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個人桌上是iMac配觸控軌跡板,口袋裡是iPhone7,在家常用iPad,耳朵帶著AirPods,滑鼠為了減少對地球的傷害(蘋果無線滑鼠超耗電池)也買了爸不疼媽不愛網上全面叫爛的有線滑鼠(陽春功能高價$1590),這樣算不算果粉?但我寧願說是用習慣了吧,同一系統又是數一數二的大公司不會差到哪去,可是今天的送修經驗真正賞了自己一個大巴掌。
我老是覺得mobile01上的大大們喜愛負面思考,標準太高,通常聽聽就好,可是很多人都這麼說你真的要聽一下,不要太堅持。
AirPods一發行負評一面倒,我照買,可是用不到兩三個月,左耳機不定期給你自動放電,常常兩耳一戴上聽不到五分鐘就變單聲道,而且無法預測什麼時候會發生,這樣我竟然忍了三四個月,直到越來越頻繁到不堪其擾,再加上那不爭氣的有線“環保”滑鼠滾輪早就掛了好幾個月(我都勉強搭配軌跡板撐著用),終於想到蘋果還有保固這件事,搭了三站捷運到台大旗艦服務中心送修,結果不但來回跑了兩趟而且人整個氣炸。
接待小姐先處理我的Airpods,過程尚平順,只覺得現在AI(人工智慧)全面大來臨的前夕,果然德誼的接待員都訓練得有像機器人,說話程序一整個標準到不行,中間節錄一段對話:
“小姐,這耳機輕拍調整聲音的功能很不靈敏很難用,大家都這說,應該出廠就這樣了….”
“這個請向電話客服反應比較有用耶,我們只是服務中心”
“網路上大家都這說難道不能代為反映一下?“
”對不起,這個麻煩跟客服反應比較有效“
“……………………………………”
OK,下一個!
我信心十足準備好了滑鼠跟官網買時的發票,想三兩下就可以搞定了。
“先生,請問你的mac電腦序號是?“
“蛤??!!!“
有誰送修一個數年後各別買的滑鼠會準備七年前電腦的序號,我當時家裡沒人唯一只能再搭捷運跑第二趟了。於是我據理力爭:
1.滑鼠是另外買非買電腦時的附件,而且相差了六七年,滑鼠有個別發票干電腦何事?
2.這滑鼠也可用在PC,假如我沒Mac就偏用在PC上,蘋果公司有規定我一定要買Mac or Macbook嗎?而且蘋果有規定買有線滑鼠當配件的人一定非買他家的電腦才能收件和維修嗎?寫在哪裡?
3.蘋果並未在網站或任何地方標明送修滑鼠時要附上電腦序號,任何人送修周邊配件當然是憑著合理的直覺去準備購買證明,而不是非配合德誼或台灣蘋果的死規定。
接待員和旁邊的主管楊組長非常堅持一定要有序號才能收件,我幾年前在這裡送修過mac鍵盤也查不到資料,退一步提出先收件我回家在關門前一定電話報上序號,也被一定需要親筆簽名無情拒絕了。
真的很氣憤的離開,本來想順道去公館世界健身也毫無心情,太生氣了什麼事都做不來,只能回去把電腦發票和序號抄好再回到德誼。
在交件的當兒突然靈光一閃我正色對接待小姐說:
“假如沒電腦序號貴公司就拒絕收件,這等於是拒絕維修,網路上明顯寫著蘋果電腦周邊商品保固一年,這是購買時和消費者訂的契約,這樣貴公司是不是已違反了契約呢?”
我心一橫把抄著序號的發票收回口袋,要硬碰硬打法律戰嗎?我心裡說 Go Go Go!!
小姐當然找楊組長出來,沒想到他也是有備而來,說我當時有說我家裡有Mac,公司規定收件程序就是這樣,我說我有啊,但我不願提供的話你確定不幫我修嗎?他忽然提出另一選項:在收單上註明送修者不願提供序號,但強調有“退修”的可能性,我第一次來時他只是“善意”提醒我,怕我被退修時再跑一趟(真太好心了,我要感激咧!)。我說當時怎沒這選項只有拒收?他說因為當時我說我有Mac,所以他才堅持用公司的“正常”程序收件。我說現在收了蘋果如果敢不修,我必定提出訴訟,要求賠償我個人的時間和精神損失,並把這個聲明註明在送修單上。嘿,這位楊組長再次好心“提醒”我:“這樣送修可能被退修喔”,真好樣的!但也就是這個客戶不提供序號就可能被退修真正激怒了我,憑什麼?從一般邏輯來看,我上面列得三點都是常識吧!
到底什麼原因讓我堅持破戒,人生第一次在網路上公開和商家的紛爭?
以前我總覺得得饒人處且饒人,做生意不容易也何必讓自己更生氣?但一來蘋果是這麼大的公司,德誼又是正式的經銷商和維修中心,凡事要講道理啊不是你們公司片面說了算!二來我可能這樣被退修,讓整件事變成未播完的連續劇,請大家好生觀賞也順便評評理,看看大鯨魚能不能壓死我這隻小蝦米?我這裡用人格保證絕不會被任何理由或暗盤收編,一定向各位網友報告維修進度。三來不用再強調了,在蘋果或德誼改善不合理的鴨霸政策前,希望網友大人們維修您各別購入的蘋果周邊商品時,記得準備好電腦序號,免得浪費時間車錢又破壞您的好心情。據我所知較貴的周邊商品像AirPods自己有序號,以德誼的規定,維修似乎和手機脫軌,我拿著iPhone在她面前晃好久她都沒跟我要序號。
也敬請網上諸位各領域的專家能人提供意見,尤其是法律方面的,這方面我確定外行,但本人不是沒有法律界的朋友, 最重要是爭一口氣,爭一個對消費者基本的尊重和保障。不要忘記您口上說得每句話可能是針對一個有千百律師的跨國公司,但若是描述事實通常就不會有錯。若對蘋果商品使用上有心得意見,也歡迎提出討論,謝謝!
後續1:
今天打了蘋果0800-020-021的客服電話,太久沒麻煩蘋果了,這支應該主要是購買方面的客服,她建議我打到台北101直營店問看看,接電話的小姐說修另外買的滑鼠應該是不用電腦序號,關於德誼的政策她建議我打技術支援的客服0800-095-988看看。
終於有初步的回應!第一線小姐聽了我的描述就轉給上層一位可以和維修部和經銷商溝通的女士,我表達了若蘋果不修或德誼堅持收件政策是對的話,願走法律途徑,最後我給了維修單號,她答應明天下午以前給我答覆。
我覺得Mobile01上的敘述和討論,真的像寫一個歷史事件,即使再微不足道,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個人力量雖然渺小,但像我以前都習慣潛水不發聲,不作為只是默默觀察,是不是無形中助長了某些品牌或商家的鴨霸氣焰?是該回饋一下網路社群的時候了。
cyclomacaque wrote:
若有個人桌上是iMac...(恕刪)
3C 看保固不看品牌,大概是隔壁 PC 版近一兩年慢慢出現的新觀念...
因為就算品牌再好都還是會有機皇機后,與其要一出問題就滿肚子屎沒地方拉,倒不如選個保固乾脆、省時省力的。
德誼的後續服務好像一直都...評價普普...
a51525358 wrote:
蘋果本來就是這樣,...(恕刪)
謝謝您的回應,我以為我要從頭獨白到底呢!
這件事是有後續的,我也希望早點結束,但這幾天太忙了還沒寫。
小弟以為越文明的社會,越能在衝突和錯誤中吸取教訓而進步,我只是天真地想盡一份心力。
如果明顯不合理的收件政策硬要消費者吃下,不但吃下的一方消受不起,長久來看提供商品和服務的一方也會退化而失去競爭力,這麼閃亮的品牌失去領導地位,一定有很快有別家取而代之。但這種不好的互動模式如果沒有提出討論,就等於消費者默認了,像掩藏在潛意識下的暗黑念頭,它不會消失,只會像隱形的怪獸不定期跑出來吃人,所以下個受害者可能是任何沒有防備的人,包括自以為置身事外的路人甲。我一聽到修滑鼠定要電腦序號,蛤?!當下傻眼轉生氣,不就是一個精神上的受害者?
11/14(W2) 送修日
11/15(W3) 打客服電話結果如上。
11/16(W4) 蘋果技術部門王女士來電告知滑鼠已在維修中,所以沒被“退修”確定了。我問她就技術面來看,一個構造簡單的有線工學滑鼠滾輪壞了,這跟滑鼠配對哪台或哪型Mac或PC有何關聯?這樣又如何影響工程師的維修作業呢?負責蘋果技術支援的這位女士保持沈默。我最在意的當然是德誼的收件政策,她只能把我轉給另位可能是比較專長消費糾紛的陳女士。陳女士語氣和緩完全聽不出有任何情緒,顯然是排解紛爭的能手,她對我受到的不便和委屈表示歉意。我說德誼前台接待和組長一定是遵照更高層級的規定行事,少有轉圜餘地,不知這規定是來自德誼還是更後面的蘋果高層?她說他們已著手在了解這件事,而且幫本次送修事件建立一個案例號碼,並馬上確認已寄到我的Email帳號中了。
11/17 (W5) 蘋果維修部門(或德誼?)來電並傳簡訊確認AirPods已修好可取件。
11/18(W6)德誼台大店楊組長來電向我道歉,經過幾天的沈澱我比較想清楚,也不想咄咄逼人再挖下去了,我接受他的道歉,等滑鼠修好我再一起去取件。他有提到會送我什麼折價券之類的,抱歉因為完全沒興趣所以沒聽清楚。不過通話中有講到一個重點:我的滑鼠所以能夠維修,是因為維修的工程師“弄”到一個電腦序號輸入後才能進行。
到這裡我忽然有一個感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像看科幻片裡未來世界的人工智慧?處於中下層在生活中第一線服務大眾的是電腦和機器人,只有較高端執行者才是真人。現在有些企業果然很先進,把基層員工機器人化,所有作業按標準程序執行,講話的語氣和內容也標準化,但也許程式設計還不夠周全,感覺就是少點真正的人性,這是否只是一個過渡期?幾十年後這些前台組長等等人員應該會被機器人取代吧?老闆其實不需雇用很多真人。而且如果人口變化不夠大,那多出的這些人要做什麼?世界人口和人工需求會不會就此失衡呢?
cyclomacaque wrote:
之前只送修過買iMac...(恕刪)
上次維修體驗與這次維修體驗相差三、四年,在這段期間,授權維修中心前台用的報修系統會不會
有更換過呢?會不會是新系統導致前台服務人員一定要客戶提供電腦設備序號才能完成整個報修動
作呢?
每家蘋果授權維修中心用的收件系統都不一樣,或許其他授權維修中心的前台服務人員不會要求客
戶要一定提供電腦設備序號?
樓主有提到一段文字「我的滑鼠所以能夠維修,是因為維修的工程師“弄”到一個電腦序號輸入後才
能進行。」,處理該維修案件的工程師“弄”到哪一台電腦序號向蘋果維修系統申請更換的,是用其
他客戶正在報修的電腦序號?或是客戶報廢或不要的電腦的序號?或是.........?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SOP流程,例如銷售門市:客戶進入門市,店員會說歡迎光臨,客戶離開門市,
店員會說感謝惠顧,歡迎再次光臨。這就不是SOP-機器人流程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