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ou wrote:通話金扣款順序是:流量轉通話金→主帳→贈送通話金。但在APP中都稱之為免費通信費,判斷方法就是與效期相同(當日23:59:59)就是"流量轉通話金"。效期是儲值的"時間"就是"贈送通話金"。左方快捷會將兩者加總。 我有疑問~我上次儲值後~流量轉通話金的到期日被延到和主帳一樣~這樣中華電不會無法判斷嗎?
shereeh wrote:我有疑問~我上次儲...(恕刪) 沒有錯呀,什麼問題?門號效期前(23:59:59)都可用「免費通信費」(流量轉的)而Hoho送的也稱「免費通話費」,但到期時間是「儲値時刻」,除非故意在半夜23:59:59儲。當然背後資料庫欄位不會搞錯的!但前端App界面最簡單判斷方法。可能這樣名稱,在退租時才可都不退款消費者者吧?!
tzou wrote:沒有錯呀,什麼問題...(恕刪) 了解~所以只要是23:59:59的就會先扣~然後有其它時間的就是hoho儲值的時間贈送的~要等主帳沒有才會扣?那請問用hoho卡儲值的門號效期...後面會是儲值的時間還是23:59:59因為我用儲值卡儲值~效期是23:59:59(不是儲值時間)而且我的流量轉通話費也一併被延到與門號效期相同~依這個邏輯來看~用hoho卡儲值~應該也會延流量轉通話金的效期~那他的到期時間會放儲值時間還是23:59:59啊?這樣真的很混亂哩!中華真的很怪~幹嘛要取一樣的名字啊~是嫌他的系統不夠亂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