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ps5606 wrote:這不是挺正常的嗎?A...(恕刪) 不同的優惠方案,搭的手機不一樣,當然違約金不同。通訊行當然找補貼最多的方案去洗業者手機。我猜,大概有人被綁了特定高月租方案,雖然月租一樣,但是違約金卻比較高的緣故吧!而通訊行為取得用戶申辦意願,偽造前業者帳單,申辦較高佣金的方案,結果當用戶要向台灣大解約時,問題就出來啦!所以,現在通路都會再簽一張領機告知單,讓用戶了解自己權益和義務。
uwlek199 wrote:這是為了讓客戶免預繳...(恕刪) 真實情形可能像 11 樓大大說的,如果合約正常走完, 大概什麼事也沒有.問題是:現在很多人都技術性只簽約一年,也就是一年後選擇「解約」,解約賠償金當然跟你簽的約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