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抱怨文>吸入式光碟 真的是apple最失敗的設計

dreamboy2007 wrote:
按滑鼠左鍵 是 開機前按呢

還是蘋果出現時 按呢...(恕刪)
按住滑鼠左建 然後再開機 應該可以退出光碟
這在OSX的輔助說明中有這方式

輸入關鍵字 光碟
會列出跟光碟有關的選項
其中有一個說明 當其他方法都失敗時要如何退出光碟
dreamboy2007 wrote:
有沒有選擇空白vcd dvd的標準...(恕刪)
我自己個人的經驗是 壓製的光碟都能正常讀取
自己A11燒錄的光碟 也可以給iBook內建光碟機讀取
朋友燒錄的光碟 少部份會出現無法讀取的情況

對於無法退片的光碟 我通常是用Toast退出大多可以正常退出
不過有時會造成光碟機失效(可能系統認為光碟機內還有光碟吧)
要重新開機才能使用光碟機

再不行還可用輔助說明中的步驟退出光碟
唯一一次差點退出不能 是被朋友的光碟害的 上面有貼紙脫落一半...........

還沒有遇到過光碟退不出來的

至於燒錄光碟 我的資料是屬於貴重的保存品(個人認為........)大抵是親征的照片與影片 我是用Verbatim的DVD燒錄保存的
至於分發出去的我使用的是Ritek的片

Verbatim好像一片10.4元 Ritek一片5元的樣子
Verbatim燒錄200多片(五桶50片裝) 壞片1 Ritek燒錄約400多片(九桶50片裝)壞片12

燒錄通通由Pioneer A11燒錄 讀取Pioneer A11與iBook原廠內建DVD/CD光碟(沒DVD燒錄功能)


也可能是燒錄光碟的種類就這兩種 所以挑片情形不嚴重吧
我也有遇到過同樣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比較暴力.....

我真的是把電腦橫放搖幾下,他就自己掉下來了....

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原因,不過後來就再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可是非常不建議這樣做....當初是因為不了解,才使用這種方式....
做不完的事....賺不夠的錢....買不完的慾望.....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什麼可以滿足的??....
其實...

在很久以前我就有被MAC的光碟退片設計弄到很不爽過, 挑片 = 卡片,

解決辦法MAC官網的某一角好像有詳細的圖文說明

就是把MAC肢解 然後把光碟機拆下來 手動把光碟片拔出來

我肢解了他兩三次... -_-








硬體: MAC G4/933
winsoncafe wrote:
我看是你的機器有問題...(恕刪)

三歲是吧.......
我之前的老iMac用的好好的
有天突然發現吸入式光碟機吃片不吐片
本以為壽終正寢也懶得理
前陣子整理老機把光碟拆了看
發現裡頭有一張泡綿蘋果娃娃貼紙
原來是我家對面那個三歲的小孩塞進去的

大人不在旁邊時
電腦還是離小孩遠點好
大家遇到的問題
正是吸入式光碟機現在式微的原因
只剩蘋果還拿來當主力

蘋果迷們
請反過來想
因為吸入式的關係
外觀才會有這樣的一致性及美感啊

我是希望取消這樣的設計............
我用的也還好耶
只有一次手賤腦殘,想說試試把小片的光碟丟進去看能不能吸
當然可以吸進去,但是很痛苦的把他挖了出來
從此不敢亂試
ALINE
其實不只蘋果拿來當主力
現在Wii不也是用吸入是的
而且還可以吸8mm的小光碟
而且台片再怎麼盛行還沒聽說有人吸片不吐片的
或許不是吸入是不好
而是蘋果為了省成本用了比較差的品牌或型號吧
慾望少一點~幸福多一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性始終來自於惰性~/先和解的不是認輸~是在乎~

我也同意樓主的話, Apple麼都好就是光碟機令我不敢恭維.

用沒多久就壞掉, 跟我使用光碟機的經驗來說是不合格的.

希望蘋果可以改進改用托盤式, 會比較穩定.
雖然離開蘋果的世界好多年了,但…

我怎麼印象中曾經擁有的 PowerBook G4 12-inch 和 iBook G4 12-inch 的吸入式光碟機都有強制推片“孔”呢?
就在那上下兩片“防塵片”之間,光碟吸入口的附近,跟一般托盤式光碟機一樣,用“針狀”物就可以強制退片了。


以上是『個人印象』,果然不能參考。

顯然是離開蘋果世界太久了,原來有強制退片孔的吸入式光碟機是更久以前用過的 iMac G3(Slot Loading) 系列。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