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刪文


其實 最好不要辦 ~ 也不要拿智慧型手機
可以永保安全 ~
我講的是真心話 ! 只是通信 通訊 上網 已經 是生活的一部分
回不去了 ..................
不安全,應該要把膠膜編號覆蓋,電信公司要這沒用
另詢專業管道諮詢,此樓封閉,請勿回覆謝謝
另詢專業管道諮詢,此樓封閉,請勿回覆謝謝
mb00 wrote:
我查過資料目前身分證...(恕刪)


聯徵中心資料是對應你的身份證id,只會確定你是否為本人,要另外2組號碼幹嘛,
那2組號碼是戶政自己在玩的,不會開放給外單位知道的。
聯徵是外面的法人與戶政機關不相關,
要查身份證戶政有開放給各單位查,根本就不用那2個號碼
mb00 wrote:
我查過資料目前身分...(恕刪)


這2組號碼是辨認真偽用,除非他們能跟政府連線確認真偽
不然要提供這幹嗎?多小心一點是減少資料外洩風險

假設有人複製你的身份證到處作案,他沒有這2號碼時只能亂編(公式是屬於機密)一定被抓包
但如果連最後防線2編號都破了,簡直就是他犯案你承受

愛惜生命 遠離酸民

「無視」是 對待酸民 最佳且唯一的方式


但是基於善意,還是得多說兩句

--

「言論自由權」≠「言論無禮權」

酸民自己認定了:這個社會就是 酸人 與 被酸,甚至還以 言論自由 為名,捍衛他們的「酸權」...卻不知 因此而讓自己 永遠陷在自己所構築的地獄中...

相較之下,生活在天堂的人,當然應該體諒他們:他們的生命中,必定存在著 各樣的苦 無處宣洩,才會 酸值 如此之高...

畢竟...一個人 學業得意 事業有成 家庭幸福 生活美滿,是不會 這樣對人 這樣講話 的


--

今日之苦,是過去生 惡行 累積,所招引的 惡果 (類似於磁鐵,但總是吸附同頻率者);
現在已經在受 惡果 報應之苦,卻還用 惡口 發洩,結果就是 繼續累積 繼續招引 更多未來的 惡果 (等於在 強化這個頻率的磁力)

還有比這個更愚蠢的嗎?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朝著惡的方向前進,苦 沒有最重 只有更重...

唯一 出苦 的方向,就是180度轉向 改惡為善(把磁鐵 惡的頻率 轉成正的頻率),
隨著你的 惡愈來愈少 善愈來愈多,你就會發現 你的生命中 苦事愈來愈少 樂事愈來愈多...

"回頭",才是唯一的路


無論你願不願意,這一切 全都正在你的生命中"實驗"著...差別只在:你是選擇當「善」的實驗組,還是「惡」的對照組?
其實任何方式留存證件影本,
都是有風險的……
只要有心,有能力,有權限,
什麼限辦章,浮水印,
都是有被修改掉的可能性~
j808010 wrote:
為了配合無紙化,像身分證,健保卡,駕照,這種極度重要的證件,
業者真的可以強制消費者掃描圖檔嗎?(只印上限XX電信申辦業務使用)
不能帶正本過去影印後自行加註限用字語再掃描?(某銀行許可)
或者有權要求紙本作業?

目前個資法(或電信法?不大懂)有沒規定申辦哪項業務合約多久就授權保存個資多久,
到期需銷毀個資並通知消費者?(客服表示至少留3~5年以上)

雖無紙化,合約內容消費者是否有權要求複印一份留存?(魔鬼藏在細節裡呀)

如果將來出事,業者取得消費者個資卻未盡到妥善保管的義務,消費者也只能自認倒楣?
(內部外洩或駭客入侵,事情超大條,到時業者可能乾脆隱匿實情了..)


無紙化立意良善,但不希望業者是藉著無紙化冠冕堂皇理由,行搜集個資之實,並置消費者於風險中(恕刪)


1.
你可以詢問試試看紙本作業
但對方不見得接受,因為管理紙本是個問題
自行加註字語就等同是除了官方以外的人
動過這份文件
這有權責問題

2.
法條細節沒看過
通常的確是一段時間會進行銷毀

3.
這個一定沒有問題
我記得簽約的時候你簽名那一張
都會複印一份交給消費者

4.
以目前國內的法條來說
除非直接導致你的財物受損
(譬如拿去盜刷之類的)
不然真的是自認倒楣

基本上現在已經不流行
偷身份證字號、生日等資料
因為沒有實際的價值

FB、GOOGLE等公司(其實還有大大小小非常多公司)
偷的都是你的使用習慣、發言紀錄、消費習慣、收入情況
那個是貨真價實可以獲利的
可以拿來當廣告投放、行銷用途

無紙化的重點是方便管理
隨時調資料都方便
但是當然伴隨著資料被竊的風險
連政府機關都可以被駭
所以民間公司也很難做到滴水不漏

你的關心是對的
但是不必要想得太過嚴重
這是科技轉換下的利與弊
時代再往前走
採用新的科技並然可以得到好處
但是伴隨來的風險與傷害也要概括承受
另詢專業管道諮詢,此樓封閉,請勿回覆謝謝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