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我們又回到 Mac 筆電又貴又慢的時代 口馬?

libraleu wrote:
您貼的 TZ 是 6...(恕刪)


是啊,挑您喜歡的,價格功能適合您使用就好不是嗎?
銀牙烈虎 wrote:
為什麼新的MBP效能...(恕刪)

是因為快取的差異嗎??
嘖嘖,APPLE算得很精耶...。
醬子看起來,其實 這次版本的更新 只是換個CPU型號 再推出而已。
去年的版本 -> 今年的版本
2.2GHz/4MB (T7500) -> 2.4GHz/3MB (T8300)
2.4GHz/4MB (T7700) -> 2.5GHz/6MB (T9300)

今年的2.4GHz不等於去年的2.4GHz,還小輸...,是為了拉開中階與入門款之間效能的差距?!整體的表現不知道如何?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TZ 跟 Apple 比.......說實話我也覺得怪

可以麻煩 Lucose 大講解一下比較點在哪嗎?

因為說實在的 小弟還蠻想買台來當旅遊機說
janwoei wrote:
是因為快取的差異嗎?...(恕刪)


關於您說今年的2.4G不等於去年的2.4G 還小輸

小弟在macrumors的論譠上看到我認為比較中肯的講法
大意就是
為什麼要用去年的中階MBP和今年的低階MBP去比較呢??

其實在沒有看到網路上大家對這次更新的評價前
小弟一直認為這次的更新不錯啊
終於可以下手了

為什麼?

因為小弟一直瞄準的是69900的這款MBP
所以當看到一樣是69900
卻從2.2G=>2.4G Vram從128=>256 還多multi-touch
還真覺得之前的等待還算值得

只是後來看到網路上對這次的評價
什麼同樣2.4G L2剩3Mb
GPU只是加ram
以及另外一大堆有的沒的
就又會開始覺得...難道又要等六月嗎

到時等到6月
主機板chip換了,CPU沒改多少
大家又來叫了XD


小弟並沒有要幫apple護航
記得以前看過一句話
"apple的東西沒什麼CP值可言"

反正要就買
一直等,大概就是因為現在用不到XD

雖然spec很重要
可是把wintel的那套用在apple上
那不如買wintel好了

以上
只是小弟的感想
說真的
如果沒有看各大網上的評論
我覺得這次升級不錯啊XD
其實我個人是認為mac的筆電最近是有越來越貴的趨勢
但 他的作業系統個人覺得好用 小弟還帶著我的iBook好用的勒
只是有時遇到IE Only的網頁讓我很頭大
至於有人說效能不及 這是因為買其他牌子的還沒用vista吧
我有朋友半年前買的HP筆電 花了三萬多 開機要十五分鐘左右(vista)
用Sony的那台筆電去比蘋果的真的不恰當
但 實話 以往蘋果出新機時往往都會是市場上最超值的選擇
這次的小改版讓我失望 但 反正我也沒打算買這次改版的東東
MB的問題真的讓我很點點點
我也是覺得就算在低階也應該是SD了 還在搞combo

至於使用SSD做為選項的問題
個人覺得SSD聽說壽命不如預期 所以可能還得多加謹慎
蘋果的MBA只是測試市場溫度而已 並可能的加速產能的開發

還好樓上老兄有提到Sony筆電使用面板的問題
其實據說面板都是同等級面板 只是出場工廠不同而已

最後我只能說 期待六月吧 希望別讓大家失望囉

說實話 現在的人很難搞 一下子要效能 一下子要外觀
投資人希望獲利高 很難去從中間抓平衡點
等到這些大家都滿意了 綠色環保組織又來說你不環保
很多事情不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想的簡單啊

丐幫幫主 wrote:
TZ 跟 Apple...(恕刪)


從需求面來比較,以小弟的需求來說:
(1) 要大尺寸螢幕,大鍵盤舒服的打字
(2) 要較快的 CPU 和 GPU 跑影音編輯軟體
(3) 要 OS X + Mac application 來滿足我的日常工作
(4) 日常工作同時也要 Windows XP,最好 OS X + Windows XP 放在同一台機器,還要能夠帶著機器到處跑

所以 Sony TZ 對我而言完全不符合需求。Sony TZ 爛到爆嗎?是這樣嗎?只不過挑它不符合需求的地方酸它一下而已。就簡單的幾句不也引起很多人士的不滿了嗎?


還是回到小弟要表達的原意 -- 產品規格與價格的定位,有些公司有他們的想法。Sony 設計 TZ 系列自有他設定的目標客戶群,Apple 也是。一般電腦使用者除了 Apple 跟 Sony 的產品之外還有非常非常多的產品可以選擇不是嗎。

如果把樓主的標題改成「難道我們又要回到用又慢又貴的 Sony TZ 了嗎?」然後以此論述內文,那。。。。。比的完,抱怨的完嗎?
又出新機了...

想到之前推薦老妹買第一代Intel版的小白結果問題一堆,修了好幾次最後乾脆賣掉的經驗,現在蘋果就算出再多新機我發誓只要繼續MIC,死也不會碰他了!我真的想不出來,Mac目前除了OS之外,還有什麼優勢?美型嗎?我要一台美型然後常常送修的東西做什麼?就我個人的偏見,賈伯斯現在根本就沒有誠意解決舊機種出的問題,拼命出新機種吸引大家目光,好讓媒體忘記之前Mac一堆毛病的不好形象!過熱、電池、外殼泛黃

再來說價位,真的有降價嗎?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從MIC之後,品質變差不說,價錢也沒低到哪邊去!「美型和工業設計是無價的?」拜託別再用這句話敷衍品質低落的事實!看看現在小白的外殼,再看看以前iMac的外殼,就知道塑料品質低到什麼樣子。以前PC一台5萬,蘋果一台賣10萬。現在PC一台3萬,蘋果一台6萬。價錢一樣是PC的兩倍,何來降價之說?我只看到MIC之後的QC很頭大。

這次出的新機更是換湯不換藥...反正已經擁有一堆死忠的蘋果控出現,只要吹噓一下就會捧著鈔票去買的。我要的是"真的"高貴的蘋果,不是MIC之後素質下滑價錢一樣"高貴"的東西!我可以省吃儉用買高品質的蘋果,但是蘋果你有給消費者選擇的空間嗎?MIC...還是MIC!什麼時候能再找回G3出現時給我的感動呢?賈伯斯你變太多了...你被Apple壯大的名聲蒙蔽了!

TauriCrab wrote:
講真的,在MAC宣告捨PPC,採用INTEL而非AMD的時候,
就可以預見未來的APPLE只有一些小地方能夠與PC叫囂,其它的硬體肯定是又貴又慢的次級品。


I am afraid that I cannot agree to this point of view, at least from the time frame between the beginnings of the Apple-Intel Transition until today.

Mac mini, MacBook, MacBook Pro, iMac all use Intel’s Mobile CPU.
And all the way from 2005 to today, Intel’s Mobile CPU provides first class performance and excellent power management.

AMD’s Mobile CPU - Turion 64 processors simply cannot match Intel’ Core Duo and Core 2 Duo counterparts, in terms of both performance and power saving.

Lucose wrote:
小弟也想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 --
一。覺得 Apple 筆電貴,效能不好,可以選擇其他廠牌像是 HP, Dell, Acer 等等的產品簡單的到解決。非用 Mac 不可的使用者,那只好請公司買或是多存錢或是多賺點錢。一般使用者我想不出有非用 Mac 不可的理由,或許誰來說說有什麼功能只有 Mac 有,其他 Windows/Linux/Solaris 等 OS 加上應用軟體作不到,而這功能又是非用不可的。
二。Mac 效能差?不覺得那裡差。這點可以從 benchmark 看得出來(連結)

小弟表達的重點是產品規格與售價是廠商依照設定目標使用者的需求而定,產業競爭與技術成熟度可以提供普羅大眾更多的產品選擇,好像汽車一樣可以從幾萬塊的中古車到幾千萬的超級跑車挑選出適合自己的車子。



Again, please read my message. My complaints towards the newest revision of MacBooks and MacBook Pros is relatively speaking.

The Core 2 Duo (Late 2006) revision and the Santa Rosa (Mid 2007) revision, the processor and memory used truly represents the high-end laptop market back then at that time.

The Core 2 Duo revision MacBook Pros were equipped with T7400 (2.16Ghz/4mb L2 Cache/FSB 667Mhz) + 1GB Ram and T7600 (2.33Ghz/4mb L2 Cache/FSB 667Mhz) + 2GB Ram.

The Santa Rosa revision MacBook Pros were equipped with T7500 (2.2Ghz/4mb L2 Cache/FSB 800Mhz) and T7700 (2.4Ghz/4mb L2 Cache/FSB 800Mhz) + 2GB Ram.

T7600 and T7700 were both the highest end of Intel’s Mobile Processor offering at the time the MacBook Pros were introduced. Their memory capacity matched that of the flagship machines from other manufacturer also.

That’s why I said the MacBook Pros used to represent what people expected to get in their price range, US$2000 - $3000.

I am not saying that now the new MacBook Pros became hell slow; the point is that they no longer offer that cutting edge performance. Comparatively speaking, MacBook Pros no longer match the performance (truly high end) that everyone expected to get from that price range.

I am sorry if it sounds offend, but I think that point one is not a good idea. We love that product so we purchase it. If the products’ successor doesn’t meet our expectations, we have to tell them that it’s not good enough.

If Apple is carrying this kind of “Don’t like it? Don’t buy it!” attitude, then I am sure that we won’t even have the sleek MacBook and MacBook Pros today that we are using.

Someone might think that I still carry that typical PC enthusiasts’ attitude of minding all those kind of specs and etc and don’t understand what shapes the Mac is the software and integration part et cetra.

I mean, I do understand that and that’s also why I love my Mac. I bought my first PowerBook G4 with almost 2X the price I could buy a Wintel laptop with Pentium M processor that I know would certainly run a lot faster than my PowerBook G4.

This post is not the same old PC enthusiasts’ typical saying of Macs are slow and expensive and blah blah blah; this is a Mac lover’ feedback towards the latest line up of the products that he loves and uses.

Use a sentence in Chinese to describe, 愛 之 深 責 之 切.

I am disappointed this time, but I would always look forward to their next revision.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kevwalker wrote:
小弟在macrumors的論譠上看到我認為比較中肯的講法
大意就是
為什麼要用去年的中階MBP和今年的低階MBP去比較呢??

不不不,你誤會我了,我沒有要去比較去年的中階MBP和今年的低階MBP的意思...。
我的疑問只在2.4GHz/3MB (T8300)VS2.4GHz/4MB (T7700) CPU上...,原本在下以為換上新製程 即使沒有樂勝也應該小幅度領先或同級才是,搞得我覺得INTEL主力商品是賣快取的不是賣CPU...。

其實如果不常上討論區翻新知識新聞章,我也覺得這次的改版 還不錯啊,至少我真的很認真計畫要入手了。
但,偏偏就會看到一些讓人猶豫該不該在這個時間點下手的討論、文章或新聞...。
--
好吧。我意志不堅定。快!給我一點鼓勵!畢竟這一出手 瞬間不見80幾張小朋友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看來這次的更新讓很多user都不是很滿意,我說說自己的感覺好了

我應該算是個有著專業需求的user(錄音師),系統的穩定度,是我們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

我到現在還是用PB 1.67 G4還有Power MAC quad 2.3,以及一臺6歲PM G4 Dual 1G,在當時這些都是很閃光的傢伙,但是現在拿出來,還被學生笑,老師沒錢換Intel-Mac, lol

說到C/P值,所有的人都希望買到性價比高的家伙,但是在我們這一行,好像真的沒有C/P值高的好貨存在 = =

還記得,有一次在Amsterdamm參加AES Convention,我對一個plug-in很有興趣,但是它的價錢讓我瞬間傻眼,一個只有一個功能的plug-in居然要價1300Euro,我就很直接的問他,憑什麼賣得這么高價?

他的回答,讓我覺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花1300買了這個plug-in,然後正確且漂亮的使用它,讓你的作品可以更加的完善,品質也相對性的提高,可以讓你賺進10倍甚至20倍的酬勞,你的考慮就不會是在價錢,而是這個產品對你來說,是否有其需要性,以及能否正確的使用它會比性價比來的重要。

所以對於生財工具,例如電腦,器材,我考慮的都會是這些,不要說這次最新的MBP,或是Mac Pro,那一臺不是比我現在所有的傢伙厲害許多,但是我一直沒有換,道理很簡單,"never touch running system",這是我還在念書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說過的一句話。除非有其必要,不然跑的順的系統會比新的傢伙給你的安全感來的扎實。

通常會噢的user都是那種剛買沒幾天就看到升級的新聞,那真的會吐血,而且噴很大。
但如果你一直是mac的user,我想你不會買了以後用不到3個月就脫手吧,畢竟他真的不便宜,mac升級就算再怎麼快,也不會3個月就升級一次,在這幾個月的時間,你是不是靠他交了幾個漂亮的專案,成功的開發了新的業務,完成了許多漂亮的影音或是平面設計成品,這樣的話,網頁上的升級對你來說,傷害度應該不會那麼大了。

mac從以前就是被歸為“貴”的玩具,拿它來和PC比我一直覺得很有意思,因為,不管是PC或是Mac,你有需要就一定會買,不管旁人怎麼說,你還是會買,沒為什麼,就是因為需要啊,把妹是需要,工作是一種需要,虛榮心也是一種需要,就是因為這些需要,所以人家mac就是吃定我們,不管他規格怎麼樣,你有需要,還是會乖乖的拿錢出來買回家PO“開箱文”。PC也一樣啊,IBM或是Vaio貴的讓人吃驚,但是他們賣的還是嚇嚇叫啊,沒為什麼,就是“需要”。

閑扯了很多,只是想表達一些小小的感想 ^^
Der Tonmeister wohnt in Taiwan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