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什麼台灣媒體要把遊戲妖魔化?

最近媒體開始捧電競
因為一堆跟風的藝人、政治人物、公眾人物開始向錢看起!!
開始重視非電玩本業的電競一欄;但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電競不等於整個遊戲市場..

因為電競有市場有錢賺,不會讓廢小朋友的時間,所以父母們開始慢慢接受這個行業..
但問題來了,電競=娛樂=樂趣 嗎?
我們玩遊戲不都是娛樂>興趣 嗎?

電競跟電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有財團攏靠,在媒體炒作的氛圍下擴大之..
換言之媒體就對於不是財源的區塊劣分為 宅、廢、殺人魔、社會邊緣人、魯蛇
但我們玩遊戲不就是樂趣而已嗎?

當全世界都在關注E3電玩展的同時,我們台灣媒體有注意這遊戲市場的開源嗎?
一堆自稱喜歡打電動的藝人、政治人物、公眾人物,怎麼都沒聽你們講你期待哪個公司的表現?
不是很愛打電玩嗎? 怎麼沒有擴大電玩業的相關市場?

有打電動的資深玩家都會刮分電競=/=電玩,然而台灣媒體卻沒注意這一塊,覺得電玩=電競其他遊戲都是垃圾,何必呢?
當台灣大入關注電競市場的同時,另一個主要市場(電玩)卻忽略掉了,可見台灣風俗對於電玩還是非常保守....
我相信很喜歡玩遊戲的朋友,大都多數都是樂趣而非職業對吧?
遊戲這種東西就是過渡品,出新作就淘汰汰換之,而非一生一世耗費光陰在同一款遊戲下...對吧?

台灣媒體對於遊戲的定義還非常不了解,可以說媒體對於遊戲還是行外人,有財源才是遊戲、有投資才是遊戲、有商業行為才是玩遊戲,這樣的邏輯是錯誤的!!

台灣媒體有沒有在關心電玩展,看看台北各展就知道了,商業遊戲絕對大於一般遊戲。
手遊、網路、電競遊戲對台灣媒體來說才是打電動,你其他SONY SCE/微軟/ 任天堂都是垃圾、根本跟台灣人完全沾不上邊,這不就是劣質媒體的想法嗎?

但是在有這種卑微的邏輯體制下的台灣人,卻習以為常覺得非常有理,SONY SCE/微軟/ 任天堂就『宅』,都是噁心之物,都是耗費光陰....但這是真的嗎?

你媒體大篇幅報導國片的同時,我們卻是在遊戲享受東北亞、西方異國風情,比你那沒梗的劇情絕對是大於國片,所以我們難道沒在娛樂上找到另類的遐想、出口嗎?
難道有內涵的遊戲會輸你那本土大爛片嗎?
所以耗費光陰的到底是哪一角???
無論是看電影跟玩遊戲,我們不是都在過程中學習嗎? 至於學習到什麼,每個人想法都很主觀,所以這是讓廢時間嗎???


今天我們來討論如何翻轉對於媒體的妖魔化...希望大家樂於參加討論喔!!
2016-07-12 19:22 發佈
媒體甚麼都可以妖魔化,不用放在心上。重要的是遊戲在你心中的地位,不是別人對遊戲的看法。
遊戲轉型讓現在的娛樂變的更多元化了,無論是虛擬實境或現在正夯的pokemon go都讓人對未來的遊戲有更多期待。
因為電玩書沒讀好當記者
對電玩有種恨意
即使無關的事也要扯上邊

真正理由是電玩的族群很難發聲
而且長久不受支持
一直以來都受抨擊沒人正面回應
變成最好誣賴的對象
什麼有罪的東西都給電玩背罪
htompow02 wrote:
最近媒體開始捧電競...(恕刪)


看教育不就知道了, 台灣人讀書是為了考試好像也只有一些亞洲國家有在打分數. 意思就是亞洲人習慣比賽樣樣就是在比較沒什麼好意外的結果. 單單看亞洲玩家玩遊戲就是趕進度搶頭香不管是想要第一個玩還是第一個封頂; 歐美玩家式享受遊戲遊戲中的挑戰失敗也能從掛了中學到經驗和樂趣. 亞洲玩家就是拷貝別人的經驗完全不想動腦只會問什麼最強一天到晚問.
不只臺灣媒體,全華人媒體都是把遊戲妖魔化。
這歸功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個思想。

但電競跟電玩本質是一樣的,硬把兩者分開對遊戲產業發展毫無益處。發展電玩產業需要時間跟金錢投入,不是喊喊口號就能提振產業水平的。

電玩產業不跟商業掛鉤就不用玩了,這邏輯不只適用電玩業,也適用這世上極大多數的產業。
當然會妖魔化啊

這樣一來哪天小孩子出了啥問題才能牽拖到別的地方啊

我家小孩很乖的 都是oo帶壞他

oo可以填入的可多了 遊戲 動漫 族繁不及備載~
基本上記者大多數是想要"收視率"的(或許有些記者不是)
所以,如何符合社會期待的報導不管是正確還是不正確
有關係沒有關係
只要夠聳動,有人看,瞎寫都可以
至於新聞道德嘛.......
記者魔人就會用"人民有知的權利!"來乎巄過去~~~
現在的媒體圈大多就是這樣囉
遊戲被妖魔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念專科的時候跟班上幾個同學玩線上遊戲,

說真的也沒有礙到其他人,

但就有傳出班上某些人對我們這群人十分反感,

簡直莫名其妙~


遊戲對我來說只是休閒娛樂,不會因為遊戲廢寢忘食,

跟其他休閒娛樂(健身.慢跑.打球.游泳...)也並無不同,

但直到現在都還可以看到有人PO出「非常討厭人家玩遊戲」這種莫名其妙的話,

奇怪了,玩遊戲是犯法了?礙到你了?

你怎麼不說「非常討厭人家健身」、「非常討厭人家慢跑」..

都一樣是休閒娛樂阿~北七~


所以後來我也懶得管其他人的眼光了~
htompow02 wrote:
最近媒體開始捧電競因...(恕刪)


去看看Extra Credits吧...很多討論遊戲相關的議題...

別說臺灣...美國其實遊戲還是被妖魔化...不信嗎?看最近pokemon的新聞...一個女的走到路上被撞。她媽媽:她是被Pokemon吸引過去的(說的口氣好象是嚴惡毒品一樣)。

EC裡面討論出來的...我總結一下。這是多方面造成的。

老一輩 還認為這根本是小孩子的玩具一類的東西,不會去正視

遊戲廠家 反正能大賣,做出什麼東西沒關係。所以出了蠻多受爭議性的遊戲

玩家 自己也不爭氣,如果一款遊戲白癡,受爭議或是很小孩子器...問題還是愛玩...廠商更有理由出這類的白癡遊戲,或是像上面說的...玩Pokemon Go沒關係...至少看一下馬路吧...

遊戲不是不能改善,變成藝術品或是教學工具而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問題是這是多方面的問題...不是全怪被人妖魔化

例子 Foldit, 一款蛋白質摺疊遊戲,簡單來說把蛋白質摺疊的解弄成遊戲發給大家玩...讓玩家幫忙解。

"...科學家們一直研究愛滋病的逆轉錄酶,已有十五年之久,這種蛋白質酶是愛滋病毒在活體細胞中複製和繁殖自己的重要關鍵,但在遊戲中逆轉錄酶的結構在十天內被玩家們破解。..."

科學家花了15年沒搞定...弄成遊戲10天搞定...問題是...你聽過嗎?你會想去玩嗎?至少我很誠實的說我不會...

另外,遊戲競技說到底也是為了錢...能多高尚到那裡去...以臺灣媒體的尿性...幾乎就是另類的笑貧不笑娼?沒賺錢就是過街老鼠...有賺錢就好棒棒?

而且臺灣市場那麼小...沒玩家沒贊助...想要正向培養都沒那個土壤...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