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用不用行動支付的理由?


RentHA wrote:
台灣PAY 其實是 銀行對銀行的 雙方支付, 並不是第三方支付,
少掉了第三方,雖然初期操作不會很順手,但因台灣PAY可銀行對銀行轉帳,...(恕刪)



台灣的銀行根本不是雙方支付
而是透過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進行轉帳

這邊就不正確了


Elvis-EVO wrote:
這個我真的要報怨一下...(恕刪)

之前E動郵局 有換使用者代號跟網路密碼 讓我無言

我也沒移除 因為我會用到它的郵局代收功能 拿來繳卡費
順便看 郵局到底什麻時候 才要給我加入指紋辨識

年輕人終究就是年輕人 PI可說是有接續KOKO神卡下壇 八成戰力 你敢嘴??

而且實體刷卡認列超廣 2.5%無上限耶

歐付寶已經大幅度減資 所以.... 你自已看著辦

RentHA wrote:
最主要是看收單手續費...(恕刪)

拜託 資本額 跟 燒錢 是兩回事好嗎

況且我那一段 只是想表達 這兩家背後有大量"糧草"可以燒OK

台灣PAY 現在也不是先燒錢 來增加市占率 不然端出牛肉是要做什麻??




dirtypoint wrote:台灣的銀行根本不是雙方支付而是透過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轉帳這邊就不正確了...(恕刪) 


那.....ATM轉帳是不是銀行對銀行?

台灣pay是 透過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清算 對不對?
實體ATM/WebATM跨行轉帳, 同樣透過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清算 對不對?

但若你認為, 連 ATM轉帳 都不是銀行對銀行的雙方支付,那就沒話說!
cht40965834 wrote:
PI可說是有接續KOKO神卡下壇 八成戰力 你敢嘴??

Pi畢竟網路討論度太低
一提到行動支付大部份只想到line pay或街口
手機裡所有pay目前夠我生活上使用已足矣
RentHA wrote:
那.....ATM轉帳是不是銀行對銀行?.(恕刪)



寄信人寄信 收信人收信
中間是透過郵差

不能說你沒看到郵差
就當它不存在

有第三者存在
就會增加金流成本

支付寶當時就是靠直接串接銀行
成本極低 並自行吸收
打下一片天地


當然你可以堅持郵差不存在




cht40965834 wrote:拜託 資本額 跟 燒錢 是兩回事好嗎況且我那一段 只是想表達 這兩家背後有大量"糧草"可以燒OK台灣PAY 現在也不是先燒錢 來增加市占率 不然端出牛肉是要做什麻??...(恕刪)

 
資本額 跟 燒錢 當然是兩回事! 仔細看我寫的!
---
你知不知道台灣pay 隨便一家官股銀行金控,資本額都千億以上?
現金股利存銀行裡的利息就不少錢了
---

一家官股金控1000億資本額,三商銀EPS很少啦! 只1元吧? 
1千億資本額,EPS 1元,每年配現金股利100億元<--發給股東的股利,不是資本額
現金股利100億的利息,年息只1%,1年就有1億元。
這還只是1家官股金控銀行,拿股利存銀行裡的1年利息而已...

喔...街口支付的資本額5億元...

台灣pay不是拿糧草來燒,而是拿做堆肥的廚餘/剩菜來燒就夠了!
現在付款一定先問巿沒街口支付或apple pay,其餘帳單繳費則用台灣pay;且必連發票憑證,因為方便、有效率,這幾年行動支付勢必大行其道。直接影響大眾的交易模式。
dirtypoint wrote:寄信人寄信 收信人收信
中間是透過郵差

不能說你沒看到郵差
就當它不存在

有第三者存在
就會增加金流成本

支付寶當時就是靠直接串接銀行
成本極低 並自行吸收
打下一片天地...(恕刪)


你要拗成這樣,那我依相同的邏輯回覆你

寄信人寫信要有信封/筆/紙,才能寫信寄信
中間要透過原子筆/印刷廠/造紙廠/膠水廠/郵差/車輛

收信人收信,不一定是自己拿到信,
要經你親人/同事/朋友穿鞋子走到鈑金後的信箱才能拿信給你,

不能說你沒看到原子筆/印刷廠/造紙廠/膠水廠/製鞋廠/鈑金廠就當不存在....
所以,寄一封信,並不是雙方的事,而是千方?

過去支付寶要透過淘寶,1688才能付款,有些是透過銀行,並不只直接串接銀行。
Elvis-EVO wrote:
為了懷念它我特地從舊物箱裡翻找出來
我沒有申請自然人憑證所以沒用來作相關業務
(所以我前文講的是[古老的轉帳方式])
WEBATM則因為後來各家網銀陸續上線
如今則是網銀APP、台灣pay等功能越來越健全
讀卡機我只能讓它走入歷史了...我們,懷念它~...(恕刪)


所以, 您沒有用網路報稅!? 都是到國稅局申報?

快快讓國家 e化起來吧!

自然人憑證是政府公辦的"網路身分證".

就算是本串討論的各類電子支付, 廝殺到剩一兩家,
自然人憑證 它還是在那裡, 動都不動哩!



趕快清理測試你的讀卡機, 並去申請一張自然人憑證.
今年就用它來報稅吧!


有偏見的人 打死不用
在這邊 硬凹
去年一直凹
凹到現在 linepay一卡通 街口 使用人數金額越來越高
凹到新加坡 都搞出 SGQR
還繼續凹

帶有偏見的人真辛苦


LinePay一卡通 就不用講了
街口也站穩腳步了

街口對我來說 連結帳戶真的太好用了 搬錢超方便
繳費也不錯
天龍國支援點也不少
四大超商更不用說了

有偏見的人 就繼續偏見吧
有偏見的人 是看不懂下面的新聞


新加坡早在2016年就推出「國際3大Pay」,且還是當年唯一有3大Pay的亞洲市場,現在回過頭來要推QRCode,顯然「掃碼支付」因為門檻低,對使用者來說,更為平易近人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