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伯老師 wrote:我問過我媽意見 並沒有高速用網路的需求 這樣照原來應該是沒差,因為光是4G室內訊號就沒以前3G好,室內5G比起4G也不會好到哪去,每一代跟上一代比,主要都只是贏在頻寬的部份。但是有頻寬,也不一定有給速度。我有一門LM111的,當初申辦的時候,每個月有200~300MB左右的不限速流量,超過就降速10M吃到飽。LM111回歸遠傳後,每個月我都會利用不限速流量測試,結果有些令人失望。第1張是去年10月在家測速第2張今年10初同地點測速同地點,今年7月最好的情況下也不過如此再來今年6月在生活區內的超市南投老家😂這啥速度?姑且不說需不需要更高的網速,就算辦了不限速,大多數時間能給多少速度?不限速方案值不值得,還是得看所在區域能提供多少服務,合約都只是參考用。
要是我就不換5g....我媽的習慣就不愛開wifi,明明家裡面有光世代能用就不愛開....5g方案通常不送市話跟網外通話...現在在用的方案有送網外40分,市話15分。這兩個我媽有在打,所以划算....至於速度,4g的網路已經非常夠用...
seven ok wrote:台哥大企客中的5G 599 無聊瞄了一下下面小字,發現要注意的地方:mo幣是次次月每個月分期回饋,所以合約到期時還有兩期mo幣還沒拿到,你要拿到勢必得續約不能NP而599和799不開放續約,只能續約999以上至於遠傳續約也是要比較貴但禮券和遠傳幣有一次拿的選項會比較好
5G 吃不飽。網速平均使用跟4G差不多。台灣一日不改,日後也不會好到哪。建設遠低於日本 韓國。建置5G砸重金! 台「天價」標金 日韓政府拚投資爽到政府。當然還有特別去要求業者。現代人對網速需求愈來愈高,打造5G生態,這幾年也慢慢成為各國政府的目標!像是國內,幾年前各大電信業者,不惜砸重金競標頻譜,標金還高達1422億元,被稱為天價,但積極建置5G的成效如何呢?現在最新數據統計,台灣5G用戶的普及率,不到4成,而對比鄰近國家的例子,和我們同樣也投入不少 經費 的日韓,用戶採用5G的比例,明顯比我們高了一些。電信基地台頂著烈日也要出動人員,忙著在各地架設5G基地台,隨著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現代人的網速要求越來越高,只不過打造5G生態的背後,可能也付出不少代價,立委(民)林俊憲說:「為什麼,為什麼會這麼貴,三大電信的理由都是,因為他們標到5G,付出了天價標金,三家一共花掉了,砸了1422億(元)。」實際比較各國建置5G,所投入的金額,台灣除了1422億元標金外,政府也列出五年補助金技術上沒失敗,商業上很失敗
Xantia_L wrote:各大電信業者,不惜砸重金競標頻譜,標金還高達1422億元 這個天價幾乎可以肯定會成為5G普及的絆腳石,基地台還沒建設,這個成本就擺在那裡,無法無視它的存在。如果考量消費者對資費方案的接受度,標金成本就很難完全轉嫁給消費者。這個時候業者就會開始盤算要怎麼在後續的成本中省回來,所以各位才會看到在二大電信各自併吞二小電信的過程中,盡可能的縮減基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