃撐了把錢都丟支付寶???
支付寶能這麼快在大陸普及???
餘額寶到現在還怕你放太多錢,限額10萬,也因為錢太多還誕生了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基金"天弘基金"

同樣的,若是銀行的信用卡能每天給我高利息,我就丟個一千萬進去,天天刷,日日刷!..不給刷卡,換一家。

所以,你要搞清楚,行動支付不是科技進步的像徵。只不過是多一張會員卡,
而且,電子的東西,詐騙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一個國家進不進步,是要看電動汽車的普及率,能擺脫了對石油的依賴.而又能穩定供應平價電,這世界上,又有幾個國家能做到?冰島是一個他能做到,他靠地熱發電。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大火快炒 wrote:
為什麼你會申請這麼多信用卡?
不為什麼啊!就是各家發卡行,優惠不一樣啊!
拿著黑卡進VIP休息室,人家覺得爽啊!(恕刪)


前陣子剛發生獅航墬機跟火車翻覆事件~

有個在大陸的台灣朋友,要用支付寶買機票...
我直接複製信用卡權益給他看
直接告訴他,支付寶買機票,飛機票掉下來甚麼屁都沒有
用信用卡買機票,送的附加權益,飛機掉下來,還能造福家人
不要說沒有,才剛掉一架而已

他才回頭改用信用卡買機票
基本上他也是不會使用信用卡的人,
人在大陸也是無腦支付寶

我在幾個大陸的旅遊群,一直洗腦他們要懂得使用信用卡,可以免費使用貴賓室...等等
使用支付寶付款,甚麼都沒有
真的有些人就跑去辦信用卡了~~~
Iamwjc wrote:
大陸,我跑了十幾年
別說是支付寶跟微信,
連極少數台灣人才有的大陸信用卡,我都有

只能說絕大部分的大陸人不懂得使用信用卡權益,也沒有信用卡
只會無腦支付寶,微信
能刷卡絕不使用支付寶,
不過大陸能刷卡的地方少的可憐,
大部分時候只能乖乖用微信支付寶

信用卡越普及的地方,越難推動行動支付...(恕刪)

大陸的信用卡跟台灣一樣,是手續費太高,所以店家不肯讓你刷,
台灣小店家的信用卡收單手續費約2%以上,還可能2.5~2.7%,
悠遊卡也只是抽%少一點,同樣要1.5%以上,
只有財團/連鎖型/大賣場才有辦法談到較低的收單手續費,像全聯,收單手續費0%!

但小店家永遠不可能和信用卡收單銀行談到0.x%的手續費,
所以, 信用卡就少了攤販/小店家/個人轉帳的交易額,

若ATM小額轉帳也可以0.x%,而不是跨行轉帳每筆收10-15元,同樣可以普及,
但現在是轉個30~100元也被抽10元,小額誰要用ATM轉?
目前台灣可能靠 台灣pay + 公營銀行解決小額支付的問題。
但普及程度?最終還是要看台灣pay的手續費怎麼算?

而大陸的信用卡只抽1.5%以上,已比台灣便宜了!
但跟支付寶/微信支付只要0.x%還是差很多!
店家不肯被抽%,消費者當然就乖乖用微信/支付寶。

而大陸原本可刷信用卡的店家,因為支付寶/微信支付手續費低,
也一樣會用各種招數要消費者使用手續費低的付錢方式。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