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又有新發現...為了防滑買了矽膠套,結果假貨的蓋子合不上,正貨沒問題,表示假貨的尺寸有些微的差距。
正版的AirPods可以同一個蘋果帳號中切換,以達到多裝置間的無縫接軌,這個功能假貨也失敗了...
還有,電量在手機上的顯示很不正常,充電完綠燈亮了,卻顯示耳機只有30%,或是一個耳機電量高一個電量低。無言啊

4/8更新:
因為4/7已經收到Pchome特價的AirPods二代有線充電盒,所以又更仔細再對比一次。
老實說用盒裝判別真假貨可能比較快,如果光看AirPods不容易立馬判斷。
首先原廠盒子製作得十分方正、厚度較厚,盒內承裝AirPods的紙盒製作得非常工整。盒外的說明字樣也不同。
說明書部分,原廠包含安全性及處理方式、保固、說明書等三部分,而且紙質似乎有上一層膠膜,有膠片感覺,假貨只是一般銅版紙,且只有一份印刷粗糙的說明書。這部分還是看圖說故事吧:
- 原廠AirPods躺在紙盒裡
- 原廠紙盒工整磅數高
- 假貨就一般的紙盒
- 原廠紙盒內還有一層紙板
- 原廠盒外說明
- 假貨盒外說明
- 原廠保固及說明書
- 假貨(上)原廠(下)
- 假貨說明書印刷差
- 原廠說明書
- 原廠耳機尾端
- 假貨尾部沒有切齊邊緣
======================================
分享一下買到Airpods假貨的經驗,一向拒買假貨的我這次也被蝦皮上的賣家給呼攏了…..廢話不說,請看以下對比、使用經驗:
這個賣家標榜:我們是公司貨,不是門市貨,全新未拆封膜,有序列號,原廠一年保固。附購物票據。為什麼會這麼便宜?是因為是香港版本正貨,沒有報關納稅(以上只是截取,沒有全部貼上)。
然後他有4種型號可選:一代限時折扣、二代限時折扣、二代最高配加無線充、二代2020加強版。最貴的是加強版,三千多。
我一次買了二代限時折扣、二代加強版。結果寄來東西應該是一模一樣,而且都送我無線充電板(很廉價的)。但是買了之後,我還是很狐疑,這東西是真的嗎?只是香港版就差這麼多?於是上網一查就有不少解析真假貨的介紹,不過多是一千多塊的假貨,我還是有點僥倖的心理,想說兩千多、三千多搞不好會是真的也說不定(一定是被下藥了…),等拿貨再檢查看看。
收到貨後,我也照其他買家的做法,上官網查序號,真的查到保固狀態,不過電話技術支援顯示已到期。兩個東西真的分不出哪個是加強版,我就拆了一個保固期較新的………一看內容物的包裝我就了了…..絕對是假貨。

首先Airpods是躺在一塊塑料板裡(蘋果一向是用紙),而且還歪斜不平均,這就不和蘋果的作風了,雖然Airpods也是被一層塑膠膜包著,但是塑膠膜不是平整的,有一個邊是翹起來的,把Airpods拿起來,底下是充電線和說明書,充電線的纏繞也是有問題,固定的紙也不是平整的,有很多被折到的痕跡。如果買過多次蘋果產品的人應該都能很輕易看出來。
- airpods就放在塑料板上
- 這種東西絕對不是蘋果出品
拿起Airpods看起來是沒什麼不同,充電盒打開關上的聲音比較輕,沒有真貨的硬實感(我從一代的比較,官網購買絕對正貨)。耳機也比較輕,但大致看不出不同,只是後來認真用iPhone去拍,就進一步發現假貨的證據了,外觀這部分就看圖片說明吧。圖片部分要仔細看,有些剛好拍的不是很清楚,其實肉眼也看不太出來,要透過觸摸、使用才會比較出來。還好手邊有一個正貨來對比,不然真的是真假難辨。
- 一代正貨是金屬亮面
- 假貨是霧面
- 一代正貨充電孔很平整
- 假貨有凹洞不平整
- 一代正貨充電部位
- 假貨充電部位有瑕疵
再來是使用經驗,首先我連接11 pro是可以的,有跳出Airpods視窗,可以改耳機名稱,和設定功能,這部分和一代相同。有些假貨是不能設定的。連接手機也很快,拿出來就能接上。後來我連接XR就露出假貨馬腳了,能配對上,結果手機要播放影片、音樂都動不了…….不是沒聲音而已,是根本播不了。只好跟老婆坦承:我買到假貨了。
音質方面我不是發燒友,只是稍微比較和一代的差異,同一首歌,一代在人聲方面表現明顯好過假貨,鋼琴聲也比較清脆,假貨整體比較平淡。通話部分沒有比較。
充電上,因為是無線充電,所以我試了一下我的moshi充電板,結果充電盒閃爍不規律的紅燈,然後我改用他附贈的,可以充,不過只充一下電池盒竟然有點燙手!用線充還是比較正常,後來也發現手機上有時無法即時顯示電池盒電量,對接上一開始60%,過一下變成80%,讓我對這個電量偵測有點沒信心。
後來我退了另一個沒拆封的,賣家一開始還想跟我盧,我只是很平淡的跟他說這品牌我有疑慮,拆開的我不會退(我認了),他才很好心的湊一個整數退給我(多兩塊),不過他不要我走蝦皮的退貨機制,他直接匯錢給我,還要我給好評,我就沒辦法了。
最後奉勸大家,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即便是下面評價有多正面,都說是正貨。至少,蘋果的產品價格是很硬的,那麼大幅度的減價是絕對有問題的。我買到假貨我認了,也付出了代價,但我想我還是有寫出來的權利,不是想斷人財路,是給想買的人一個提醒,你有知道真相、比較真假的權利,要不要買就是個人意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