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Opensignal最新認證 中華電信5G網速全台第一

衛星和你想的不一樣:別再說星鏈計畫是6G了!
https://www.storm.mg/article/2890880
「通訊衛星」會取代地面基地台嗎?
通訊衛星雖然具有覆蓋範圍大的優點,但是缺點也不少,例如:在外太空故障維修困難;所有的衛星都有使用壽命,低軌道微型衛星一般由於攜帶燃料較少而且運行速度較快因此壽命較短,一般大約3至5年;由於距離遠所以延遲時間長(使用者做出觸發動作與得到回應的時間),即使低軌道衛星也要大約20毫秒,比起5G的1毫秒長得多。

此外訊號要從手機傳送到500公里的衛星要比5公里的地面基地台耗電得多,因此行動衛星電話需要大電池體積較大;通訊衛星大部分使用Ka與Ku頻段的電磁波,頻率大約10~30GHz,這個頻率的電磁波繞射特性差,不容易繞過障礙物,因此室內無法接收,一般以地面接收站或屋頂的碟型天線接收以後,再轉送到行動裝置比較可行,所以通訊衛星主要是做為兩個地面站之間的連線,而不是和手機直接通訊,因此「絕對不可能」取代地面基地台。


再看一下Space X的天線
有誰想揹著這種天線(另外還有很重的電池)出門?
https://technews.tw/2021/11/12/spacex-starlink-rectangular-user-dish/



SpaceX入門套件的重量大約30磅重,也就是13.6公斤
https://www.daytime.cool/tech/3606459.html
早在10月,SpaceX宣佈將招募beta測試人員,用於其衛星寬頻分支機構 Starlink的“比什麼都不做”服務。宣佈訊息後,我簽署了一份通知,當我在舊金山以東約30分鐘的地方核桃溪(Walnut Creek)開設了一個景點時得到通知。快進到2月,我花了594.30美元(含稅,運費和一個月的服務費)來了解使用Starlink的感覺。

裝在我家門口30磅重的盒子中的beta入門套件包括Starlink天線碟,Wi-Fi路由器,電源介面卡,電纜和安裝三腳架。每月只需支付99美元,您就可以看到資料速度介於每秒50到150兆位之間,而等待時間(響應傳送的資訊所花費的時間)約為20到40毫秒。真正的關鍵是沒有資料上限。價格,速度和無限資料在衛星網際網路行業中聞所未聞。但請注意,Starlink是為偏遠或農村社群中那些無法訪問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的人而設的。像我這樣居住在城市地區的人傾向於選擇更多的ISP,因此Starlink可能不是第一個想到的人。

除非住在很偏僻的地方,偏僻到連中華電信都沒設基地台
再來考慮星鍊通訊吧...
說謊專家2.0 wrote:
國際行動網路報告權威(恕刪)


晚上用戶數一多
網速還是跟屎一樣
第一有個屁用⋯⋯⋯⋯
存粹是物理問題
用膝蓋想也知道 🙄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至少遠傳在上傳沒限速110M

反觀中華在1599以下資費上傳限速110M
中華只有1799和2699的上傳能超過110M
美酒斗十千 wrote:
衛星和你想的不一樣:(恕刪)


未來會怎樣沒人知道
現在衛星簡訊發送已經可以做到火柴盒大小
登山求救都買的到
科技在進步
十年間的變化很巨大的!!
要濃縮成手機一般網路通訊只是早晚問題
區域型電信業者壟斷的現象早晚要被打破!!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美酒斗十千

每月99美金,你用不用?至於每月99美金貴不貴?SpaceX傳聞要破產了,每月99美金算佛心價了

2021-12-10 12:18
上次全世界的那份報告 我記得遠傳才是第一欸
說謊專家2.0 wrote:
國際行動網路報告權威...(恕刪)

中華5G 可用率,可及率 不太好唷!
网速再快又如何!哈
可用度比較重要...再快的網速如果收不到訊號也是白搭
比較12月和6月的報告 中華5G網速有進步了!年底果然有超過1.2萬座基地台
前陣子還得到Speedtest 5G網速第一 基地台數量涵蓋廣比較重要吧!


影音類服務報告差距不大,還是得看生活圈狀況,
是覺得我家這台哥狀況比較好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