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小批蘋果電腦 Late 2009 產品線

Bilog II: 小評蘋果電腦 Late 2009 產品線

蘋果電腦於昨天晚上公開的 Late 2009 產品線,實在讓我小失望,小批一番。

iMac

The ultimate all-in-one. Now with the ultimate display,
without BD playback ability...



都民國幾年了,Mac 全系列還是沒有一個產品線加上藍光光碟機?!沒藍光你搬個 FullHD 螢幕出來幹麼啊…… 蘋果網站上 介紹新款 iMac 的影片 重頭到尾幾乎都在提螢幕畫面多漂亮,還特別提到可以看 HD,但是沒有 BD 沒用啊!

螢幕面板全部換上 IPS 是很棒,27" 款式以 2560x1440 這種無敵解析度、可以外接其他訊源也是讓人期待已久的功能。但是如果你想看 FullHD 的電影,在沒有 iTunes Store 的地方,抱歉!你只能選擇 27" 款、再買一台 BD Player(或者更好的選擇 PS3)以及 HDMI-Display Port 連接線(姑且不論市面上到底買不買得到)才能真正在 iMac「上面」看 Star Trek。

MacBook

The notebook you love. In a whole new edition.
Reduce no weight, and bigger than old day.



從 2006 年開始的 MacBook,經過三年終於有了全新外觀。圓滾滾的表面及依舊白皙的皮膚,乍看之下的確更為漂亮。仔細一看規格,重量、厚度居然都還停留在 2006 年剛推出的水準(2.75 cm / 2.74 cm、2.27 kg / 2.13 kg)。以一台 13" 的筆電,蘋果真的不覺得他太厚也太重了嗎?一樣用 13.3" 螢幕,新款 MacBook 臉還變大了(22.7 x 32.5 cm / 23.17 x 33.03 cm)。

雖然更方便使用者更換記憶體及硬碟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底部那八顆螺絲、跟純粹自 High 用的蘋果蝕刻標誌實在讓人無言。以蘋果的工業設計功力,就不能把螺絲藏的更低調、還是像以前一樣順手用腳墊遮一下嘛?

Mac Mini



Mac Mini 這個產品線比起 MacBook 更老了,從 2005 年初推出只經過六次小改款,每次發表會都有人預測 Mac Mini 可能會被遺棄。

這反而是蘋果這次產品改款中我最滿意的一項,雖然 DVI 接頭拿掉了,要透過轉接線有點麻煩,但是以迷你桌機來說,能夠連接雙螢幕的選擇還真是不多。還是希望哪天 Mini 也能長出個 SD 卡槽,然後蘋果行行好、別拿掉 1394 接頭啦。

Magic Mouse & Apple Remote



從 2005 年推出 Mighty Mouse 到現在,這個產品終於終止。以 Mighty Mouse 那個發生率超高的問題,能夠撐過四年真是不容易(對!我就是在講激凸點)。新的 Magic Mouse 真的蠻漂亮的,多點觸控功能也很讓人期待…… 至少不用幾個禮拜就清一次啦。不過,有線的 Mighty Mouse 是不是庫存還沒賣完啊?



Apple Remote 跟 Mighty Mouse 幾乎一樣老,經過四年終於取得全新外觀,同時成為蘋果產品的工業設計上我最不喜歡的一樣。

換上鋁殼算是遲來(好幾年)的改進,不過這按鈕配置怎麼這麼醜啊?我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把播放鍵放到四向鍵中間,尤其是這種配置已經在 iPod 上用了這麼久,就算只是為了維持一致的使用者經驗、也應該那樣做吧!

Apple Remote 也變成唯一沒有蘋果標誌的 Mac 週邊:原本遙控器背後的蘋果標誌,居然變成了電池蓋 Orz 這看起來一點都不像 Jonathan Ive 時代該有的蘋果風格。

為什麼不上藍光?

蘋果電腦這家公司在某些地方很自我中心,造成使用者很多麻煩。

例如 iPhone 的 Flash、Mac 的藍光,這些都是市場上已經成熟的技術,很簡單就可以加上產品中。為了保護蘋果以 iTunes Store 為內容銷售中心的商業模式,蘋果仍然持續拖延這些原本可以輕易做到的改進。

Flash 的確可能會威脅 App Store、藍光也的的確確會影響 iTunes 影片下載及租借,但是如果 iTunes Store 夠好夠方便夠便宜,大家還是會買你的帳。雖然 iTunes 內建音樂 CD 轉存功能,大家不都還是會上 iTunes Music Store 消費?以蘋果電腦這麼成功的公司,實在不需要使用規格綁服務這種手段。而且又不是全世界都有 iTunes Store,台灣正是如此。

總之,藍光絕對是 Mac 高階產品線早該有的東西,只是要看蘋果何時能佛心來著把他加了上去,就像是 SD 卡槽一樣。
2009-10-22 1:18 發佈
我也是覺得
iMac螢幕已經搞到這麼大
也肯放個i5
還超越HD的解析度

但是沒有藍光光碟機
那解析度是....
irvin wrote:
Bilog II: ...(恕刪)

嗯...說得其實都蠻有道理的
管他的用就對了!
再怎麼幹樵....到最後還是硬著頭皮跑去買
這就適用蘋果的辛酸阿嗚嗚嗚嗚嗚嗚哭
the velvet underground~*
提到 MB,昨日有一篇比較近期同類型的機子(ex. 這篇)

Gizmodo 今日有一篇 MB實測,實測電池續航力約四個多鐘頭左右。下手前,大家多參考。
心若守正,何福不隨
已經27"之巨了 硬碟還是只能塞一棵 這點令人費解 內部散熱片太多嗎

MB則是倒退嚕的產品 硬體升級 擴充界面卻退步 1394拔除 也沒補上SD插槽 這退步最多
要想辦法用網路10/100/1000傳輸資料了 至少比USB硬碟快
不過要透過1000的網路傳輸的硬碟 本身售價就比純硬碟外接盒貴且設定麻煩


全觸控魔鼠要等實際使用過後才知道好用與否 目前認為應該不是很好用
                              彈幕濃!
irvin wrote:
Bilog II: ...(恕刪)

正合我意,呵呵~

自從前陣子用HD數位攝影機錄了三個小時的影片,要燒出來卻發現檔怎麼轉容量都會超過10gb時,我就決定下一台電腦一定要有BD,而且還要是一台BD燒錄機。

至於魔鼠,我覺得它對大手掌的人來說會是個惡夢。



irvin wrote:
雖然更方便使用者更換記憶體及硬碟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底部那八顆螺絲、跟純粹自 High 用的蘋果蝕刻標誌實在讓人無言。以蘋果的工業設計功力,就不能把螺絲藏的更低調、還是像以前一樣順手用腳墊遮一下嘛? ...(恕刪)

可是,有誰會整天沒事就把電腦一直翻過來用的...........
這一點雖然好像真的設計的有點...........呆,但也不完全算是個爛設計
小弟個人是覺得挑這一點是有點矯枉過正了~
Hi, I'm UBER
藍光燒錄機也許會配在下一代的MACPRO吧
而且也許是選配的

BD 可能在17吋的 MBP 才會出現吧,
13吋機型也不太走專業路線了

至於MB為何還是那麼重,
我想外瞉佔很大的因素,畢竟拿起來和摸的時侯
MB 都比 MBP 厚實很多

只要外型的材質不改,很可能就是那麼重了
...所以不管MBP價錢多高,下一台不是tablet就是MBP了

或許白色的 iMac很好保養,但是可以拿來拿去的MB還真的不太好保持純白色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