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約五個月前接觸桌上遊戲(BoardGame, 桌遊), 就一直很有興趣的再尋找跟家裏四歲的兒子可以一起親子共玩的遊戲。希望能用摸蛤兼洗褲的概念達到一舉數得的效果,在這個想法之下買了幾個不同的玩具,兒子也很配合的玩得不亦樂呼,想想也大概是時間可以分享給大家了。
本篇文章以討論自己與四歲半兒子玩說故事遊戲的心得。
我在兒子四歲左右的時候買了 Rory's Story Cubes.
遊戲內容: 九個骰子
遊戲人數: 1-9 人
遊戲進行方式: 可一個人用九個骰子講故事,多人時可用輪流接龍或是每個人用手上的骰子獨自講一段,甚至自己發明遊戲規則。
玩後心得:我拿這個遊戲當作床邊故事的道具,經過一兩個月以後發現小孩的表達跟聯想能力似乎被激發出來了,因為就算看不懂骰子上的圖像,也可以用想像力來敘述,天馬行空的講故事。另外骰子本身蠻有質感的。
就在上個月發現有另外一個說故事的紙牌叫做 Tell Tale,看起來也蠻適合我家小孩的,馬上又來試試看。
遊戲內容: 60 張兩面都有圖片的牌,以及一份遊戲規則說明。
遊戲人數: 1-60(?) 人
遊戲進行方式:
建議的遊戲規則寫得比較完整:
a. 輪流接龍講(Round n Round), 每人六張牌, 輪到要講時才翻開牌並且開始講。
b. 即興演說(ShowTime), 每人六張牌, 翻一張講一張。
c. 編故事(Story Board), 每人六張牌,可以先看牌,並安排啟承轉合後再開始講。
d. 故事馬拉松(stack), 將牌堆堆好,要講的人拿一張翻開後就開始講,直到牌都講完為止。
玩後心得:
我覺得相對於 Story Cubes 比較簡單易玩,Tell Tale 難度稍高,因為圖像是彩色的而且很具體,
要聯想的侷限性會比較高一點,因為遊戲有設計幾種不同的規則,所以我覺得表達的邏輯以及故事
前後的連貫性就需要小孩多費一點心思。
總結:
建議可以在說故事前把人物時間地點先溝通好,故事講起來會比較有邏輯。
兩個遊戲的簡單比較: Story Cubes 的圖像比較抽象,聯想的自由度比較高,另一方面 Tell Tale
的圖像數量比較多,玩起來故事可用的素材比較廣。
p.s:
以上圖片轉載連結自 哿哿Go購物網
以上圖片所有權分別為 Gamewright 以及Blue Orage 公司所有
連結至原部落格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