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文學」(Fantasy)是一種奔馳想像力的統稱,在中國文學歷史中,東漢張衡在西京賦就曾說:「奇幻儵乎,易貌分形。吞刀吐火,雲霧杳冥。」,在這段話之中奇幻的意思約是「十分神奇,如夢幻一般」,由此可知奇幻文學的本質─大都以天馬行空的想像為基準延伸,大部分奇幻故事都是以故事的形式流傳下來,希臘神話中(註)的海克力士、北歐神話中的歐丁甚至是東方的女媧補天神話以及日本的出雲神話,無論是口耳相傳、甚或有文字圖書流傳下來,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奇幻文學甚早就在人類的想像力之中扎根。

註1:今日的希臘神話大都來自於古希臘文學,如《荷馬史詩》以及《奧德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路上查閱看看。
最早的奇幻文學發源自哪裡呢?嚴格說來已經不可考了,無論是歐洲山中的狼群引發的狼人傳說,對於瘟疫恐懼所產生的吸血鬼(註2),還有對於死亡恐懼產生的鬼魂說,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成為父母哄小孩兒睡覺最佳的手段,對於犯錯要在地獄受苦(註3)的描述恐嚇了許多意志不堅的犯罪者。無論這些奇幻故事用在什麼地方,故事延續的越久,人們口耳相傳或者撰寫的傳說就更加豐富,讓這些奇幻題材深植在人們心中,甚至是成為作家寫作的最好靈感。

註2:最早的吸血鬼眾說紛紜,有一說是殺死兄弟被上帝懲罰的該隱,另一說是出賣耶穌最後自殺的門徒猶大。至於一般所熟知的卓九勒(Dracula)伯爵則是1897年出版的小說《卓九勒伯爵》所提及,作者承認是一個殘暴如紂王的羅馬尼亞領主Vlad Dracula為藍本創造,這並不是真正初始的吸血鬼傳說。
註3:我一直都對幾乎每個古老宗教都有地獄觀念這件事情感到很好奇(佛教、道教、印度教、猶太教、基督教),這些不同地點、不同時間發源的宗教,但卻同樣擁有地獄的概念,這點實在值得令人深究,有時間好好研究一番再來聊好了─如果我沒發懶XD。

因奇幻故事而衍生的文學作品更是多不勝數,早期的格林童話包括灰姑娘以及白雪公主、但丁描述地獄景象的《神曲》,甚至中國吳承恩的《西遊記》以及《封神榜》,都是與奇幻題材有關的小說。從這些早期小說可以發現中外的奇幻小說(註4)根本上的不同─中國古早奇幻小說幾乎都以朝代以及歷史做背景改編;歐美早期奇幻小說卻通常是處於自我一格的「架空世界」(Secondary World)中。

這個女媧可惜不是半人半蛇XD。
註4:中國的奇幻小說大都被稱為「神怪小說」,但基本上也可以屬於奇幻的一員(差異應該在東西方用字的不同上),雖然我自己也覺得用奇幻來形容這些小說有點小奇怪XD。
架空世界在奇幻文學之中是相當重要的概念,作者藉由設定這個世界的人文、語言以及歷史,創造出一個與現代完全不同的世界,讓整篇故事更有完整性,完整的歷史架構,將會讓讀者在閱讀小說的時候,對裡面的場景以及人物有更多認同感。例如魔戒的中土世界就是一個相當完整的世界設定(甚至有嚴謹的設定集可以參考),連語言與文化場景都有詳細的紀錄和記載,另外也有《龍槍》(Dragon Lance)這種以《龍與地下城》規則設計的克萊恩大陸。
這樣豐富的素材呈現在眼前,任誰都會為其著迷、為了人類最豐富原始的想像力而讚嘆─當然,如果這些題材不能被拿來製作成遊戲,那豈不是白白浪費賺上一筆的機會....我是說誰會抗拒這種好題材的誘惑?而且奇幻文學作品何其多,題材豐富到幾乎不會有做完的一天─除非有天人類的想像力完全的枯竭,謬思之泉再也無法湧出豐沛的水源。
桌上遊戲(Table Game)事實上也與奇幻息息相關─因為它們也是代表著人類想像力的延伸,無論是集卡式遊戲、棋類遊戲、戰棋類遊戲甚至是區塊遊戲(Tile Based Game,像是大富翁、金錢遊戲以及卡坦島等等),很多類似的遊戲在設計上都有奇幻的影子,甚至擁有自己的歷史以及特殊設定,也因此而延伸了奇幻的想像力,在文學與電子遊戲之外、提供人們更多的幻想。

大富翁絕對也是桌上遊戲的代表作,圖為大宇的大富翁8代
除了象棋、西洋棋等棋類遊戲外,最著名的桌上遊戲當屬《魔法風雲會》(Magic:The Gathering)以及《遊戲王》這兩種卡片遊戲。在《遊戲王》尚未因為漫畫崛起前,《魔法風雲會》集換式卡片的確盤據世界霸主許多年(賣的卡片數量算億的耶),這種借由搜集各種功能牌來組一副牌組(Deck)與他人對戰的遊戲,一直都有一定數量的玩家以及支持者存在,最風行的時候世界大賽更是很多人矚目的焦點,連報章雜誌都不斷的報導,甚至還有要成為比賽裁判的嚴格考試勒!


《遊戲王》的崛起更讓這類型遊戲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在漫畫的支持下,《遊戲王》打敗了《魔法風雲會》成為新一代的集卡遊戲霸主。但是嚴格說來,《遊戲王》除了一些卡片的名稱非常的奇幻化,但是《魔法風雲會》比較屬於正統的奇幻風格。每張在遊戲中出現的卡片,玩家都可以在同時出版的奇幻小說之中找到真正的來源,很多玩家甚至只是因為喜歡他們的故事而純蒐集套卡。但真正對奇幻遊戲影響甚大、貢獻甚多的仍以「桌上型角色扮演遊戲」為大宗。
還有一款被稱為《戰鎚》(WarHammer)的戰棋遊戲,就是依照規則去購買軍隊的模型以及塗料,在虛擬戰場之中依照規則進行軍隊戰鬥,各種充滿特色的軍種以及特別的設計,加上讓玩家自行塗抹模型的成就感,都讓這款遊戲更受到歡迎,當然也受到遊戲廠商的注意,以戰鎚之名推出了即時戰略遊戲《WarHammer:40000》以及正蓄勢待發的MMORPG《Warhammer Online》,原本中止研發但在今年又重新研發到即將上市,由美藝電發行,聽說將以WoW為第一競爭對手(不然你還有其他的競爭對手嗎?XD)。

這種戰場般的氣勢,正是戰鎚受到歡迎的原因
桌上型角色扮演遊戲(Table RPG,以下簡稱TRPG)是各類型RPG的始祖,也是電腦還不發達的時候,喜愛奇幻的人們最常進行的娛樂。1974年的《龍與地下城》規則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規則,只要一些骰子加上紙筆,還有規則書的輔助,玩家可以在主持人(通稱為Dungeon Master)的帶領下,以演戲的方式融入主持人所設計的世界之中遊玩,因為有主持人當做電腦,因此你要做的任何決定都可以是自由的,例如在遊戲中的角色(通常都由主持人扮演)要求你的幫忙,你可以反過來勒索他、或者是要求高報酬或是義務性的救助他─只要這些行為符合你角色上的設定。

在單機RPG正達到頂峰的時候,《龍與地下城》的規則不知道輔助了多少知名RPG遊戲的誕生,無論是早期的《光芒之池》以及《魔眼殺機》系列,直到後來的《柏德之門》(多少玩家著迷拿著雙刀的卓爾精靈遊俠崔斯特,雖然我承認我遇到他的時候把他砍爆了)、《冰風之谷》甚至是最近的《星際大戰:舊共和武士》系列(註5)都是以《龍與地下城》的規則設定的遊戲。

柏德之門:暗黑同盟2
註5:《柏德之門》以及其他遊戲是原本《龍與地下城》原創公司TSR所設計的架空世界(被遺忘的國度)為主設定,但《星際大戰:舊共和武士》則是以自己原本的架空世界觀加上《龍與地下城》的規則設計,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這裡面一堆光劍....還要我提醒什麼遊戲我就殺了你!
除了《龍與地下城》之外,較為著名的系統有泛用角色扮演系統(Generic Universal RolePlaying System簡稱GURPS) ,以及Sword World RPG(羅德斯島的原始世界設定規則)以及克蘇魯的呼喚(Call of Cthulhu),當然,我們絕對不能忘記Whitewolf公司出品的《黑暗世界》(World of Darkness)系列,我們不再扮演該死的人類、精靈和矮人,而是扮演吸血鬼、狼人還有幽靈等等我們稱之為「怪物」的種族。
《GURPS》是很特別的系統,他設定了很多巨細靡遺的規則供人查閱和選擇,你可以依照你自己想要玩的遊戲,選擇他其中的一些規則,成為你自己的世界設定。因此在《GURPS》的規則設定中,你要什麼樣的世界都是可能的,無論是遠古的神魔戰爭、到未來世界的雷射槍戰、甚至是使用其中的規則做出類似偵探推理的劇情,也不會是特別的妄想。
劍之世界(Sword world RPG)是日本Group SNE製作,富士見書房發行的TRPG,水野良利用此系統設定了佛瑟利亞(フォーセリア)這個世界,是個劍與魔法的傳統奇幻RPG。相關作品包括所有「羅德斯島戰記」的相關作品,以及《水晶國傳說》和《魔法戰士李維》等動畫,相較之下,包括《灰色的魔女》等等遊戲,在台灣似乎是沒有動畫以及小說來的出名,但是出了一系列有聲書,這在個人的想法中倒真的是一絕。

我一直都覺得笛德利好正喔~(羞)
《克蘇魯的呼喚》則是相當特別的一款TRPG,克蘇魯(Cthulhu)是真實在中南美洲傳說中的邪神,傳說中它沉睡在南太平洋的海底都市拉萊耶(R'lyeh)。當「繁星的位置正確之時」,拉萊耶將從海底浮上,克蘇魯將醒來,為地球帶來浩劫。這款TRPG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進行的時候並不是以戰鬥為主要劇情,而是以恐懼和害怕等等負面情緒,來測定玩家的角色會不會在進行遊戲中「嚇死」,這樣的設定似乎與「零」系列的遊戲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要光靠言語描述來讓人感到害怕,這的確是需要一些說寫故事的好功力。很多歐美遊戲也以這套系統做出設定,經典遊戲是如《南極冰怪》這種圖形冒險遊戲,只可惜現代的圖形冒險遊戲不彰,所以《克蘇魯的呼喚》的電子遊戲轉以RPG為主設計,那種單純以人類心底恐懼為主的劇情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黑暗世界》將吸血鬼的設計帶入另一個高峰,如同1976年開始Ann Rice所著的吸血鬼系列小說(著名的有夜訪吸血鬼、天譴者女王Queen of the Damned)將吸血鬼設定帶上一波高潮般,《黑暗世界》將數千年來的吸血鬼加入了群體設計,吸血鬼多年的演進型成了不同的各種血族,以不同的信念存活在這世上,並且因為觀念的衝突相互展開明爭暗鬥,還有設定中所出現各種因為吸血的執念或人性的挑戰等等內在因素,都讓這套TRPG玩起來多采多姿,就像是在閱讀一本精采的小說一般。電腦遊戲《吸血鬼:惡夜獵殺》以及《Vampire:the bloodline》,還有影集《Kindred: the Embrace》都是以《黑暗世界》的設定所推出的衍生作品。

1977年於West Coast Computer Faire發行後,Apple II電腦就成為世界最先普及的個人電腦,在被藍色巨人打敗之前,Apple II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遊戲,至今仍為許多老玩家津津樂道。既然有了發表的環境,那遊戲自然開始出現,在這個時期幾乎遊戲都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製作,通常都是以設計者的興趣為主所發展,奇幻類型的電子遊戲也在此時扎根茁壯,下次我們將再把奇幻與遊戲的相關作品繼續介紹下去(如果大家覺得還想看的話啦XD),今天就先到此為止,感謝大家收看啦!
參考資料
奇幻修士會
Wizard of the Coast
威世智台灣
巴哈姆特
遊戲基地
戰鎚中文網
電腦玩家
軟體世界
聖經
@原圖以及引用內文以原作者以及製作公司擁有,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