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nkh wrote:官員們都是坐在辦公室內吹冷氣的,當然無法 該教育的應該是廠商吧一般民眾那會知道 總電量跟輸出電量的差別既然會誤解 為何不再包裝上讓消費者更易懂標示18000 實際只能充5000多就算是輸出上造成的差異也太瞎擺明在欺負不懂的消費者製造 容量很多的錯覺難道廠商不是抱這種心態??
gi1234g0013121 wrote:該教育的應該是廠商吧...(恕刪) 說真的本來標示就是依照電池容量標示只是品質較好的電池都會特別挑出來給筆電用了,有良心的廠商再拿次一級的貨來做(容量有到,多次循環衰減超出標準)再差點的拿被刷掉的來做(容量偏低)再來就是recycle最差就是灌沙亂標的另外有些廠商板子沒有設計好(或是根本就不是自己做的,知道有問題也沒能力改)轉換效率非常差(效率好就要付出更高cost,大家都想多賺點)還有一些細部的參數沒有注意到(造成電沒有放完系統就保護了)唉,這產品門檻太低了 一堆不懂的人都想要進來做
首先,這個測試根本搞錯方向該檢查的是電池的品質和保護吧...目前根本不可有能源100%轉換的設備...有也不會用在行動電源上這原理不是國中就有教過了嗎?還是測試人員都沒念國中?不太可能阿,國中是義務教育吧蓄電池在充放電時都會產生廢熱保護電路和晶片組運作也會產生廢熱傳輸的線材也會產生廢熱接收電能的手機電池也會產生廢熱而熱是能源消散的一種方式,只是多寡而已所以實際用行動電源充電的時候大概如下蓄電池放電->晶片組->線材->手機電池充電這四個過程都會產生廢熱所以想當然爾消耗掉蓄電池不少電量也就是一般行動電源大約都只能實際充到標示容量的50%若是能超過70%就算上品了另外行動電源常用的18650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體積都不是太小所以看到比手機小很多卻標示容量破萬的大概都是虛標
上網找UER這家的吧共有UER-1與UER-2UER-1容量4600mAh = 實際放電容量是3680mAh 售價500圓UER-2容量4000mAh = 實際放電容量是3200mAh 售價400圓容量雖不高,但是最接近實際可用容量約標示值80%且內部使用的是高分子鋰電池,遠比市面用18650好多了!價格就是有點小貴個人推薦UER-2體積小,輕薄,攜帶方便!
southparkq wrote:這四個過程都會產生廢熱所以想當然爾消耗掉蓄電池不少電量也就是一般行動電源大約都只能實際充到標示容量的50%若是能超過70%就算上品了...(恕刪) 其實這都只是文字遊戲...你要標 2000 mAh,就要保證前十次充放可達 2000 mAh,甚至充放 150 次後可達 1000 mAh,如果沒有統一的規格, 充其量只是標爽的而已, 毫無意義!
聖神山 wrote:有些採單一電芯(18...(恕刪) 你搞錯我的意思了今天消保會用的"標準"是CNS 14857-2 "含鹼性或其他非酸性電解質之二次單電池及電池組-可攜式應用之二次鋰單電池及電池組之電性試驗"像是低自放充電電池或是18650這類的鋰電池行動電源並不是"單電池或電池組"需不需要標示可放電容量有待討論重點是根本用錯方法了另外有些18650的電池盒會用2顆串聯後降壓似乎是降壓耗損比升壓耗損來的低?
LRadiant wrote:你搞錯我的意思了今天...(恕刪) 兩串4.2*2=8.4V再用8.4V降轉5V,降壓轉換效率比較高,可以做到90%以上並聯的話,如果採非同步架構,效率最高差不多80%左右!!當然如果要做到90%也不是問題,但零件價錢就差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