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狗的窩 [Sheng] wrote:
這段是指大概在 1990~1998 年左右時, UMAX 的 Apple 相容機嗎?
還是另有其機?...(恕刪)
有的,叫做Power Computing
UMAX 是黃崇仁去談回來的
事實上相容機是死在阿米里歐與當時技術長的互動與運作上,再加上當時的時機點不對(微軟逐漸興起,而蘋果軟體供應商卻逐漸式微),才死掉的
跟著Jobs走過幾十年,從熱血,期待,失望,棄守,到現在繼續擁抱,是歷經了不少心情與人生起伏
SE,
6100,
6400,
7200,
7600,(當年未過門的老婆的)
9600,
Powerbook G3,
G3/350,
G4/500,
第一代Air Station
現役是老婆的MacBook 小白
不過 i phone,i POD,我沒興趣,
當年蘋果的高層不要那麼短視官僚,內部惡鬥不要那麼多,現在的電腦業界,哪有Bill 的地盤
我還是會陪Apple繼續走下去.只是瘋狂與熱情隨著年紀漸褪.
OS X 是個很棒的重反戰場的作品,加油吧
對了家裡那張蘋果原廠授權工程師的執照,上Y拍有人要嗎?
無論怎樣都 Made in Taiwan
            曉薇薇 wrote:
Mac 要贏還是那句老話..cp值要高..
套一句前面大大說的話,心胸放開一點
蘋果的量雖然每年增加,以整個電腦業來說,絕對的量還是不夠大
某些成本其實是很難壓到像大廠那麼低的
所以現在的路線其實是為了他們的 profit margin 著想
就好像汽車業,Mazda這種規模的公司不管再厲害,全世界的佔有率可能也只有1%吧
長期能拉到多少呢,再怎麼努力衝量是不是其實成果也有限
所以這其實代表他們可以不要走大眾路線,不用顧慮所有市場
事實上蘋果的成功有一部份,也在於他們基本上會避免為了cp值硬凹
不會做那種乍看之下便宜,最後根本沒有便宜到的產品
但是讓硬體和軟體維持住一個基本的品質與質感 (品管問題暫且不提)
台灣人最在乎cp值,口口聲聲不重視設計這種無形資產的價值
但是會當成終極目標,會敗下去,會支持的產品/人物/企業
仍然還是所謂cp值很差的東西,我真的這麼認為 XD
正確來說應該是,
不管您是老用戶還是新用戶,
一但買了Apple之後,
就可能會一直買下去,
欲罷不能,無法自己,
最後變成他的粉絲。
這樣的情形在SONY也會出現,
但是比較輕微,
沒那麼嚴重。
反之您如果這次買Acer,
下次可能換買ASUS、HP、自己組....
比較不固定。
所以說Apple靠粉絲在撐,
應該對蘋果是好事阿。
總和來說,
100個人用過PC和Mac之後,
有95個人覺得PC和Mac差不多啊,
何必買Mac,浪費錢。
但是其中有5個覺得Mac很棒,
5個中大約有一半的人會真正出手去買,
所以Mac的是占率維持在3-4%之間。
而這3-4%的人一但有新Mac,
有很高的比例會再買新Mac。
但是另外那95%的人很少會進來Mac,
所以說Apple靠粉絲、或是半粉絲在撐。
總之用Mac像是在吸毒,
千萬不要好奇、不要嘗試,
一但誤入Apple圈套,
很難逃離魔掌,
甚至還會呼朋引伴,
愛到卡慘死.....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