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ensou wrote:每次在安靜的場合總是...(恕刪) 入境隨俗。說個故事,我每天會經過警專旁但警專旁的飲料店,幾乎天天都有違停這些未來警察也都當作沒看到,無視。甚至可以看到每天晚上這些出來吃飯的警專學生們闖紅燈,邊走邊划手機都有別說水準了,甚至還違法呢~既然未來的警察都長這德性了我們這些市井小民何必去裝正義呢
無聊,別人手機響鈴就受不了啦?大馬路公車上一出家門都是公共場所,鈴聲響就打擾到您安寧的心?要看場合,辦公室除了午睡開會外別打擾人外,大家電話要響要接也沒什麽大不了。(以前午睡總經理就有接不完的電話,大家知道爲了接單爲了大家生計。也沒人有種去”指正“他)除了電影院 圖書館規定要安靜外,別人沒義務配合你。公共交通工具不是你的移動床鋪,大家各有要務。盡量輕聲,沒必要配合讓您睡得舒適。你怕吵怎不把火車公車都包了?還是自己開車? 難道爲了怕打擾您,重要的電話都不能接?這種嚴格要求別人配合自己崇高的價值觀,毫無包容怎變得理所當然?
台灣確實很多人沒水準但我認為用笨形容不好除非您從沒有忘記打開靜音我也不認為所有公共場合都需要開啟靜音為什麼我需要在吵雜的火車站開啟靜音為什麼我需要在戶外的遊樂區開啟靜音難道這些都不是公共場合?另外靜音是一種模式語法上應該是要說開啟靜音而我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要說關靜音看到標題時我才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要我在公共場合關閉靜音
因為沒宣導, 沒有教育...講難聽一點 "沒有罰則".人家國外公共場所主動會把手機用靜音, 甚至像日本在車廂內根本連通話都不太敢.是長期以來民眾的默契.台灣一直缺乏此類教育,因而訊息聲,鍵盤聲, 玩遊戲, 追劇, 講電話還開擴音...這很普遍.只能說台灣大多數人對"噪音"的耐受度仍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