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Mac系統很好上手,不要擔心但是...我的小白上禮拜就發生Wrist rest區被上蓋壓破的慘劇 最好是買好(貴)一點的我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一定要用Mac的啦~ 而且買新的時候不用一項一項copy重灌,資料全都直接傳過去,很棒!樓主可以再想想有沒有什麼特別需求,如果沒有非pc不可歡迎加入呦
IBM X31 服役五年後,我買了第一台 Mac...白色麥書。一轉眼一年半過去了。倒不是 Window 有什麼不好,畢竟用久了,就算有什麼問題也大約知道如何處理。X系列才1Kg多,摔在地上幾次照樣好端端用著。而且當初 IBM 的服務也是揪甘心。更別提有時候幫美眉重灌一下電腦,擺出一派宗師的架式,博取一聲 "好厲害喔~" 不知是真是假的讚美,也挺有意思。我換電腦,不過是想嚐嚐鮮罷了。回想當初許多同僚抱著看戲的心情,看看蘋果能搞出什麼名堂。適應期...嫌我手腳慢,剛好而已。難道要老闆等我教作業?當然是自己閉門回家熟習產品。一直到現在,我把投影機接頭從別人的 NB 接過來簡報,畫面有時候一下子轉不過來也會換來一些不耐煩的眼神。有一次開一個 98MB 的影音檔案,因為沒有選對播放程式放不出來,連朋友也不耐煩的說 "用他的電腦好了"。他說 "如果你用的是 PC,至少沒有人會質疑系統問題"。我怎麼辦?我選擇氣定神閒。檔案因為格式,要選擇正確的播放軟體,不過如此而已。硬體設備只要能轉接,就沒有相容的問題。一年半後的今天,我做的 keynote 簡報還是讓總經理,投資人和客戶最驚艷的。沒學過美編的的我,用 pages 打的文案直接送到印刷廠製成公司簡介的文案。Numbers 沒有樞紐分析表,但有許多樣板讓我很快的可以套到適合的專案。09' 版可以凍結窗格也少了許多不便。我不懂攝影和後製,但我邊玩邊學把 iPhoto, iMovie 整合到 iDVD,紮紮實實的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下班後做,好累又好玩),作成一張光碟當作聖誕禮物...前女友邊看邊哭。再看一次也哭。(分手也哭)-----------------------------------------一台麥書三萬多塊...不覺得特別貴。以前買桌機或是 X31時,我也會去買 RAM 來掛...還有一堆周邊。會這樣做的人,買蘋果也會這樣做。這是習慣問題,並非蘋果不蘋果。不建議再去灌 VM 和視窗。到了新環境何必念念不忘舊風景?感受一下新事物,包含新的便利與不便,不也挺有意思的?用了半年一年還是不喜歡的話,大不了賣掉就是了。如果蘋果真的比較貴,賣掉的蘋果說不定換得起新 PC?除非要去追規格...那是永無止盡的無間道。-----------------------------------------有時候覺得台灣好小,從環境到氣度。藍綠可以吵,平台可以吵,好像不選邊站的人就變成沒有立場的人...要挺就非得包裹式的全面挺到底,否則就像摔自己耳光一般難堪?處在這樣對立的大環境已經夠可憐了,我們不必把自己也弄成這樣子。總之選什麼用什麼好的壞的,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何不自己倒杯水喝喝看呢? ^^
感謝大家的意見前幾天我去新竹的金牛頓買了MAC BOOK後來我選了鋁殼的因為我中了那塊觸控板的毒以後要請大家多多指教了畢竟這是我第一台MAC還在摸索當中還有這篇是我用MAC發的第一篇文章唷!不過我發現APPLE的中文輸入好像不是很好用誰可以教我如何選字體阿!?PS.金牛頓真的是一家很棒的店,店員都非常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