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蘋果的0800客服專線

0800-020-021
我不知道大家打過這支電話的感覺如何
但我想說說我的感覺

先講一些打電話之前的感覺:
之前就聽說這電話是設在境外的
(好像新加坡還是哪裡....)
也有大大將台灣蘋果比喻成「機器人公司」
蘋果的整體感覺
就是一般對高科技的印象--
雖然外在長相很不錯
用起來也很順手
但就是覺得冷冰冰的...

一來台灣被歸成「中國台灣」
二來軟體沒有繁中版(例如iWork)
三來很多技術支援文件內容都只有英文
四來iTune Store沒有台灣

這就易經讓我覺得很不貼心了
(還好有非常多熱心的大大在網路上分享、或是出書解決疑難雜症...)
也讓我在吃蘋果之餘,心裡始終蒙上一層陰影...

然後
想說試試看去Apple Store訂個東西看看
送貨當然沒有PC HOME線上購物快啦~也沒有刷卡分期
但總是一次體驗嘛~
然後,因為發票的小問題,終於有機會打0800

我先聲明,服務的內容我覺得是ok的
(或許因為我的問題只是小問題)
但是整個過程
讓我覺得很怪,
因為電話語音的國語都是有腔調的女聲
甚至有一個選進去
是一個很明顯老外講國語的
讓我覺得好像是詐騙集團
(只差不是大陸口音)
光是這點,在電話接通前就讓我在心理有了一些先入為主的想法
覺得:他們真的能處理我的問題嗎?


我就在想:難怪Mac在台灣始終流行不起來.....
因為很多支援「讓人感覺」太不方便
沒有一點英文程度的更是如此
連打個0800都覺得是打到另一個世界
加上開頭講的那四點
讓我覺得apple並不太重視台灣的消費者

怪就怪在這裡
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不對的
但就是感覺...很不對味....覺得是很遙遠的....
我想,想apple這樣的國際大公司應該是要注意當地消費者的感受吧
才能貼近當地市場阿
(像之前某銀行的廣告詞「環球金融、地方智慧」)
找個國語標準沒有腔調的人來錄語音,
對蘋果這家大公司來說,真的有那麼難嗎?

我相信,很多人一定覺得這不是大問題
這的確不是
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
但我真的覺得這樣的大公司
沒有重視到這些細節
尤其是沒照顧到消費者貼心的感覺
是非常不智的
沒有感覺、沒有FU~就不會有消費上的認同感
(當然,吃蘋果多年或是旅居求學國外的例外)
那又如何推展台灣市場
讓更多人接受呢?

請別誤會,我沒有惡意
事實上,我是從pc轉換到mac
真的愛不嗜手
但周遭朋友都忘之卻步
再看看台灣蘋果似乎也沒什麼推展的作為
實在令人心寒阿~

回頭看看上面四點
蘋果真的只是要消費台灣人嗎?
感覺不到認真經營的誠意阿!
要加油囉~~~




2008-06-06 16:41 發佈
我感覺就是世界何其大,
蘋果雖稱的上是國際大公司,
但比起微軟還得更加努力囉!
我好奇的想問,
除台灣地區被冷落之外,
至於鄰近日本、韓國、香港大陸其他亞洲國家,
是不是也跟台灣一樣許多無奈呢?

嗯,蘋果的服務專線的確是設置在新加坡
不過這也沒什麼特別的,也不是什麼尊不尊重當地消費者的問題

目前許多大型跨國企業都在人力資源相對便宜的國家設置客服中心
尤其是美國,很多客服都是設在印度,還有一些線上技術電話專線也是
(因為印度這方面很強,而且便宜~)

我打過的客服,HP是在香港,蘋果是在新加坡
聽口音大概碰過新加坡、香港,也碰過台灣過去的
基本溝通上沒太大問題,只是有些辭句比較不同而已~~

蘋果線上訂貨有個好處,無客製化的商品一定期限內(7or30天?忘了)可以“無條件“退換貨
只要算好時間,很方便啦~~~
剛打去退貨~ 一子覺得是詐騙集團...(大陸腔)
掛完電話~ 還覺得怪怪的

要是網站被入侵...偷改官方電話 那詐騙集團會賺翻
和設計 www.dxa.tw
我瞭解樓主的想法,不過換個角度想,你憑什麼認為蘋果公司應該很照顧台灣市場呢?我們的盜版依然猖獗,軟體、音樂、影片這些可以輕易複製散播的東西,在台灣很難餬口生存,我們充其量只是有經濟能力購買他們的硬體產品,為什麼人家大公司要來照顧你這個小島上的市場?

我真的沒有惡意,也不是自暴自棄,還希望蘋果客服可以做得更好,但很想點醒一些唯台灣獨尊的老大心態,我們有時候真的被政客和媒體教育過頭了。

「為什麼蘋果不照顧台灣市場,是只想賺我們台灣人的錢嗎?」

每次看到這種話,我都很想問:

「為什麼華碩不照顧越南市場,是只想賺我們越南人的錢嗎?」
「為什麼宏碁不照顧泰國市場,是只想賺我們泰國人的錢嗎?」
「為什麼微軟不照顧印度市場,是只想賺我們印度人的錢嗎?」

如果你能回答這三個問題,那答案套在再前一個,也都說得通。
其實不管哪裡現在都有這個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
公司就是要賺錢..

拿國外來說現在很多公司都把這且back office和call centre外移..我聽過上面講過, 在city我們公司光養一個桌子大概就要60萬台幣(如果沒記錯的話)..再加上我們的薪水..成本就不少了...那如果不是要直節面對客人..為何我不願意把公司外移到便宜的地方, 還可以把city的office再組給別人..

拿新加坡和台灣比...新加坡在哪裡找人..很多人可能都會說英文, 國語和粵語...
如果差不多薪水...一個人可以當三個人用..請問你要是老闆...你會要用誰?

在台灣開個call centre好了...請問要多少人? 就算一個人..還一定要在另外請其他人把?? (櫃台小姐等等)..
那台灣市場有多大...如果真要比...也比不過對岸..對岸要只有1%用Mac, 可能就和台灣人口差不多了把..那身為公司老闆, 你又會想把公司開在哪裡..

很現實但就是要賺錢...要不然他當義工嚕..
我不覺得應該要以企業的角度來看待他們對待消費者的手段

像是依照目前的管理方式當然我也可以接受

不過消費者感觀若是長期不受到重視

我相信企業本身營利部分也會受到影響
啊咕咕 wrote:
我瞭解樓主的想法,不...(恕刪)


當然市場的商業機制是沒辦法的
我是老闆的話當然也會找人力便宜的地方
這無可厚非...

但我要強調的是
至少,找個腔調不要那麼重的人來錄語音
讓顧客覺得距離不會那麼遠
應該是很基本的、給台灣客戶的觀感問題吧?
(請不要故意提說那要不要加上台語服務之類的,我不是要來筆戰或是找麻煩)
就一個基本的電話語音好了
這對蘋果來說
是很難的事嗎?
(如果很難那我也認了)

我認為這是有沒有心「誠意」的問題
(台灣蘋果隨便找個人錄語音上傳就好了,很簡單的事)
這和「唯台灣獨尊的老大心態」是沒有關係的
這是對消費者的服務心態
不管是越南、泰國、甚至非洲國家
既然你要來這邊賣產品
就該盡量提昇將服務做好不是嗎?
畢竟我們並沒有少付錢
台灣的蘋果也沒有比較便宜阿~


如果連消費者都不能捍衛自己的立場
還要幫大企業捍衛幫他們的行為合理化
那被消費也就不足為奇了....
(非筆戰,請大家不要罵我,只是一個小小消費者的想法阿~)

啊咕咕 wrote:
我瞭解樓主的想法,不過換個角度想,你憑什麼認為蘋果公司應該很照顧台灣市場呢?我們的盜版依然猖獗,軟體、音樂、影片這些可以輕易複製散播的東西,在台灣很難餬口生存,我們充其量只是有經濟能力購買他們的硬體產品,為什麼人家大公司要來照顧你這個小島上的市場?
...(恕刪)

我不太能認同這種說法。消費者自己這樣看扁自己也就罷了,廠商也這樣消極,還做什麼生意?

盜版問題猖獗,意思是說蘋果用家用盜版猖獗嗎?我自己的蘋果應用軟體,都是買來的原版。包括零售版的作業系統、零售版iLife、零售版iWork、微軟Office、一堆Mac付費軟體。音樂更不用說,我擁有七八百張原版CD、三百多張原版DVD,但轉檔轉得很累,我也很希望iTunes Store能在台灣開通。用付費的方式買下載音樂。

我相信和我一樣的使用者,雖然不見得是主流,但也不在少數。市場不夠大就不該去照顧嗎?

客服專線的處理根本不是問題。蘋果公司的作法很明顯是把客服集中放在新加坡,但在地化的服務方式卻太過粗糙。

台灣蘋果使用者的佔有率在亞洲有多少,蘋果公司比我更清楚。台灣蘋果使用者打0800求援的比例、來電時間、每通電話所費秒數,都是可以量化的數據。這些數據,足夠讓蘋果公司在募集客服人員時,多花一點心思,找讓我們感到親切、放心的,「有台灣腔國語口音」的客服人員。

我說的台灣腔國語口音,不見得是台灣國語,而是台灣人都分辨出來的國語口音。從來電號碼,蘋果很容易就可以將這些來自台灣的電話轉接給適當的服務人員。不是普通話(Mandarin)就一體適用台灣、新加坡、香港、和中國的消費者。客服也是一種體驗行銷,要操作的,往往是很細膩的小地方。


不要說蘋果辦不到。絕對辦得到,只差一點點細膩的心思罷了。
我前面說的,目的並不是幫人家公司找藉口,何況這對我一點好處也沒有。我想表達的,是這個令人不甚滿意的客服環境,是發展中一個很合理的現狀。

印度也有超過十億的人口,官方語言雖然是所謂「印度話」,可是實際上各地仍有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方言,國家認可的語言甚至超過 20 種。請問,如果你是華碩,面對這樣的環境建立客服體系,你會選擇單單印度話就好,還是針對這些不同方言的使用者,做好轉接服務,幫他們找到最速配的人解難?(不要忘記這每一個方言的使用者,人數可能都超過台灣總人口,「潛在」市場很大的)

如果你說,你就是會以那麼多口音為前提,來建立客服體系,那我沒話說,還要祝你好運。
但如果你的選擇,是先以單一印度官話為前提,犧牲地域性用字的不同,犧牲掉口音的親切性,我想這樣合理也好起頭得多。至少客戶有問題能解決,而解決的奇蒙子只好先擱著。

因為想做生意,所以就該一下子面面俱到?

台灣蘋果也一樣。我想對蘋果公司而言,華文市場目前就是這麼一大塊,分成台灣、香港、中國、新加坡四個地方已經不容易了(最大的原因可能還是貨幣不同),叫我先顧你台灣那麼一點點人與購買力(因為盜版 iWork、盜版 Office,這些後續軟體購買力與硬體銷量間有嚴重落差),我還寧願先把粵語客服專線做好,甚至該先考慮擴增上海話專線。

這不是錢誰多付少付的問題,而是當一個市場還沒成熟的時候,現狀就是這樣。對於現狀的不滿意,消費者要表達、要爭取進步,才能「加速」度過這個階段,但想「跳過」一個不成熟的階段,是不可能的。

老實說,要加速不容易,但要比爛搞落後倒是挺快,只要幾個決策錯誤,加上大環境一直沒起色,很快很容易就搞爛了----而這可能也是 Mac 雜誌搞不起來(剛好最近有人問),還有現在台灣客服跑到新加坡去的部分原因。

再強調一次,這種客服現狀,不只是大公司有沒有重視,有沒有花心思用心經營就能解釋。站在消費者的本位,抱怨督促是我們的責任與能力,「也許」可以加速市場成熟的到來。但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觀察,我卻也覺得這沒什麼好奇怪,we deserve it。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