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不久前才剛買了2017年的MacBook Pro no TouchBar的版本,其實早就注意到新版的MacBook Pro只有Thunderbolt 3的連接埠,所以除非使用不需接收器的藍牙滑鼠或是擁有Type C介面的外接裝置,可能就沒什麼不方便的感覺,但偏偏都沒有上述產品,所以只能乖乖再花一些小錢買hub了。
【選擇Hub】

不免俗地,在選擇Hub的過程中,還是得到Google搜索一番,看久了就會發現這類產品的優缺點,我比較在意的是使用期間干擾WIFI(2.4G頻段)的疑慮,以及HUB本體發熱的問題,因此大概可以得到幾個較多人推薦的產品:
1. HyperDriver Hub
2. 亞果元素 CASA Hub
3. Innerexile Solo all in one Hub
上面編號的排序是看了許多前輩的經驗分享後決定要購入的順序,從一開始的HyperDriver到亞果元素再到Solo all in one Hub,整個決定的過程也從還沒買電腦開始,大概花了一兩個月,相信前兩個產品大家都蠻耳熟能詳的,至於為何最後會決定購買Solo all in one Hub呢?主要是因為它集結了前兩款的所有連接埠及功能,加上目前還沒看到干擾WIFI的用戶(其實上述三種都沒看到這類問題),所以就決定趁雙11活動優惠購入。
【Solo all in one hub開箱】
我是11/10下訂的,中途因為郵局有一些小小的意外,所以直到11/14號才拿到Solo all in one Hub。

Innerexile是台灣的公司,售後服務及保固比較不是什麼大問題,Solo all in one Hub的寄送採用郵局的便利包方式,算是國內小包,所以如果要查詢的話記得是小包裏喔!

可能是因為小包裏寄送的關係,外盒有點壓傷,不過裡面有硬式塑膠盒保護著,所以不影響Hub本體喔!

Solo all in one Hub本身是鋁合金打造,質感相當精美,拿在手上有一點沉墜感,不過輕不過重剛剛好,另外太空灰的配色與Macbook pro 太空灰相當匹配,完成沒有違和感。

線材的部分也有保護的設計,避免內部線路提前結果使用壽命,算是相當貼心的設計。



整個Solo all in one Hub有8個連接埠,除了必備的HDMI *1孔、USB 3.0 *3孔外,還有可充電的Thunderbolt 3 *1孔、乙太網路孔、SD卡以及Micro SD卡讀卡槽各1個,算是非常齊全的設計,讓擁有兩個Thunderbolt 3的MacBook Pro或是只有一個Thunderbolt 3的MacBook都能兼容,我覺得在外觀及硬體設計層面相當滿意。
【最重要的問題】
1. WIFI干擾問題
自從入手Solo all in one Hub以來,雖然才兩天不到,已連續測試幾個小時,可能是因為我所使用的無線AP同時具備2.4GHz及5.0GHz,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無論是使用隨身碟傳輸資料或是插上藍牙滑鼠的接收器,都沒有任何中斷的情況發生,因此這部分算是有一個滿意的體驗,若之後有把電腦帶到外面使用,有發現問題的話再上來補充分享。
2. 本體發熱問題

這個問題,在購買前就已到FB詢問過客服小編,小編的回答是說會發熱是因為在散熱,所以是正常的,這讓我想到我的iPhone也是有發熱的問題,但因為不至於燙手或可以煎蛋的溫度,所以我覺得還在接受範圍,實際使用後發現,發熱速度蠻快的,才使用一下下就有溫溫的感覺,但也真的是溫熱著並不會燙手,所以這部分的問題也算是有個"尚可"的結論,畢竟,無論是哪個品牌的Hub,好像多少就有這方面的問題,就看個人可以接受的程度囉!!
【推與不推】

其實我蠻推薦大家買這個Solo all in one hub的,在詢問客服小編的過程,覺得服務態度相當積極,也能第一時間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著想,至於優惠價格的部分,只能看看接下來有沒有活動囉!小編入手的價格是售價2380元配合雙11活動優惠打8折,所以是1904元喔!剛好在預算範圍內。我推!

--------
本文同步發表於個人部落格-盛下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