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也買了 Seagate FireCuda 510 m.2 SSD嗎?

從2019年開始看了好幾篇關於FireCuda的業配文尤其是某一個iMac 2019大改裝的影片之後,再則因為在資訊業界經常出貨Seagate的機械硬碟給客戶穩定性還算可以,所以想著這款SSD似乎可以入手用看看(好吧我就是容易被葉佩雯影響的人)。

先說,我前後買了兩個1TB 的SSD ,後面會說原因。
下文有點冗長,兼而太久沒po文所以文筆不甚通暢,若覺傷眼可以直接跳到結論處。

2020 1月初買了第一支,原本想等著農曆年假期間好好的升級一下自己的iMac。結果因為疫情爆發新的iMac直到上週才到貨,所以期間先將這支 FireCuda 510 1TB SSD 以外接硬碟盒暫時移做遊戲碟與影片素材碟。

外接硬碟盒資訊: ROG STRIX ARION USB 3.2 Gen 2 Type-C

一開始使用時的確有速度爽感,因為之前都是用 TB1 外接金牛角2.5寸磁碟陣列在跑,即使做RAID0也只跑600多,換上這支SSD跑分數字有900當然非常有感。(沒有很認真測試,只是隨便跑一下 Blackmagic)
期間發現遊戲常常跑到一半就變卡,後來就當機,然後素材存檔都存超久只能睡覺時候丟著讓他傳。

原本以為是老電腦的關係也不以為意。
有人也買了 Seagate FireCuda 510 m.2 SSD嗎?


後來再認真跑了一次Blackmagic,發現隨著測試時間拉長,速度會變得異常緩慢從原本900多跑了三分鐘後只剩600多,接著就卡住不動了。連強制關閉程式都被咬著轉著七色綵球,最後只能被迫強制重開機。
有人也買了 Seagate FireCuda 510 m.2 SSD嗎?
有人也買了 Seagate FireCuda 510 m.2 SSD嗎?
有人也買了 Seagate FireCuda 510 m.2 SSD嗎?
有人也買了 Seagate FireCuda 510 m.2 SSD嗎?

當時因為要增加散熱所以把貼紙撕下直接裝進外接盒,連同包裝盒都一起丟了(太相信原廠品質了嗎?)所以連報修都有困難,因此在上週新機到貨時又買了第二支,想說買到一支籤王第二次應該不會了吧,後續再想辦法跑報修流程看看。

結果光是作業系統安裝這一步就卡死了,格式化完畢開始安裝作業系統後跑到3/4左右就卡住不動。然後耐心的等待一陣子之後,電腦竟直接重開機然後找不到硬碟。只好拆機把SSD取下,拿著這剛到貨的SSD 接上ROG 筆電依舊也找不到相關磁碟資訊。試了很多格式化工具仍然無解。
不信邪再拿第一支來試試,這次跑到「預計剩餘時間一分鐘」才卡死(期間我都已經去健身房運動結束回家了還在剩餘1分鐘),邊做著其他事情一邊讓他自己跑,等著等著電腦重開了,當時歡天喜地地以為裝好了,結果這個SSD也消失在我的電腦之中。但好在這一支在windows環境下還可以用其他格式化工具硬是找回來,試了幾次依舊是這樣的狀況(後面測試就用外接盒安裝作業系統了,畢竟拆iMac不是小工程啊)。

最後只能放棄,打電話去聯繫客服說明問題,結果客服也只能請我RMA或是退貨給原出貨通路處理。至於要送修的話實體維修中心僅台北一處,且RMA流程我在官網當中找不到相關說明。

因此依照建議,將第二支退貨給原通路商,理由為新品瑕疵。
而第一支因為已經被我蹂躪的亂七八糟了,只好在這五年內有機會上台北的時候帶著他去維修中心處理看看。
真的太瞎了

結論:
一、業配文參考參考就好,收了錢哪能不說好話。SSD這種東西還是不要貪新鮮會保險點。

二、這產品如果不是因為我人品爆發,就是有潛在問題,但我不是相關專業無法判斷問題出在哪裡。

三、依我遇到的狀況整理有幾點:

a、在Mac環境中不適合拿來做重要檔案傳輸、存放,不是掉速的問題而已,是會掉碟!

b、在Mac環境中不能拿來做系統碟,連裝都裝不了,裝好了之後誰知道什麼時候連系統碟都消失了?

c、實體維修中心只有一個,連要親跑維修中心都是一筆可觀的成本,除非剛好住在台北。

d、號稱的五年保固,連報修方式都很不親民、資訊不清楚,比起其他競爭品牌來說真的太掉漆了。

c、該產品價格其實並非最具優勢的選擇,若以價格考量絕對不用選這個產品。我原本以為便宜沒好貨,這次學乖了,好貨壞貨跟便不便宜沒關係。

四、我可能是這產品的第一篇負評文章,因為我搜尋了一陣子除了業配文沒發現其他開箱或是評價文章。但這產品出來已經好一段時間了,我應該早一點發現這個問題才是。

五、好,我承認我就是太傻太天真,請別笑我,我用了白花花的銀子換了這一篇血淚文,讓各位在購買時可以好好斟酌一下。
2020-02-18 2:3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eagate 510 m
Seagate SSD 在業界真的不是一線大廠

像 WD、Toshiba 這種機械硬碟大廠

在 SSD 的領域都非一線大廠,頂多二線

在非蘋果DIY電腦市場上,也較少人推

大多都推 SAMSUMG、Iintel 這種一線主流大廠

二線廠商是像創建、威剛、金士頓這種廠商

SSD 運作原理比較像 RAM,和機械式硬碟運作原理差很多

況且蘋果電腦會挑硬體,部分硬體會不相容

建議要買的話,還是買專用的比較好

像創建有針對 Apple 推出 RAM 和 SSD

不然找 OWC 這種專做 Apple 擴充 及 周邊的廠商會比較好

問題會比較少,可以省下比較多的時間

畢竟是生財工具,還是以穩定性為嘴主要的考量
Gtargetjerry wrote:
不適合拿來做重要檔案傳輸、存放,不是掉速的問題而已,是會掉碟!(恕刪)


我最近也遇到您一樣的問題,
我是用在筆電Win10的D槽做資料存放碟,C槽是SSD開機碟。
第一個用了快一年,
年初在使用中時,突然告知桌面、文件匣全消失,原來是D槽不見了,
趕緊關機、將這顆硬碟裝到USB外接盒後.....將裡面的資料慢慢備份出來。
送修更換後第一個:資料在還原複製回去時、複製到不到50%容量就突然當掉不見,狀況又來了。
第二次送修回來:一樣在資料複製回去時,這一次撐了比較久,但還是在資料複製回80%時、一樣又突然不見。
今天是第三次送修,且有在隔壁的資料救援處做一次碟盤掃描、正常,但我還是堅持送修。
我猜測是電路板的問題,不知何原因、在資料大量連續寫入時會當機,
只有斷電重開才會恢復正常,
但是我是裝在筆電內的D槽,哪可能給你隨時關機重開.....還外帶記憶體中的資料檔案無法儲存,採到雷啊。

=================================
2021/04/06
今日收到第三次送修回來,
我的FireCuda 2TB是在2020/01/15 PCHome以3490元購買,
想說今晚測試將1TB以上的資料連續複製進去、看還會不會當機,
結果一打開包裹.....BarraCuda 120 SSD 2TB整個全新盒裝給我,
上PCHome一查價6790元.....有嚇到,
看來Seagate不想和我再玩第四修、第四回的遊戲,
直接升級全固態硬碟給我結案。
James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