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PS3敗北原因探討之一]成也藍光,敗也藍光

S社的PS3目的就是要推BD
未來光碟格式的主流爭霸戰
並不只局限於遊戲市場喔
盜版是原因??
除了wii之外
主機就像是印表機一樣 賣印表機是沒在賺你錢的 遊戲機也是主要賺軟體


剛剛用 PS3 看了蔡琴演唱會藍光板........

真的是優到一個無法形容的地步.........

PS3 ....
無底深淵 https://ts.la/jognien685889
way62 wrote:
小弟只是一個普通玩家...(恕刪)


最恰當的時機推出最恰當的產品規格, 一直都是產品能否成為主流的重要決定因素, 規格比別人好, 但太早推出, 價格不平易近人或良率不高, 也是枉然, 做多做少, 都不易成功~~~
對sony當時在ps2遊戲上中文化的遊戲就十分感冒,就不用說任天堂的,連主機界面都還是日文的,反而微軟中文化遊戲之多數(和其他兩家相比),就如同我同學說的,人家都那們用心的在做中文化遊戲,也來支持一下吧!

後來我和我同學就一人買失落的奧德賽,另一個買藍龍,交換著玩

而我和他兩個只要看到想玩的中文化遊戲就買正版(其他的當然就…)

看不懂樂趣就少了一半……雖然我三台主機都有買

不過wii和ps3有段時間沒動過了…ps3要加油啊!

wii的話……就看到sport和第一次接觸有中文的而已

死老任,多出一點中文game會死是吧!
黃瓜進前庭,菊花泛漣漪。任憑求饒聲,衣裳強剝離。項掛調教鏈,腰圍輕薄衣。乳搖知馬力,日久變人妻

way62 wrote:
小弟只是一個普通玩家...(恕刪)


有些部份我認為你想的不夠仔細
PS3現在的狀況
BD的部份只能說是其中之一
但我認為遠遠不及遊戲開發公司的影響來得大

DVD跟BD光碟在壓片上的成本
其實是差不多的
不能以你在市面上所買得到的雙層DVD(D9)與BD-R的片子來做比較
這是不懂不了解壓片跟空片的一般人所容易發生的誤解

遊戲軟體售價只有在台灣才有這麼多這麼大的差別
在歐美在日本其實XBOX360跟PS3的遊戲軟體售價是相差無幾或是價格相同



XBOX360的軟體開發架構與PC上開發遊戲的軟體開發架構是相似的
PS3或許效能上在CPU部份佔了優勢
但別忽略了微軟DX軟體
它可是一種電腦業界通用的標準
在遊戲開發的市場上會用這套標準的人員比起會用"有別於以往PS2架構的PS3"來得多
與其希望遊戲公司去摸索、研究新的PS3開發架構而且成果是好是壞還不一定
不如去開發現有的DX而且一開始DX的架構就相當成功
再來現今兩台主機的GPU都是由相容DX的架構下去客製化的繪圖晶片
Sony的PS3打從決定了要用PC架構的GPU開始
就註定了要在軟體開發上受到DX架構的考驗
我想這也是PS3遊戲開發上的困難之處



再來PS3的CPU採用異質多核心
相對於XBOX360的對稱3核心
一開始我也對PS3的Cell有所期待
但時間一長我也開始想到一些額外的問題
就一些網站的實測上來看異質多核心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程式專門針對Cell來寫可能會有很好的表現

但是會寫程式的人大概了解
程式與軟體之間也是要有升級上的相容
程式若只是為單一機器寫
用什麼程式語言程式寫法下去
基本上只要這個機器"不升級不做架構上的更改"
這個程式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我想這大概就是成也Cell敗也Cell吧!!
若將來PS4出現
難到又要叫遊戲公司再花一次錢去研究新的開發程式??
PS3的程式開發未來可能性太差代價太昂貴
遊戲公司要有一定的規模才有可能這樣做
所以造成一些小型公司的進入門檻
PS3的遊戲軟體到了PS4是不是又要再一次希望有人來做相容性
相對於XBOX360最近的秋季更新
完整安裝我相信不是這麼簡單的功能
可能是為了將遊戲主機的OS與下一代主機的OS所做的過渡性相容功能
因為XBOX360的對稱3核心架構的關系
我猜想下一代的主機頻率不會增加太高
但核心數目可能是倍增(4、8、16丶32對稱核心之類)
對稱核心對於程式來說比起異質多核心應該是寫法更簡單了許多
重新更動程式碼的部份也不大
只是同時增加了更多的CPU來處理同一程式

我想PS3會賣的現在這種情況
跟軟體硬體的架構上脫不了關係
而軟體硬體卻跟最主要的遊戲開發有很重要的關係
現在的遊戲不是花個幾百萬美金就能開發到的
同時遊戲販售數量卻不像開發費用以倍數來成長
不管怎樣
我不想要我玩老蛇的時候
還真的要我換片...
那是古代的機器嗎?
換片勒..
way62 wrote:
小弟只是一個普通玩家...(恕刪)

小弟認為PS3會失敗跟第一步踏錯有很大的關係,堅持要搭載BD導致主機難產且價格
昂貴,同樣的規格卻落後了對方一年才發售,而且太昂貴的主機售價,導致消費者觀
望,主機賣不好就導致廠商觀望,沒有遊戲又導致消費者持續觀望,如此惡性循環的
骨牌效應,才造成今日的情況。

如果當初維持一貫售價39800跟360一起上市,夾帶上一代主機PS2的霸主氣勢,也
許首發就不會失利,甚至現在有可能跟Wii並駕齊驅。就算晚一年好了,如果當初一上
市就定價39800,說不定不會這麼慘,雖然相對的主機賣越多SCE可能會賠更慘,但
主機熱銷至少還能吸引第三廠可以放心開發遊戲。

但我不認為搭載BD是錯誤的選擇,至少BD順利成為次世代光碟標準,而且至今依然持
續穩定發展中,遲早會取代DVD,微軟的下一代主機以BD為遊戲載體的可能性也很高。
還有就是跨平台遊戲價格差距跟中文化的問題,只限於台灣而已,歐美跟日本跨平台遊
戲通常定價都相同,而且也沒有台灣微軟比SCE積極努力中文化的問題,所以最大的問
題個人推測應該還是出在豐富的遊戲數量上。

雖然現在兩台主機週銷量差不多,跨平台遊戲PS3也幾乎沒少過,但一年的差距恐怕已
經難以追回,SCE好歹也當過兩代的霸主,我想不至於因為PS3玩輸就退出遊戲市場,
而且PSP近期表現有轉好的趨勢,SCE應該多學學老任,靠第三廠還不如靠自家遊戲比
較重要,看老任用DS跟Wii賺得飽飽,SCE也該多建立一些自家口碑遊戲,吸引人來買
主機才能吸引第三廠回來。
way62 wrote:
小弟只是一個普通玩家...(恕刪)

我認為你的論點有誤
1.售價:以歷代新主機來說,PS3絕不是最貴的,只是剛好對手都打較低價位
其中360如果是同等配備,那根本沒甚麼價格優勢(20G 360 vs 20G PS3+HDMI+藍光)
而且主機售價向來不是影響成敗絕對因素,只要有賣點,再貴都有人買
何況是如此高端的遊戲主機,Wii相比之下簡直就是貴死人不償命,低性能主機+多隻手把馬上破萬

2.遊戲價格只有台灣是這樣(而且只有ms代理才這樣),美日各平台定價是差不多的
所以台灣遊戲售價當然不是影響勝負原因

PS3敗在很多點,雖然都是小輸但這好比官渡之戰
誰犯的錯誤越少就越能成為最後贏家,本身實力到不是絕對

1.PS3定位失敗:藍光是不錯,但花大錢搞的CELL只有噱頭看不到成效
那超高浮點運算性能對遊戲帶來了甚麼?人家360靠強一點的GPU就在跨平台比較勝出了
以SONY的整合技術,藍光+360性能一樣可以賣同價錢,360還能爭嗎?

2.主機晚出到是無所謂,但是遊戲整個進度落後360一年以上
360當初是說要早一年上市爭市佔,實際上整個看下來,360的次世代遊戲開發時程提前了更多
主機上市前1~2年就要陸續給開發商套件
而SONY因為PS2聲勢大,日廠根本都沒甚麼人搞PS3遊戲
加上MS大力推動合作,很多日技術指標廠都先拿360試刀
結果就是PS3發售至今,依然只有自家作品撐檯面,日廠三方遊戲1年出不到幾款
SONY連日本都佔不了絕對優勢...怎麼爭

3.遊戲開發難易
其實PS3比PS2進步很大,雖不敵MS
但從今天跨平台遊戲幾乎一樣就知道,PS3的難開發只是相對來說
不是不能克服的問題

至於歐美跨平台遊戲,畫質差異並不大,所以跟主機勝負較無關
有哪台主機的就買哪台遊戲
獨佔遊戲才是重點,GOW、HALO都幫360加很多人氣
PS3沒有藍光我也不會買,
不過PS3目前敗北的主因是遊戲片價錢貴,遊戲廠商開發成本高不容易回本,
再來就是高層太會嘴砲,PS2時代就是這樣把DC打敗的。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