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有的遊戲PC、XBOX、PS3都有出,可是有的遊戲就是只有出特定遊戲機的版本
為什麼有的遊戲商只在PS3或XBOX360上出遊戲呢?
PC的使用者不是更多嗎?
以用途上來說, 買電腦的人會拿電腦做很多事, 而買遊戲機的"主要用途"就是拿來玩遊戲.
購買遊戲的意願完全不一樣.
以硬體上來說, PC是個非常糟的遊戲平台!! 因為PC的硬體組合可以有幾乎無限大的排列組合!!
這對使用者是好事, 但是對遊戲軟體開發的人來說是一場災難.... 有人用i7+SLI/CROSSFIRE
但是有更多人用ATOM+內顯.... 你遊戲要怎麼寫? 誰去告訴老闆,我們的遊戲只能支援用i5以上
CPU跟多少等級以上顯示卡的電腦, 所以這個遊戲開發出來只能賣有這些配備的人?
相信我, 會花錢買中高階顯卡的人遠比你認為的少非常多.... 我以前寫遊戲,上市的時候就知道,
什麼古董級的配備都有人用! 還叫說遊戲爛他家電腦跑不動!! GTX460一塊六七千夠中階了吧?
很多人換整台電腦的預算搞不好也只有一萬耶~ 你叫他多花他原來預算一半的錢去買顯卡只為
了玩幾個遊戲?!!
顯示卡性能也是天差地遠~ 一千塊的顯示卡跟一萬塊的顯示卡, 假設都支援DX11, 可是效能
完全不同! 還有不同GPU廠商之間相容性的問題,N家的這樣寫可以, 到了A家的卡就不行!!
還好GPU的廠商都掛的差不多了, 大概只需要測A家,N家,I家的顯示晶片/內顯就可以了...
在遊戲機上開發遊戲, 我只要測一台機器, 其它幾千萬台遊戲機的表現一定都一樣! 不需要寫什麼
畫質選項什麼低中高(那是很費工的東西, 從美術到程式都要動).... 不需要測各種硬體的排列組合
看它能不能跑, 因為每一台的硬體都一樣! 除了遊樂器本身在設計上是對遊戲的需求最佳化(例如
XBOX360的GPU雖然是DX9.0的規格, 但是早已支援多核心同時可以向GPU發出指令繪製東西,
而PC要到DX11才有), 軟體也可以針對單一的硬體做出最佳化!
通常以寫遊戲來看, 遊戲機的性能可以等同於好幾級以上的PC的效能! 因為PC遊戲不可能針對某種
硬體最佳化(或是說不划算)而且常常要妥協不能使用某些技術, 只因為低等的配備不支援這些東西!
例如DX11支援某些很棒的技術, 不過因為DX10,DX9的硬體不支援, 所以如果要支援這個技術的話,
必須DX9,DX10要寫一段程式, DX11要另外寫一段程式... 通常除了做3D引擎的遊戲廠商會幹這種
事之外, 一般的遊戲廠商都會找出DX9,DX10,DX11共同都支援的技術優先處理....
以市場來看, 買遊戲機的人鐵定會買遊戲的! 以開發的成本跟難易度來看, 遊戲機的開發遠比PC要單純.
更重要的是, 遊戲廠商一定是在遊戲機上賺到很多錢才會只開發遊戲機的軟體嘛~ 他們不是笨蛋....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遊樂器市場比 PC game 市場大太多了
只有台灣 (還是亞洲) 是 PC gamer 大於 Console gamer 的情形
堅持了很久的部落格
https://what30.qoding.us
bluesystem wrote:
很簡單, 電腦的使用...(恕刪)
大大真是專業

PC 要照顧的客戶真的是比遊戲系統的單一硬體來得麻煩的多了
( 譬如說到現在還有客戶要求支援 Windows 2000 , 512MB...)
研發廠商當然必須要針對遊戲平台提供的功能、效能作開發
但是...
只要遊戲廠商希望遊戲能不只於一個平台銷售
恐怕就得犧牲品質 來降低開發成本、時程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家 他有獨特的功能、演算法,遇到跨平台就會被犧牲
就像 遇到 windows 2000 就得犧牲 .net 一樣
(而這也是為什麼跨平台遊戲 某家總是會被批的原因之一)
所以也沒啥好比較遊戲在哪平台如何如何 哪個平台優劣之類
畢竟都是有限成本之下的「產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