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推特上提到了它對蘋果AR/MR頭戴裝置的預測,具體指出將在今年春季發表,緊接著週末,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的報導也提到一樣的時程,兩大蘋果爆料指標不約而同提到今年春天,看來這回蘋果的混合實境頭戴裝置,是真的要來了。
根據郭明錤提到,由於機械零組件的掉落測試,以及軟體開發工具的可用性仍有問題,導致蘋果AR/ MR頭戴裝置的開發進度有落後。
但綜合兩位提到仍指出發表將近。
蘋果這款頭戴裝置,可能以「Reality Pro」為名,採用的作業系統則可能叫「xrOS」,蘋果預計在今年春季到WWDC期間發表裝置,然後透過WWDC公布更多作業系統內容,加快混合實境軟體、服務的開發速度,然後在今年秋季、下半年銷售、出貨。
報導提到蘋果頭戴裝置時,以AR/ MR裝置來表示,而單獨說是VR或AR,根據預測,在蘋果的規劃裡,VRAR都是混合實境產品會採用的技術,甚至可能可以在AR/ VR兩種體驗間切換,但不管是軟體或硬體,製作AR眼鏡的難度都高於VR頭戴裝置,且去年5月彭博報導也指出,蘋果高層在董事會上展示他們即將推出的頭戴裝置,根據當時外媒描繪的樣子,我們看到的第一台蘋果混合實境裝置,外觀應該較偏VR頭戴的形式,或是The Information提到的,類似滑雪護目鏡的樣子。

獨立硬體 內外都有螢幕
綜合彭博社、The Information、郭明錤及各科技、財經外媒...等的描述,蘋果第一代頭戴裝置,是一款可獨立運作的頭戴裝置,以鋁和玻璃打造,同時使用碳纖維降低重量。顯示器方面。
根據描述,裝置內兩眼前,會有向內的顯示螢幕,而裝置正面,也會有一個大的向外AMOLED螢幕。
向內螢幕,總合外媒及DSCC供應鏈顧問稱,是會採用Sony的顯示器,包括2組1.4吋/ 各4K解析度的螢幕,結合起來行程8K的影像。且傳聞蘋果頭戴裝置將採用搭載OLEDos技術的螢幕(OLED on Silicon,也稱Micro OLED),藉此實現小尺寸、高解析度、低功耗...等需求,Sony為蘋果第一代頭戴裝置提供螢幕。
向外螢幕,則用來跟周遭的人顯示配戴Headset用戶的表情,以及其他圖像、訊息,讓戴上這款裝置的人,仍可和周圍的人互動,減少因為沉浸而有封閉在內的感覺。
另外根據The Information最新報導,裝置將使用小型電機系統,自動調整鏡頭適配用戶的瞳孔間距和向內螢幕對齊,以提供最佳觀看體驗、視野..等,根據報導,蘋果頭戴可提供120度的視野,是較符合人眼所及的範圍。
且上面的實體轉盤,可讓用戶切換,看要觀賞沉浸式的VR,或是看到疊加周遭真實環境的畫面。
針對戴眼鏡的人,報導提到將是透過磁吸裝置夾入訂製的鏡片。(這個沒有圖示所以我目前也看不太懂具體是什麼樣子)
技術上還傳聞會採用foveated display顯示技術,目的是幫助增強中央視覺,再搭配眼球追蹤,知道用戶的視覺焦點在哪,然後聚焦在眼前的畫面,同時降低周邊的解析度,幫助提高處理性能,類似一些目前高階VR會使用的固定中心點渲染技術(FFR)。
郭明錤也提到,蘋果頭戴內會採用兩組3P Pancake透鏡,是目前業界最輕薄,較能滿足視覺需求的方案。
處理器及感應器方面。
傳聞提到是採用M1晶片,也有一說可能是M1 Ultra。而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裝置內會有一個圖像信號處理器ISP,以及一組集成SoC。且為了處理高解析度影像,蘋果將為晶片訂製高頻寬記憶體。
裝置內也會有10幾個鏡頭及LiDAR等感應器,提供身體追蹤、臉部表情追蹤、眼球追蹤、捕捉外部環境轉化為影片....等功能。
配戴上,
將使用AirPods Max上已採用的網眼布面提高舒適度,而固定用的頭帶很像Apple Watch的Loop錶帶。
但耳機會是集成在裝置,或搭配外連的AirPods Pro,或是另外做一個內建揚聲器的頭帶,目前沒有較明確的傳聞,都有可能。
但各項技術成本高,也預告蘋果推出的頭戴裝置定價會比Quest等現有的裝置貴,可能落在2000到2500美元間,也有報導指出會在3千美元甚至更高。
軟體:AR/VR混合 不偏重遊戲
雖然外觀形式像VR頭戴,但蘋果頭戴功能上的特色,據傳是既可AR,也可VR的混合實境,在一些報導裡有提到具體的應用。如根據Mark Gurman曾報導,蘋果頭戴上的鏡頭可以用來追蹤手部動作,可實現用虛擬鍵盤在空中打字的功能。
The Information則是報導,蘋果頭戴的重點項目在視訊會議,用戶在裡面的虛擬化身有臉、有身體,可以反應你的表情跟動作。
蘋果在早期也做了一個實驗性功能,你可以在頭戴裝置裡,把地圖App從畫面裡的Mac拖曳拉出放到桌上,它就會以3D模型的樣子來顯示這座城市。
另外蘋果在2020年收購「NextVR」這家提供VR直播的新創,因此推測蘋果可能會打造跟體育賽事相關的混合實境服務。
Apple TV+本身的資源也有可能混合實境化,如紐約時報報導,蘋果正與好萊塢製片人合作,為頭戴裝置準備內容。
彭博在最新報導裡還提到一項應用是,蘋果正計畫在Apple Store或其他實體門市提供AR體驗,消費者進入門市後,可以iPhone相機對著某項商品,然後就可以於螢幕上看到疊加在實體上的商品訊息,延伸應用就是其他零售商店也可以導入同一套功能。

圖為消費者在Apple Store使用iPad Pro探索“United Visions” AR體驗,觀看倫敦詩人和畫家William Blake的創作作品。
綜合外媒報導,這些功能會在名為「xrOS」的作業系統上執行,以及推出RealityKit作為開發工具,打造AR/ MR應用,而且這些程式也可以在iOS上運行2D版本。
但蘋果的AR/ MR平台上否支援以Unity引擎打造的遊戲,這目前沒有確實消息。
報導指出,蘋果不會像其他VR裝置廠商一樣,把焦點放在遊戲,或要你長時間戴著使用。
================
其實蘋果現在很多技術都可以應用在AR/ MR頭戴裝置上,如空間音訊、Apple Watch那套手勢操作、Memoji的即時表情、已有的AR應用...等,即使已有不少現成技術,但這兩年外界預測的發表時間還是一再被推遲,這次的春季發表消息,會不會又是一次狼來了,不得而知,但兩位指標性的消息來源都這樣指出的話...希望這次是真的。
開發獨立頭戴MR裝置,要克服的東西很多,如處理性能、追蹤性能、電力、發熱控制、聽覺視覺舒適度、集成後的重量、準備/測試開發環境、打造殺手級應用...等,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這也是蘋果AR/ MR頭戴時程一直沒能確認的原因。
根據彭博等主要媒體報導,蘋果為了打造AR/ MR軟硬體,除了徵才,也從其他部門調集人力資源(部分是受到經濟消費趨緩而推遲專案的部門),這也讓人擔心會影響部分產品,包括iOS17、macOS14…等的創新度。
即使Meta因為經濟衰退,以及應用並沒有剛性需求...等因素,正在放緩VR硬體投資,VR頭戴的訂單也面臨削減,然後喊了很久,似乎也沒有很普及很熱門的VR應用出現,大多數人還是無感的,但分析師及產業們還是很看好整個VR/ AR/ MR是朝成長的趨勢在走。
蘋果有能力吸引一般消費者使用新科技,推動普及,而他們打造的體驗,也經常會成為其他廠商的「參考」,因此外界都在期待蘋果可以帶領一波,讓更多消費者去用、讓更多開發者去打造軟體,帶起興趣也帶起需求。
你呢,期待蘋果的AR/ MR裝置嗎?
期待裝置的科技,還是期待應用,還是期待產業成長、股價?
可以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