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風情(這什麼東西...應該是行情吧)真的要比誰便宜誰貴~比不完吧說說我們NZ(紐西蘭)手機費用真的是貴的要死....然後你來一定會笑死這裡大家用的手機~都是台灣淘汰幾個月~1年的手機大家在這裡把它當寶用~因為手機費用真的是太貴了~這裡大家都流行寄簡訊(txt)1封簡訊傳給自己通一家電信的是0.19元(台幣..3塊多)傳外地~台灣之類的都是0.21元看起來好像沒有說特別貴~因為這只是傳簡訊~真正要打電話的時候,不管你是不是用預付卡~不管你是不是打同一家電信公司電話開始響~4生以後....自動扣款2塊錢(台幣3X元左右)當然接通知後又另外算錢了~這樣不貴嗎....周圍的朋友~都是用傳簡訊的
ab1234 wrote:不知道很多在嫌台灣費...(恕刪) 這位大大說的很中肯...推 + 1新聞有時後炒作的有點太過了...在台灣通話費是發話者計費.. 收話者不計..在香港和大陸都是發話者收話者皆收費.. 用起來真得不便宜...當然有越便宜的資費越好.. 畢竟現在時機麥麥~
ivanlin99 wrote:我覺得每個國家有每個...(恕刪) 認同認同~~因為我也是受害者~~而且呀進語音信箱 管你有沒有留言 一進去就先扣錢了我用預付的我就曾經因為這樣打到沒錢~~真的有夠坑人的而且又只有一家手機電信公司 你也拿他沒轍
ectw wrote:認同認同~~因為我也...(恕刪) 紐西蘭的人民所得為25,531美元(2005年)。高出台灣人許多。而且"同一區內的市話互打免費"。如果愛傳簡訊,還可以加入TXT2000,月付190台幣可以傳2000封簡訊。(平均一則不到NTD 0.1元)因此還是有省錢的辦法的。回到主題,希望大家網路多用第四台的cable或光纖…電話能選威寶、亞太就不用三雄…不要邊用邊嫌貴,你我都是幫兇。
越是自由的市場,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會受到越嚴重的考驗,簡單的說,越自由的市場,越會偏向「用不起不要用」的狀況。這不是擺爛,因為整個環境裡面可能存有更便宜的方案,而消費者就該去選擇那個方案,NP、互連、發話方付費(受話方定價),就是一堆降低消費者轉台難度,讓市場去競爭的機制。而跨國比較就更容易失真,因為人家的某種商品便宜,也許是他有某種優勢可以降價,但是未必每一種商品都能便宜,例如我們有同學因為飛東京的機票很便宜,加上旅館費,算一算比在國內玩便宜。我們趕快拉住她,東京一碗牛肉麵折合台幣300元,交通工具便宜不代表什麼都便宜,況且在東京要怎麼移動?地鐵、國鐵、新幹線什麼的也是很貴(當然啦~背包達人也許有不同意見~以上數據不精準,僅用來舉例。)市場要競爭,政府就會管的少,而資訊公開度也會高,消費者不自己決策,那誰來救你?(基本經濟學理論的完全競爭是怎麼說的?請翻翻~)所以,沒政府?對~就是沒政府!有政府未必是好~
allanlin wrote:講到網路~在中華電信...(恕刪) 我在內地待九年了,中國電信ADSL一開通就是2M/512,時至今日還是2M/512,哪裏看到有8M的中國電信ADSL.......另外,要比便宜的,還有更嘔的...1.中國移動可以申請集團網服務,類似中華電信的MVPN,但是通話費只要5元RMB包月不限時段任打 !2.加入集團網后只要互撥簡碼就算在集團網內電話, 來電顯示 與 去電顯示 皆顯示簡碼(光中華電信這一點就一直不願意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