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ke wrote:當工作的地方跟家裡面有固網WiFi環境,一個月的4G流量真的不多,有時候真的要深思是否有吃到飽的必要性...(恕刪) 建議您可考慮4G預付卡 , 要用多少就買多少 ,不必擔心 流量不明 , 被多收錢 .
tommyke wrote:當工作的地方跟家裡面有固網 WiFi 環境,一個月的 4G 流量真的不多,有時候真的要深思是否有吃到飽的必要性...(恕刪) 當市場沒有低價.限速吃到飽時這樣想沒錯!但市場已經有 99 元 1Mbps 吃到飽,此時還用 1GB xx 元會跟不上時代...
mvp168ks wrote:台星 99 元 1Mbps...(恕刪) 先說我並非電信業者,也跟電信業者沒任何關聯。但這發言我會看不下去。其實我不會批評什麼,但我覺得這觀念其實是錯的。任何的電信業,都得去投資機房,最重要的是~基地台。基地台一般用量一兩年就可能會更換一次,這些對電信業者來說本來就是成本。如果依使用者付費,這個觀念來說,用多少收量是應該的。錯就在於,多數人把促銷~砍骨割肉當成應該的常態時,台灣就很容易不引進新設備了,因為還沒回本。台星說實話,他也是為了擴張他的用戶量,才會出此方式去促銷,但這不是常態能見的。適用就用。如果你去看日本、美國、歐洲等很多國家,你會發現除了香港(因為地方小,成本低)較低價外,都很貴。甚至在對岸所謂的流量或美國都貴死了。所以我們可以找我們想要的低價划算的方式,但沒必要去批評。當然了,各家電信業者去競爭對我們是好事,我們才能去比較誰家比誰家還划算。對於消費者來說,誰家便宜又好用,自然是首選。但用此去批評電信業者坑人,這就太言過了。畢竟企業賠錢你也不痛不養,企業賺錢你反酸人家坑人。這態度讓台灣很多廠商都難生存下去。試問一下,如果今天你上班的公司不賺錢,你薪水沒得漲,分紅沒得分,是否也應該呢??ps.在美國及對岸時真的才知道台灣多幸福。尤其美國月租50美金沒流量,500M流量10美金。台灣人真的要惜福
空巴A380 wrote:以前希望計量型每GB...(恕刪) 我只會跟你說我這個月用了1.5T流量..對於這種以流量計費的根本不會考慮..我用188用到爽還是188換成亞太88是不是多下載4G就超過了..其實多數人不在意流量多少而在意速度對於低用量用戶還不如直接用99降速1M不用考慮流量
grason00 wrote:現在就差5M-10M吃到飽,在150元左右看哪家業者要出都用3大業者的3G多年了,這樣速度約等同3G速度有些人會覺得非常夠用了...(恕刪) 亞太剛剛出了....3M 6M 9M 吃到飽還送通話...看來兩小又要一場廝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