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yan wrote:
我用匯損這個字可能比...(恕刪)
了解,
但是 因為對方是人民幣計價,相對固定的是 人民幣定價,而你 支付的 是 新台幣,受到匯率影響 其實每天的 “售價”——你支付的價格 每天都是不一樣 的;你現在希望 你支付的新台幣價格是固定的,除非 你要求 他們 也用新台幣定價 並且出售 ,但是賣家 才不鳥你 新台幣藍色小朋友,人家要的是一張又一張的紅毛爺爺。
所以 只要有 人民幣:台幣 兌換機制 存在,你就永遠要接受銀行賣出價(當然,這不是中間價,是比他 【貴】 的 一個 匯率),
所以,即使 你說“台灣有自己的 結算系統”那頂多 也是 內部交易適用(這個東西現在早就實現過了,只是他又趴下去了...XDD),對於 前面PO主舉例的 淘寶這種國際交易只能說是,白搭。即使是 給你離岸結算中心地位 也不會因此 就讓你 免除 匯差風險;銀行也不會因此 就 用中間價 賣你 外匯 ;總一句,藥國際貿易,期間風險 及利益 各人做各人擔...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