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 台灣的門號開通上網方案到日本使用,
的確比較不會被限速.
合理推估或許是因為早期國際漫遊上網很貴, 也沒有所謂吃到飽或是其他優惠方案,
因而大部分人都很小心使用.(站在當地業者立場,你用越多他們應該賺越多)
但隨著業者競相推出日本漫遊上網優惠方案, 一堆吃到飽.
讓日本業者也發現流量激增, 因而比照他們國內的用戶也開始限量,或偵測到高流量或p2p行為就降速.
只是覺得台灣業者應該向日本問清楚相關規定並明確標示,
例如每日用到2G以上會被降速, 或是當地業者明確限制P2P等..下載.
而不是含糊其辭"依據公平使用原則...."
因為大部分台灣人並沒有流量觀念,容易影起爭議,
而且"高用量"如何定義?!
對於家中長輩而言, 我觀察他們帳單每個月都才400~500MB而已,
而我自己用中華電信吃到飽, 因為公司與家中均有WIFI,
上下班聽串流音樂,或是外出洽公開分享給ipad與筆電使用...
每個月流量也才5~8gb
但是對於很多用慣雲端空間隨時備份照片, 隨時追劇, 隨時玩遊戲的人來說,
可能一天用量就比我一個月用量還多出好幾倍.
自己先前在澳洲待過幾年,也陸續到過歐洲,美國,紐西蘭,日本....及東南亞其他國家旅遊或出差,
在東南亞之外的國家行動上網的確偏貴,限制也頗多,
可是換個角度想... 至少人家4G普遍比我們早開台, 而且平均網速也比我們高,
不太會人多的地方就卡卡.
反觀台灣, 幾乎大家都要吃到飽, 但最後變成大家都吃不飽,
好像那種去吃buffet, 餐點上架馬上被少數人掃盤, 其他人繼續乾等,
無論是現場全額還是跑去買特價餐卷來吃的都吃不飽.
台灣的電信業者的確也開思考來針對短時間內高用量行為加以限制,
以免大家都慢 "自然限速"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