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台星188吃到飽,竟然限分享端的網速!(換sim卡一個月後問題依舊)


qmbqmb wrote:
是啊 說穿了希望能...(恕刪)


這個比喻,的確是一針見血...

qmbqmb wrote:
是啊 說穿了希望能...(恕刪)

Q大:
機械極限類似網速理論值,無法超越...沒錯

頻寬管理與限速兩者我認為不適合弄在一起講

我是否誤會您的意思了呢?

說實話,我也不是專家,也不是相關科系,還請多多指教了
drk9999 wrote:
Q大:機械極限類似...(恕刪)


以冷氣來說

它是一種熱交換過程

所以實際上只要壓縮機能一直運作 它就能讓室內降溫到像冰箱一樣

問題是 這樣壓縮機損耗快 然後電費很貴

過載保護是防止溫控失靈時造成上述情況而動作的

透過軟硬體都能設置 也能設計在什麼情況下會動作

今天飯店指定了一台設計上溫度到20度左右過載就會執行的機器

我說業者是怕房客用電太兇

業者能主張說這只是確保機器耐用些


版友有在下載檔案的話

應該常遇到有的檔案在過程中突然不動了

要暫停再開始 甚至要重新下載才能動作

這是因為檔案在執行下載時遇到狀況 然後無法反應的結果

我在自己開的主題有假設一個在一段時間點內只能處理一萬個封包的系統

如果在那個時間點內收到一萬一千個封包要處理

就可能讓整個系統停擺

也許有人覺得那就先進先出不就得了 慢一點還是處理得完吧

但雖然我們常將網路比喻成道路 但它不是真正的道路

它還是一個系統 遇到無法反應的狀況就當的東西

所以要有安全機制避免那種封包過量讓系統超過負荷當掉的情況

而可能的方式之一就是先擋住一些使用者的封包請求

讓系統維持在可負荷的範圍內

而那些被保護機制擋住的使用者 就跟被限速的狀態差不多

我們可以挑明的說這就叫限速

業者則主張他們沒有特意去限速

這是系統保護管控產生的狀況而已









qmbqmb wrote:
以冷氣來說它是一種...(恕刪)


了解,我以為是因為室內並非完全封閉條件,因此溫度下降會產生某種限制

例如環境有溫度傳導的減損,而降溫能力無法負荷,而機器本身加大功率,卻始終無法降到指定溫度而稱為機器能力,加入的保護條件略減,此時稱為此冷氣的規格

而「頻寬管理」在分配每個人能使用的頻寬大小,「降速」則是減少其中每人理論平均分配的頻寬

真是誤會大了,謝謝Q大

所以我們所說的限速是很正常的,我們根本就白鬧一場了呀

所以我們應該要求的不是被限速,是要增加設備以免超過負擔才對
qmbqmb wrote:
以冷氣來說它是一種...(恕刪)


這樣我懂了。

幾年前台灣大有推出賺錢答鈴,就是把來電答鈴音樂用廣告代替,別人打電話給你,讓對方聽廣告持續10秒以上,每通可以賺0.1元,每月最多有50元可以抵帳單,於是我辦了第一隻智慧型手機,用自動掛斷app來賺這50塊。

當初app設定撥通後15秒自動掛斷,暫停5秒再自動重撥。這樣一分鐘可以撥三通。

後來為結省時間,我將重撥間隔設定值的為零秒,app有跳出警告,意思是說建議設定3秒以上,否則會有不可預期結果之類的話。於是,這樣一分鐘可以撥四通電話。

我就讓手機自動撥電話,等兩個小時後,卻發現手機沒有基地台訊號,重撥記錄還不到200通...但是其他手機訊號都是正常的。

那時我才了解app為何會跳出那警告的話,因為我手機重複撥號作為,超過基地台和交換機的負荷,為了不讓我把伺服器給搞掛掉,所以系統保護程式就把我手機從基地台登出給踢掉啦!

就像手機CPU一樣,使用時間久了或高速運算讓溫度飆高,超過保護機制預設值,系統當然就自動降頻啊!不然,就會像LG某幾款手機用那顆S808的CPU一樣給操到熱當死機啦!







ducklin.yaya wrote:
這樣我懂了。幾年前...(恕刪)


純通話也會嗎?

所以這樣我們用網路用太久太多就會不堪負荷,然後自動降速,不然會壞掉

可是其他人也在用,那不是也有負擔?所以其實我們網路本來可以更快,但是基地台會掛掉所以我們就降速,還以為是被限速了....

真的誤會大條了!
drk9999 wrote:
純通話也會嗎?所以...(恕刪)


應該這麼說,以正常情況下使用,手機應該不致於用到掛掉。但是怎麼用才算正常,就像業者同意書上但書寫的那些,可能會讓人有很多模糊空間吧!

話說我那乾兒子,給他降速1M的門號,竟然可以給我用到50GB流量,改3GB流量用完降速128K給他,也能用掉6GB,現在想起來,他的LG G3手機提早報銷,也就不足為奇啦!

還推說是因為我給他的都是二手機的緣故,現在換SONY Z2和降速1M的給他,我看未來也是凶多吉少,不過最近兩個月流量只有20GB,倒比較像樣點了。因為我說,若再操壞手機,就等明年考上國立大學後再叫他爸買給他了。

換個角度來看,當年我手機因為重複撥號的動作,如果系統沒有把我暫時先給踢出來,可能其他用戶也都無法撥打電話,基地台就被我給癱瘓啦!所以說當年的我,就等同今天那位800GB大一樣,系統為維持正常運作,不先踢掉我,不然要踢誰啊?

你剛拿起市話,聽筒會有嗡嗡的撥號音,過段時間你沒有撥號動作,系統就會改送忙音給你,免得佔線,這個就是系統運作的道理。還記得早期類比式式交換機時代,外面公共電話,常看到有人把聽筒放在上面,沒有掛上,為什麼?因為話機不會退費,還有餘額,或許大家好心想留給下一位使用,但是這樣就空著持續佔用交換機的一條線,也就是說,其他真用需要打電話的人,就是少一條線可以用啊!

後來數位化後,公共電話會找錢,上述情況,超過時間後,系統就自動改送出忙線音,讓別人多一條線可以接通其他電話。

所以,今天大家用的行動上網的系統也是同樣道理,的確就是需要有這樣機制存在,才能讓大家正常使用。可是,大家都只會優先想到自己而已。

現在讓我懂了,先向各位說聲對不起,當年為了那賺錢答鈴那50元,佔用基地台大量的交換機系統資源,讓大家承擔電話可能撥不出去的風險性,實在真歹勢。











drk9999 wrote:
了解,我以為是因為...(恕刪)


沒錯

硬體的增設和技術的改良

讓系統可容許的負荷加大

最好都不會有超出負荷的情況

才是正確的方式

如果某個區域的系統

一天約三分之二的時間系統都處於超載

或是雖然每天只有五六個小時

但超載的量是容許值的兩三倍以上

那業者就該增設設備

否則該區域覺得服務不堪用的使用者會是多數

問題是那些只有尖峰三、四個小時超載

且超載的量大約1.1至1.2倍的區域系統呢

成本利益考量的話

大概還是交給保護機制來處理吧

然後再準備應付那些覺得有被限速的使用者

看他們的實際情況還有發現到哪個程度

就用什麼說詞去回應

其實整個限速概念在我在自己的那個主題

有試著去通篇說明解釋一下
(不過也知道字太多的東西沒什人有興趣)

我自己的結論是限速機制是是目前的必要之惡
(因為還是會有受害者 所以是惡)

其實就算技術還不足克服限速的產生

業者還是可以讓自己的網路狀態透明化

倒不是什麼明文規定怎樣會限速

而讓使用者知自己在用的服務系統有負荷上的問題

只是可能礙於競爭需要

明示自己的極限

等於展示自己的技術和硬體水準到哪

應該沒業者想這麼幹

再者

就算明示說現在網路不夠力

所以有的使用者會沒法正常用

還是擺脫不了被懷疑這是真的還是籍口

還有憑什麼犧牲的是我的權益

ducklin.yaya wrote:
應該這麼說,以正常...(恕刪)


看版友的內容

有種回顧歷史的感覺

實在不想說那個不掛公用電話話筒

自以為好心錢給下個人打的時代自己也經歷過...
qmbqmb wrote:
看版友的內容有種回...(恕刪)


經過大大的點醒,原來我以前只知道所以然,今天終於明白之所以然了。感謝...

由於大家這種吃到飽的習慣使然,於是台灣的人均用電量,還有網路使用的人均流量,難怪每年幾乎都是世界排行前幾名,也就不足為奇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