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傳統電話也好 有線電視也霸.
這些我們年輕人認為可以不用的東西.
往往退掉的最大主力就是家中長輩.
以前在國外念書住了快五年, 一開始還想說要不要申請一隻市話,
連學校輔導留學生基本生活時, 也還告訴我們要如何申請市話.
結果當時因為懶沒去申請, 後來也是靠手機就解決生活大小事了.
辦學生簽證不會問你市話, 學校不會問你市話, 銀行開戶告知沒市話只提供手機&Email也可以,
買車也沒問市話, 買保險也沒問市話, 買車票也沒問市話.... 應徵工作投履歷也沒問市話...
畢業,工作兩年多, 回來台灣到現在已經7年多了.
這之間每年出國出差3~4次, 旅遊1~2次
從東南亞到日本,歐美...
你會覺得這些國家每隔一陣子去都會有大變化,
幾年前我們還在笑歐美還在用傳統磁條車票搭車,
沒多久也用感應式的了.
幾年前我們還在笑中國幾乎不收國際信用卡,
結果現在他們是全世界行動支付最發達的國家.
我們其實比大部分國家還早導入晶片金融卡, 感應式信用卡,
交通磁卡,悠遊卡, 公眾自行車... 這些應該也都算是全世界首批導入的國家,
但是...曾幾何時...開始停滯了...
我反倒覺得台灣這個"科技島國"越來越適合養老.
就是...變化很慢....傳統維持很久.
大家仍然與80年代相同, 幾乎家家有市內電話, 家家有有線電視.
沒錯...有好處...學習能力較弱的老人可以過得比較愜意,
不用感覺像是不同世代一樣.
去年去中國出差時抽空開戶, 在辦手機門號時, 旁邊正好一個掃地清潔工在打掃,
聽到我在詢問櫃檯相關事宜時, 就湊過來閒聊了: 年輕真好, 我們這些"沒文化"的...總搞不懂這些, 現在連出門購物有時候都很麻煩.
回到原題....
三年前我就想把老家的有線電視與市話停掉.
自己開公司也想全部使用Email, Line...
但是在台灣似乎不太可行.
直到現在...家裡的市話& 有線電視依然在,
公司除了市話外, 還有一條傳真.
因為你快, 你想做沒用... 整個國家的體系, 其他同業未必跟得上.
更別提你家中的長輩.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剩下的部分就是我爸媽跟我兒子聊天用的
雖說家裡有網路,我爸媽家也有網路和電腦,我也常說可以用視訊跟你孫子聊天還可以看的到
但是老人家就是用不慣,他們還是會想用一般電話跟人聊天
一個月75我是覺得還好,一個月菸錢隨便就超過這費用了,況且不是每個人手機往外互打通話費都很便宜
因為所到之處無論公司、或是家裡、或是我爸媽家都有wifi
所以我一個月手機費用才199,4G網路流量才500M就很夠用(除了查路線,我在外幾乎不用手機看FB打手游聊LINE)
自然而然我的通話費用網外互打很貴,這時候市內電話點餐就便宜很多,有時候店家還會要你等他一下他才回你,如果我用手機點餐就會等很久
我岳父岳母也習慣打市內電話找我老婆和孫子
所以還是要看你怎用,像我家這種情況,市內電話是佔極大的重要性
騎車治百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