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蘋果台灣受害者網誌正式公開 - 向蘋果台灣發出怒吼

雖然我還沒遇到過太大不愉快的事情
不過還是要幫你推一下
畢竟是大家的權益
而且的的確確AT在價錢上滿令人不太能接受的

Apple Doesn't Care...
這名字真的很有創意
他們的目的不是給AT看的
是要給美國總公司和國內外的媒體看
讓消費者知道真相比有沒有用更重要吧?
蘋果工場 http://www.applestyle.com/
沒錯!台灣真的是花大錢但是次等服務我想這個問題
其實在台灣一些比較稀有的產品因為沒競爭所以沒進
步好的東西要的是良性的競爭而不是惡性的競爭但從
我今年加入mac這個家族開始發現的確台灣at真
的服務效率真的很沒效率我光看ipod維修就讓人
倒近胃口維修期真的太長了雖然蘋果本質好但是其他
爛造成蘋果的族群越來越稀少的原因
既然已經發起這樣的活動 , 在收集事證便要謹慎而且充分 . 消費者團結的行為是應該表現在拒買這樣的行動上 . 而不是聯合起來打官司 , 畢竟每個人受損害的理由和程度都不一樣 ,不能說因為對象都是Apple, 就可以聯合起來做指控 ,雖然大家可以經驗交流, 但是要理解法律是保障雙方的 ,並不是只有保護消費者這一方 .要看發生的事實和證據是甚麼 , 但消費者也不必因此認為司法不公或廠商不義 ,畢竟法律應該講求證據而不是身份, 即使是受害者有正確的主張 , 也可能因為證據力不充分或訴訟技巧不足而得不到補償 , 真正令廠商感到壓力的是銷售額的降低 ,而不是消費者的聯合控訴行為 ,在自由市場下,除非Apple賣黑心Mac或故意做出黑心服務, 否則實在不太可能用法律或行政去干涉Apple的商業運作 ,我是認為若對Apple的服務深感不滿 . 那麼拒買才是消費者對Apple最適當的制裁 .

glavinec.tw wrote:
既然已經發起這樣的活動 , 在收集事證便要謹慎而且充分 . 消費者團結的行為是應該表現在拒買這樣的行動上 . 而不是聯合起來打官司 , 畢竟每個人受損害的理由和程度都不一樣 ,不能說因為對象都是Apple, 就可以聯合起來做指控 ,雖然大家可以經驗交流, 但是要理解法律是保障雙方的 ,並不是只有保護消費者這一方 .要看發生的事實和證據是甚麼 , 但消費者也不必因此認為司法不公或廠商不義 ,畢竟法律應該講求證據而不是身份, 即使是受害者有正確的主張 , 也可能因為證據力不充分或訴訟技巧不足而得不到補償 , 真正令廠商感到壓力的是銷售額的降低 ,而不是消費者的聯合控訴行為 ,在自由市場下,除非Apple賣黑心Mac或故意做出黑心服務, 否則實在不太可能用法律或行政去干涉Apple的商業運作 ,我是認為若對Apple的服務深感不滿 . 那麼拒買才是消費者對Apple最適當的制裁 .



問題是~有那一個消費者願意聽的進去阿!!~~


我也希望 Apple 的服務可以好一點,但是每次換來的都是一句「台灣使用 Apple 的人這麼少,這是因為市場太小的關係」所以就沒有辦法得到比較好的服務。

所以是不是應該換個方向,多多說服大家改用 Apple ,讓使用的人多一點,服務才會比較好呢?比起這種抗爭還要有用吧?

多一些人買Apple的 東西跟服務好不好沒有直接的對等關係.........像TOYOTA之前的品質一直不錯但近幾年因為產品銷售太好反而造成服務與品質降低......公司接到不少客戶反應才明白事情的嚴重.........所以消費者要團結一起反應現況與不滿才能讓AT進步.

售後服務是一種口碑的開始與累積.........如果用市場太小來推託那水貨跟公司貨的差異就不大了
拒買才是促進APPLE改善服務的方法我贊同,有大大提出要多多說服人買,這真是本末倒置的作法,如此APPLE依然我行我素,售後服務不能因為市場小而縮水,既然敢賣就應該把售後服務做好,就算你產品如何好,但是售後服務差,也是不能在市場上生存,現在的電子產品故障率高,消費者總不能抱者賭賭看能不能買到,保固期內都不會故障的商品.
除非Apple有違反它的產品保固條款的事實 ,如果Apple保固條款內沒有對維修時間或備料做具體承諾或罰則,那麼對這些服務上的爭議,也只能說是雙方對服務認知上的不同,可能道德上是Apple比較不對,但不能說Apple一定是不對,因為Apple產品並非民生必需品,也不是醫療器材或食品還是運輸工具,Apple機器的損壞或故障沒有直接造成生命危險的條件 ,所以政府不能對它做強制的服務或認證要求,至於消費者的重要資料或故障造成的商業損失,是任何電腦廠商都會事先排除掉的責任,也不能因此說有連帶的其它責任可以加在電腦廠商身上,這樣的情形下,消費者要以行政或法律途徑來對Apple做出對抗,恐怕未必有效 ,所以還是用消費者的選擇購買行為來督促廠商改善服務才是上策 .
本來建議大家乾脆想辦法出國買電腦 不要再受台灣蘋果的鳥氣
不過後來想想...
sorry sorry....如果您要買桌上型的主機 或是 螢幕 還是在台灣買會比較實際
畢竟體積這麼大 要從國外搬回去 實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而且可能會面臨課稅的問題
不過若是要買NB 可以的話 可以考慮在出國旅遊的時候帶回去喔!!
這樣也算是另類的天助自助者吧
(不過想想還真是悲哀....)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