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用不用行動支付的理由?

行動支付就專注在支付體驗。
跨平台跨行轉帳用途未來的純網銀會更適合。
整天打廣告不累嗎?

Visitante wrote:
行動支付就專注在支付體驗。
跨平台跨行轉帳用途未來的純網銀會更適合。
整天打廣告不累嗎?


網銀不必未來,現在就是進行式,部分銀行已有次數不同的轉帳免手續費,有些則一次也沒有.

整合在一起沒什麼不好,只是讓你更靈活運用資金移轉而已,支付平台都不累,你消費者沒吃不到米粉也喊燙嗎?

三家都用過感想是

街口 即時入帳+支援郵局+多數較熱門銀行 用過之後

就覺得 一卡通提領/儲值其實優勢也還好 畢竟多數銀行還是需要手續費

台灣PAY APP則是不支援台新 導致我主力帳戶之一 RICHART不能用 所以無言...

支付方面 街口有整合發票載具 所以四大超商刷一下條碼 就不用再額外刷手機條碼

比起其他兩家 都要刷兩次條碼 以方便度來說 街口贏

另外LINE PAY一卡通 有個優點也是缺點 它市佔率是靠LINE使用者去撐

但是同一個APP關係 會影響開啟速度 尤其LINE又不是優化得很好 一整個APP肥大不行

只是因為離不開LINE生態圈 只能容忍 否則誰不想先砍死它??

這是詬病之一 LINE整合太多東西 盡而影響速度 反而本末倒置

還有一點比較不便的是 使用"LINE PAY我的條碼"捷徑 無法轉到到LINE PAY一卡通的主介面 必須從LINE介面進去

加上LINE PAY一卡通 取名雷同關係+ 主介面功能太多 五花八門 容易造成剛入門新手混淆 遇到問題自然越多

不過LINE砸錢不手軟就是了 一堆優惠活動 點數大放送等等 還是繼續用下去就是了


街口是因為CEO個性太..... 會得罪人 讓不爽是很正常

不過有持續在砸錢 就是使用它的動力之一 光pchome 8+2 以及新年返現抽抽樂 優惠多多

但通路比起LINE少了 而且街口幣 不像LINE點數這嘛好用 各有優缺點



台灣PAY 也是砸錢大家就愛用 優勢跨行免手續費 還可以 繳稅 還有行動提款 偶爾會用...


而且其實台灣4/1日就開始 每日一次500元以下 跨行免手續費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宣傳給大家知道

但是一天只能一次 而且限制500(含)以下 而且每個銀行帳戶都有一次扣打 好好利用 才能做到"節流"


Visitante wrote:
行動支付就專注在支...(恕刪)



寫的不過就是現在能做甚麼
純網銀也是明後年的事了

中信+台新+第一+世華
最佳解就是中二支付

街口,linepay,Taiwan Pay ,Pi ,..我都有裝
也曾裝過歐付寶 橘子支付



哪個對我最好用我就用哪個
我又不是中二個性
打死不用中二支付







無論是各家的行動支付或網銀,
只要是對消費者有利的措施都是好事,
樂觀其成。
1. 優惠
2. 快速
3. 安全

有一篇文章標題:「為什麼愛用行動支付?」可以搜尋閱讀一下!
01不給改暱稱,請叫我柚子 Blog: http://www.3cblog.idv.tw
Visitante wrote:
行動支付就專注在支付體驗。
跨平台跨行轉帳用途未來的純網銀會更適合。
整天打廣告不累嗎?...(恕刪)

跨平台跨行轉帳 = 台灣pay手機掃碼「收」付

每個人手機都能「收錢」,
才能菜市場、攤販、厝邊隔壁的小店也可行動「收」付,
你和家人朋友同事之間拿錢也行動「收」付,就不必拿現金,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收單銀行對店家手續費不能抽太高。

否則台灣的行動「支」付搞到現在,
就只是原本可信用卡、悠遊卡感應的店家,也可手機支付而已…
原本薄薄幾張信用卡、悠遊卡,改為肥肥1支可上網的手機,
出門照樣要帶現金!
cht40965834 wrote:
三家都用過感想是街..
街口是因為CEO個性太..... 會得罪人 讓不爽是很正常 .(恕刪)

街口CEO這種個性,主要問題不是讓人不爽…

而是這種個性又搞金融業,沒多少人敢把錢放在這種公司。



頭腦是一個很重要的器官

十九家銀行都敢跟中二支付合作
中二支付是國內公司 受限於法律,金管會主管機關等管制
金管會去年不准中二支付弄餘額寶
執行長只能講講垃圾話
餘額寶整個計畫也只能打掉


相較之下LINE是日本公司
居然還可以拒絕提供盜刷交易資料
(【LINE Pay 對槓金管會】LINE 拒絕提供盜刷交易資料,顧立雄:申請純網銀扣分)
(註 LinePay一卡通公司是台灣的,受台灣法令拘束)


碰到apple就更不用講了
https://technews.tw/2019/01/01/apple-government-transparency-report-website-user-data/
"以台灣來說,2018 年 1~6 月,中華民國政府一共向蘋果請求 498 次用戶資料,包含 71 次與硬體相關資訊、185 次與財務相關資訊、241 次帳號相關資訊以及 1 次緊急事件要求。

然而,台灣政府對蘋果的資料請求,並沒有獲全盤接受,例如關於裝置相關資料,蘋果僅提供 46 個要求資訊,25 個被打了回票,接受率約 65%。"



根本沒人想放錢進去街口好不好.....

很多人享受只不過街口的即時入帳功能 所以儲值馬上就提領到別的帳戶

街口=過水用的

況且街口帳戶付款才2%回饋 太少了 放在裡面也無法生利息

台版餘額寶 那是因為不懂台灣法令 就自已高調公布 難怪被金管會泡茶 根本活該 又不是銀行 敢打利息牌??

街口一般人都會綁高回饋信用卡+享受整合載具功能

付款碼+載具 二合一 只不過目前適用店家很少 若擴大通路的話

一定會有使用者懶得多刷手機條碼 而去使用街口這個功能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