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我前後買了兩個1TB 的SSD ,後面會說原因。
下文有點冗長,兼而太久沒po文所以文筆不甚通暢,若覺傷眼可以直接跳到結論處。
2020 1月初買了第一支,原本想等著農曆年假期間好好的升級一下自己的iMac。結果因為疫情爆發新的iMac直到上週才到貨,所以期間先將這支 FireCuda 510 1TB SSD 以外接硬碟盒暫時移做遊戲碟與影片素材碟。
外接硬碟盒資訊: ROG STRIX ARION USB 3.2 Gen 2 Type-C
一開始使用時的確有速度爽感,因為之前都是用 TB1 外接金牛角2.5寸磁碟陣列在跑,即使做RAID0也只跑600多,換上這支SSD跑分數字有900當然非常有感。(沒有很認真測試,只是隨便跑一下 Blackmagic)
期間發現遊戲常常跑到一半就變卡,後來就當機,然後素材存檔都存超久只能睡覺時候丟著讓他傳。
原本以為是老電腦的關係也不以為意。

後來再認真跑了一次Blackmagic,發現隨著測試時間拉長,速度會變得異常緩慢從原本900多跑了三分鐘後只剩600多,接著就卡住不動了。連強制關閉程式都被咬著轉著七色綵球,最後只能被迫強制重開機。




當時因為要增加散熱所以把貼紙撕下直接裝進外接盒,連同包裝盒都一起丟了(太相信原廠品質了嗎?)所以連報修都有困難,因此在上週新機到貨時又買了第二支,想說買到一支籤王第二次應該不會了吧,後續再想辦法跑報修流程看看。
結果光是作業系統安裝這一步就卡死了,格式化完畢開始安裝作業系統後跑到3/4左右就卡住不動。然後耐心的等待一陣子之後,電腦竟直接重開機然後找不到硬碟。只好拆機把SSD取下,拿著這剛到貨的SSD 接上ROG 筆電依舊也找不到相關磁碟資訊。試了很多格式化工具仍然無解。
不信邪再拿第一支來試試,這次跑到「預計剩餘時間一分鐘」才卡死(期間我都已經去健身房運動結束回家了還在剩餘1分鐘),邊做著其他事情一邊讓他自己跑,等著等著電腦重開了,當時歡天喜地地以為裝好了,結果這個SSD也消失在我的電腦之中。但好在這一支在windows環境下還可以用其他格式化工具硬是找回來,試了幾次依舊是這樣的狀況(後面測試就用外接盒安裝作業系統了,畢竟拆iMac不是小工程啊)。
最後只能放棄,打電話去聯繫客服說明問題,結果客服也只能請我RMA或是退貨給原出貨通路處理。至於要送修的話實體維修中心僅台北一處,且RMA流程我在官網當中找不到相關說明。
因此依照建議,將第二支退貨給原通路商,理由為新品瑕疵。
而第一支因為已經被我蹂躪的亂七八糟了,只好在這五年內有機會上台北的時候帶著他去維修中心處理看看。
真的太瞎了
結論:
一、業配文參考參考就好,收了錢哪能不說好話。SSD這種東西還是不要貪新鮮會保險點。
二、這產品如果不是因為我人品爆發,就是有潛在問題,但我不是相關專業無法判斷問題出在哪裡。
三、依我遇到的狀況整理有幾點:
a、在Mac環境中不適合拿來做重要檔案傳輸、存放,不是掉速的問題而已,是會掉碟!
b、在Mac環境中不能拿來做系統碟,連裝都裝不了,裝好了之後誰知道什麼時候連系統碟都消失了?
c、實體維修中心只有一個,連要親跑維修中心都是一筆可觀的成本,除非剛好住在台北。
d、號稱的五年保固,連報修方式都很不親民、資訊不清楚,比起其他競爭品牌來說真的太掉漆了。
c、該產品價格其實並非最具優勢的選擇,若以價格考量絕對不用選這個產品。我原本以為便宜沒好貨,這次學乖了,好貨壞貨跟便不便宜沒關係。
四、我可能是這產品的第一篇負評文章,因為我搜尋了一陣子除了業配文沒發現其他開箱或是評價文章。但這產品出來已經好一段時間了,我應該早一點發現這個問題才是。
五、好,我承認我就是太傻太天真,請別笑我,我用了白花花的銀子換了這一篇血淚文,讓各位在購買時可以好好斟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