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8Phone wrote:東西好 (基地台最多 理論上收訊最好),品質好 (頻段最多 理論上CA網速最快),不會有小手段 (甚麼偷偷限速 ) 中華用分享器就會限速 10~22M,SIM 卡拔起來裝到手機速就可以跑 70~90M。如果 SIM 卡拔起來裝到手機速度沒有恢復,打去客服電話叫他們重整,速度就恢復正常了。如果 SIM 卡再裝回去分享器,又會回到 10~22M,而且 22M 要很少人用的時間才會給,大部分都是 10~12M 居多。所以中華會限速,只是沒有限量。PS.分享器和手機都有支援 CA,一樣跑 4G+,網速就是不一樣。
除了有錢,還有就是發展時間不同,上古時代配合國家建設、法律的保護早期沿用下來的管道資源、市郊偏郊機房建物、大量土地、路上交接箱........族繁不及備載光是一個黃色公務車為啥掛個民國66年的執行公務牌再放個三角錐就能臨停紅線,就是差別了不是民營化了嗎?? 骨子裡還有很濃的公營色彩啦,光與政府機關打交道就天差地別了
1.一類固網:沒甚麼好說,台灣就只有一家,其他4家都是掛牌而以,透過中華的固網來賺錢為甚麼4家不做? 因為要需要大量的投資,目前4家固資本額都不到百億,能幹嘛?不要說用來做原本電信局的銅纜更新,就連維護也做不起來中華目前銅纜都是已經更新過的,原電信局的纜線早已爛光;而光纜鋪設是近10年的事路面開挖與纜線鋪設,大家成本都差不多,中華沒有優勢固網開放前,曾經有意成立纜線公司,由各家固網分擔維護費用,結果4家都不願意...只好包再中華民營化釋股條件,4家固網曾聯名要求中華需以成本價提供使用。結論:台灣就只有一家真正的固網2.一類行動網路中華利用固網站點優勢架設基站,建站與營運成本遠低於4家(未來剩下2家)利用原本的電信機房架設基站避開建站用地取得,也不需要額外的固網線路其他4家基站建置,台哥與遠傳幾乎都是共購,部分亞太也加入共購,比較尷尬的是台星,幾乎都是獨力建站,而台星是唯一沒有固網的一類電信,所以台星的基站建站成本與營運成本最高至於亞太,致力發展二類電信寄生台哥遠傳中華,稱霸二類電信市場營運成本(高→低):中華>台星>台哥=遠傳>>亞太台哥主力在高ARPU用戶(高補貼),並利用儲值卡拉高用戶數,台哥的儲值卡幾乎都可以自動延展中華則有一批死忠的低APRU高毛利用戶,188/199用戶用量少,換算後毛利超高,如月租188只打5分鐘,沒有上網,平均每分鐘近40元通話費,超好賺遠傳策略和中華差不多,可是少了一群死忠用戶營運收入:中華>台哥=遠傳>>台星>亞太結論:台哥最賺錢3.總結中華固網利用固網市佔優勢,並加大固網投資,避免固網收益太高被釘上或被要求降售價,透過這種操作,其他家固網沒有投入上兆資金根本沒機會跟上台哥/遠傳透過併購方式(前有和信東信,後有台星亞太)減少競爭對手,藉以提高實際售價,拉高ARPU,把市場的餅放大,分贓人數也減少,達到提高獲利的效果。以電信業來說,中華算是中規中矩的公司
1.中華,各地的營運中心,機房,佔地自有,建設不怕,其它業者怎敢建設在一個隨時會被收回去的地方2.銅纜是中華的,也就是路邊看的到的箱子,都是中華的3.真實從業人數最多,加上網際網路及企業,相輔相成4.只有中華有能力地方缺東西,架上去,還不能抗議,其它各家只能租頂樓,只能偷偷架,國家公園架機房那麼容易嗎?連電力都要計畫書評估,早期佈了是中華,後期再進入容易嗎?租金也是一個嚇人的,一個自有一個租5.中華最強,早期人員有不世之功,其它業者早期的小電信商幫忙搶客戶也是功臣,中華早期人員領退俸,其它業者的小電信商倒的差不多了,現在大多業者直營,一個養功臣,一個殺功臣6.一個國家隊,賺錢重要但國家更重要,其它私人企業,不賺錢就被換經理,那一個經理不是為了賺錢努力壓搾?所以其它小的是EPS最高,國家隊反而是待遇最高很多很多是歷史,不是三言兩語能解決的,都很重要,幸好有兩小,你沒經歷那幾年,中華門號要代辦才買的到的時代,黑金剛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