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128489&last=950780
我才知道原來還有三種porter
那東區後面燒肉旁有家還算大家的,就不就是所謂的台灣版?
忘了,沒有在仔細看牌子寫什麼。
這裡有個head porter的介紹:到原網頁看排版會比較順

--
本來還覺得porter就porter,怎麼會翻成<藤原浩, Fujiwara Hiroshi>,聽都沒聽過,
我對Fujiwara Takumi君還比較熟 (按:藤原拓海-from initial D)
看了照片才知道,原來就是常在電視上看到的jeans廣告的那個人
很久以前就在men's-nonno看過的人(不知道有沒有十年)
--
看了介紹中的一句「經常被潮流雜誌強力推介, 以致在日本炒賣價極高.」
突然有點怪怪的感覺。
所謂的流行是什麼呢,我本來也覺得有時店中看到的porter(大概是porter international)
還不錯看,黑黑滿耐看的。
可是一看價錢,嘩~~沒這麼貴吧,
這種樣子和夜市的一些包包或是其它牌子到底差在那裡,作個包包要那麼多錢嘛?
(我純對物料來說)
如果不知有日版的故事買了台灣版,我大概就已覺得很屌,應該還滿不錯看,滿好配的。
然後知道的人努力的看我到底背的是台版還是日版,努力找到二者不同的豬絲馬跡。
是台版的話就暗笑你背的是仿的,啍啍…;是日版的話就暗詡你很識貨,很流行喔~。
然後我聽到了故事就在家偷哭,我沒臉出門了… -_- 嘛?
想想若太專於pure 與正統的事務上,是否會太過偏執。
另一方面,要玩流行也真要有點本錢呀。這種潮流牌的例子相信真的是太多了。
不是一大般眾能輕易達到的。真的是什麼樣的人玩什麼樣的鳥啊。
--
最後感謝原po作者辛苦的分享,
純論本篇所提到的背包
「S形的背帶設計」→我覺得還滿常見的啊

「這個背帶 還有一個特殊的設計 就是他兩邊背帶都多了一條繩子……」→
不是背包都是這樣子的嘛?還是我有所誤會了,感覺上我的背包好像都可以這樣調的樣子。
後來研究一下發現好像是這樣:
背包的每一邊的背帶其實有二部份,上部與下部,
上部與下部,都會有一個「目」字的連結環,用來連結往上方的背帶線和往背包下面的線。
上部的線通常都會縫死在「目」字的第二橫,
而下部的線會繞「目」字的第三橫不縫死來作活動以調整長度。
但是下部的線如果是完全「活」的。絕對有可能發生背包落地的慘事!怎麼辦呢?就是在下部的線繞完「目」字第三橫之後,尾端再反折縫起來,這樣就算線拉到底了也會被卡住不會掉出來,到頭來還是死路一條的。
(像您的包包第13張照片就有照出來,是屬於下部的線繞自己一圈再縫的例子。)
另一方面,因為下部的線是活的,所以有可能活動中下部的線會被背包自重拉長,所以會在「目」字的第四橫,作一些鋸尺的刻痕,
如果是鋸尺較凹凸的刻痕,被拉長的機率就會降低,但是您要單手來拉短也會很困難,於是變成要一手扳離鋸尺的接觸面,一手來將線拉短。
(像您所所說雙手調整長度的包包就屬這類)
採用較平整的刻痕,是一種有效的辦法,既有稍微固定的作用,又可以輕易的以單手拉動縮短。(我想如果您看一下包包的「目」字第四橫,應該是有不明顯的刻痕存在的。)
==
不過總結一句話,一個包包要一萬多多,目前還不太玩得起這種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