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我見我思:周韻采》競爭才是5G的王道


jazz19860929 wrote:
從限縮時間就感覺有貓膩,為何要無故縮短時間呢?..(恕刪)


+1
不在其他地方縮短時間,而是在縮短申請的期限,
貓膩無疑
jazz19860929 wrote:
來源: https...(恕刪)

我是很懷疑
現在4G很多角落
收訊都收的2266

5G 毫米波 能建置的好嗎?
目前進場只是幫廠商 debug
我還寧願直接跳 5.5G 或 6G

smpmaniac wrote:
+1不在其他地方縮...(恕刪)

一切都是為了選前衝業績,不意外

jazz19860929 wrote:
來源: https...(恕刪)


同意標題
內文提到5G真的是以商用為主這也同意
5G如果作為通訊使用的話
還是要分給五家營運吧
才會降低月初費之類的

之前一堆人在吵說5G進度太慢
現在要競標又說太快
然後扯民進黨想以此當政績會不會太陰謀論了

jazz19860929 wrote:
來源: https...(恕刪)

公家單位控管有時也是不該評論是好是壞

jazz19860929 wrote:
來源: https...(恕刪)


回歸實際需求才是真的,因為如果只有快一點一點但貴很多,絕對沒人買單。
有錢人想開法拉利

有些人想開國產車

這只是選擇問題而已

並不能阻止5G發展

沒有有錢人的付出

那有老百姓的路






jazz19860929 wrote:
節錄:
NCC甫宣布5G競標時程,將《行動寬頻業務管理規則》修正案由過去的60天預告期縮短為45天;也將受理業者申請的期限,由原來的45天限縮為30天,以利於12月競價釋照。行政院快馬加鞭,壓縮正常行政流程,只求盡快釋出執照便好,表面理由是釋照可加速推動5G創新應用服務,讓台灣成為世界上5G試驗場域。然而,5G與4G不同,主要客群在企業而非消費大眾,同時目前營業模式尚未成熟,
^^^^^^^^^^^^^^^^^^^^^^^^^^^^^^^^^^^^^^^

5G NR 藉由 network slicing 方式,推出三大類網路服務,服務對象不同,主力客群一定是消費大眾,因為最後可以用賤招強迫4G關台,但企業不一定會買單。

增強型行動寬頻通訊(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
根據中華電信內部規劃文件指出,每個mobile device最多有 dlowlink 100 Mbps,Uplink 10Mbp
用 4G 就好啦,升級5G 幹嘛?

超可靠度和低延遲通訊(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
屬於高可靠度(Error rate 低於10E-5, 意思就是傳輸速率不會很高頂多10Mbps) 且點對點低時間延遲(低於0.001 秒)的通訊應用。
要配合邊際運算(Edge computing),可用在自駕車(還早咧)定位,智慧交通疏導。
Low latency < 1 ms,做通訊本科的都知道很難達成,不信用電腦開DOS視窗ping自己家裡的路由器就知道幾毫秒了

大規模機器型通訊(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MTC)
應用的特徵在於連接大量元件設備,約每平方公里內有100萬個裝置的機械間通訊需求
老實說工廠裡機台如果資料傳輸量不大,用WIFI or 低功率藍芽LBE就可以了,要5G網路幹嘛?

以上是無線的部分,以下是光纖固網支持的部分
大型5G基地台光纖聯外網路,發射端要使用 28GHz 1295nm EML DFB 外部調變雷射,這玩意全世界現在只有Broadcom and Mitsubishi 能量產(良率也不高),接收端用 28GHz APD-TIA,會做如此高頻的雪崩二極體,全世界供應商五根手指頭就數完了。小型基地台用的 28GHz VCSEL 雷射供應商也是少的可憐。
就算電信商不升級基地台,使用原有的4G光纖網路,一定要限縮移動裝置的使用速率及流量,避免光纖網路過載。
基礎光纖網路來沒準備好,就直接升級無線,就好像地基打不深,就想蓋高樓。


5G產業能不能發展起來,取決於誰來付這筆超昂貴的電信帳單。
南韓 KT 5G 開台,在國家大力補助手機及行動資費下,8GB 流量就要 1800 NT,吃到飽超過 3000 NT。
在台灣誰願意付這樣的月租費來享受 5G 行動通訊??


jazz19860929 wrote:
來源: https...(恕刪)


Mark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