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單月來看就是以偏概全,涵蓋率會牽涉到收訊好不好,需要基地台總數來達成,看單月根本就沒用。而且你說錯了,不是長年,是最近不到二年亞太才開始大幅度的被拉開,原本二家差不多。相關資料可以查詢之前基地台神人 nsps5606 所做的統計表,2017年 10月二家數量是差不多的,然後就開始被一路甩開了。nsps5606 基地台統計表更早之前亞太的基地台都比台星還要多,所以混的是哪一家?台星現在和三大裡面最少的台哥大差 5663 而已,但亞太和台哥大差了 11598。
geminijoe wrote:亞太漫遊台灣大3g,...(恕刪) 上個月亞太漫遊台灣大3G勉強有個1-2m堪用,最近128k都有問題,昨晚開speedtest測速都打不開,查個公車動態都要跑很久,跟斷網差不多了
speciallite wrote:上個月亞太漫遊台灣...(恕刪) 亞太在室內常常會出現漫遊台灣大3G的驚喜狀況好的時候下載有0.5~0.7M,狀況差的時候就極慢速line傳文字還ok而已有點讓你緊急通訊備援做低網速事的意味而已。
zxc999999 wrote:這以前我就算過要以用...(恕刪) 額 頻寬一定要算你知道嗎?要不然電信業者搶頻寬搶好玩的喔?一個頻寬用到爽就好啦~舉一個WIFI的例子讓你了解 (在2000坪室內會展中心)情況1.總頻寬就只有100M(當作總頻寬上限)但是建了100台WIFI AP(當作基地台數)給1000個用戶(當作4G用戶)用情況2.每台WIFI AP都擁有各自100M頻寬但是只建了50台WIFI AP給同樣1000個用戶用你覺得哪一個會比較快比較不會塞車?WIFI AP機台都一樣的情況下答案是第二個,畢竟總頻寬應是少了情況一一大節情況一只有100M總頻寬,情況二卻有100X50=5000M總頻寬即使每台基地台負荷量只有10人(情況二為20人)但是網路一定會比情況二卡你再把總頻寬加入進去計算,情況一平均每台AP只有1M總頻寬提供10人使用/情況二平均每台AP有100M總頻寬提供20人使用這個簡單的例子理解了吧?再來4G行動通訊真的就像18樓說的有很多貓膩細節存在不是你簡單基地台蓋一蓋總頻寬用的多收訊就會好4G是一種技術集合體的泛稱有很多種技術疊加以及條件滿足才能達到,不是指單一功能所以這裡也會是影響各家網路速度的差異列舉幾個會影響4G網速的物理因素1.電信商基地台性能差異2.電信頻段通道與其他基地台建設是否會互相干擾打架3.基地台接入多少量的網路總頻寬4.基地台天線矩陣差異5.電信商電信頻段先天物理性質差異6.基地台建設數量1.就像WIFI AP一樣有些大賣場WIFI AP只賣399但是卻也有13999等級的萬元WIFI AP存在399的AP跟13999的AP性能負載力訊號強度明顯差了一大截基地台也是具有性能差異的,不同的基地台有不一樣的天線數、負載用戶數、網路數據處理IC、射頻功率大小差異。有些基地台就只有一個盒子大小有些卻有好幾根白白的大天線,目前台灣4G單一基地台的天線最多是到4天線基地台跟手機一樣越貴的手機能用的網速越快處理器越好也有更快的速度基地台附載能力有50人到1000人不等的等級都有,越強的基地台會有越強的IC更大的功率以及耗電量當然價鉻也更貴。網路基地台統計都只寫基地台數量但是沒給你看不同功率等級的基地台有多少(NCC有公布有興趣可以自己爬蟲)20000台三星S10跟20000紅米7價格肯定不一樣,基地台數字真的是看看就好2.同一個電信商在同一塊地肯定不會只有單一基地台與單一頻段訊號,所以訊號一多干擾也會越嚴重你可以試著把兩台天線都是30 dbi 20MHZ能力的 WIFI AP 放在同一個房間裡測其2.4ghz網路的速度/(5ghz頻段目前設備不如2.4g多頻道數也多干擾較不明顯)只開一台的情況下一定會比兩台都開起來還快因為2.4ghz只有11個通道一定有機率會互相干擾打架相鄰通道的間隔為5MHz,依802.11b的規範,頻道間距必須大於22MHz,否則相鄰的頻道會重疊,也將彼此產生干擾,而802.11g及802.11n的間距,必須大於20MHz,在台灣不互相干擾的2.4ghz頻道最多只有三個,也就是1、6跟11,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2.4GHz WIFI AP的通道規劃及設定都用1、6跟11的原因3.基地台只是一個WIFI AP機台的概念,你接入多少量的網路總頻寬也是重點你買13999的WIFI AP卻只用1M網路我相信是不會比399的接100M來的順很多電信商是沒有把單一基地台的總網路頻寬上線接滿的即使你用高頻段的基地台電信商只接少少的網路頻寬你的網速還是不會跑得很快甚至在深夜或是沒人使用的情況是會把基地台關閉的那種3CA、4CA共構的基地台有時候會關閉一些讓他休息(升級、維護、省電省錢)4.如同WIFI AP一樣有些WIFI只有2天線有些卻有8天線有些天線更具有高DBI的物理特性可以讓訊號傳遞更遠有些還支援多進多出MU-MIMO以及波束成形技術/更支援更快速的AC AD AX網路標準基地台天線同樣也有分單天線、雙天線(2X2)、四天線(4X4)以及64QAM、256QAM、LAA技術、波束成形技術等多種技術都有才有可能達到最快網速,想當然不可能每一個基地台都用哪麼好那麼貴的更不用說資本較少的小電信三雄都沒有了小電信自然也沒甚麼壓力5./6.台灣的4G電信頻段被切割得零零碎碎的理論上來講如果全部700、900、1800、2100、2600以及未來的5G(3500、28000)頻段都統一使用不分電信商要實現每秒1G下載或是10G下載都不是問題,但現實經濟學是資源有限需靠競爭得取,有競爭也才會有進步,如果基地台國營化且無競爭肯定不會有399 499不限速吃到飽,4G價格吃到飽應該會是2600或是3200且收訊肯定不怎麼樣所以各國大多都才會讓頻譜給廠商去競標實現競爭讓市場主導進步,等頻譜開發的差不多了才會再釋出新頻段當頻段被切割販售出去後就產生了競爭差異大電信商自然有更多錢競標更好的頻段與更多的頻段電信三雄自然有的頻段也比兩小多,有更多的頻段可以搭配組合實現更高的網速有些電信4G剛開台一開始資源不多(例如台星只有900頻更只有5MHZ)網速上限就是35M雖然低頻段收訊好但是負載力不大網路通道少,而現在4G相對當年成熟了許多全部的電信都有了高頻段與低頻段可以實現高低頻組合(高頻段適合大量網路負載但收訊範圍小訊號衰弱快)/(低頻段適合大範圍大距離收訊但是網路負載小)兩種組合的網路互補其缺點優點就呈現(隨時都有收訊到人口密集處網路也不會卡卡)目前(擁有全部頻段)/(只算有啟用的頻段頻寬)A中華最高有4CA、5CA (B1、B3、B7、B8)/(90*2=180MHZ)理論網速是全台最快的電信商已經達到1GBPS剛好達到4G標準 目前基地台建設冠軍也是最先開通IPV6行動通訊的電信,也是去年(2018 Q3 Q4)SPEEDTEST、NCC2018年度4G測速第一,(但該次SPEEDTEST測速報告有爭議且標準不一會在最後說明)未來2100頻段大量建設後有可能增加到6CAB遠傳也有4CA(B1、B3、B7、B28、B41、B38)/(65*2=130MHZ)理論網速第二快達800MBPS,目前基地台建設第二也是大家認為收訊可用率與網速比較好的電信(B38頻段未啟用)C台哥3CA(B1、B3、B28)/(55*2=110MHZ)基地台建設第三理論網速未提供但至少是415MBPS以上,網速不會特別快但也不會特別慢也提供IPV6技術,也是大家覺得可靠率高的電信D台星2CA(B1、B7、B8)/(30*2=60MHZ)基地台建設第四(B1頻段未啟用)理論網速504MBPS,但基地台多為普通基站不具備4X4天線以及256QAM技術目前網速很普通大多數時候不如前三大家E亞太3CA(B8、B28、B41、B38)/(25*2+25=75MHZ)基地台建設第五理論網速300MBPS,但頻譜規劃為五家電信內最不好的,CA組合太特殊大多數手機皆不支援,網速敬陪末座理論上應該比台星快但是往往速度不及台星一半附註:SPEEDTEST 2018 REWARD(2018 Q3 Q4)爭議這款軟體僅能測到上傳/下載、延遲、電信商、位址並不能辨識電信商的網路方案類型所以遠傳(LM 21M)、台星(入門21M)、亞太(199 21M)的21M用戶在測速時便會拉低整個大數據測速各大家網速都是被低估的遠傳網速相較去年2017REWARD反而還下降,所以才會造成今年中華比遠傳還快的原因之一相反的NCC 2018 4G報告中各家電信都是採用吃到飽不限速方案搭且配能支援各家電信所有CA組合的CA手機所以平均定點測速下來才會達到驚人的95M/26M沒有支援CA組合功能的手機基本上4G功能等於殘廢,因為同時間只能使用一個頻段,頻段的物理缺點就會非常明顯(不是收訊很差就是網速很渣)以前4G剛開台很多手機不支援遠傳700頻段以及700的CA組合常常就會聽到只有遠傳沒有訊息SPEED TEST的報告並不能像NCC2018 4G報告一樣忠實的呈現該家電信商在該地的網速極限
YASYUNFUJHEN wrote:額 頻寬一定要算你知...(恕刪) 大大真是專業分析,小弟程度太差基本上有看沒有很懂,只大概知道你的意思,做為一般消費者,能去算到這般仔細應該是很難,你的論點基本上還是離不開網速,台灣之星速度不快我知道,但夠用就好,我只要720p~1080p可爽爽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