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的鈦書PB G4 開始,就變成現在的樣子了。原因,那還用說嗎?扶正以下是猜測:應該這麼說吧,之前的因為電腦是面對自己,所以很自然的會認為LOGO應該要朝面對自己的方向,再加上當時iBook是可以手提的,所以那個方式被認為是正確的。之後變成現在,可能是有消費者或是內部認為不妥吧?!(倒蘋??)再加上扶正後有自然的加強行銷作用。上述應該還算合理吧??
meldai wrote:從新的鈦書PB G4 開始,就變成現在的樣子了。原因,那還用說嗎?扶正以下是猜測:應該這麼說吧,之前的因為電腦是面對自己,所以很自然的會認為LOGO應該要朝面對自己的方向,再加上當時iBook是可以手提的,所以那個方式被認為是正確的。之後變成現在,可能是有消費者或是內部認為不妥吧?!(倒蘋??)再加上扶正後有自然的加強行銷作用。上述應該還算合理吧?? 而且上述的過程還是因為 Jobs 看到蘋果電腦在電影裡面的"表現"之後大感不滿(因為是反過來的呀,誰願意看到自己家的商標倒過來呈現給觀眾?)據說後來的設計都一定要從後面的樣子就能讓觀眾辨認出蘋果電腦(跟 MOTO 的三公尺哲學有類似吧?)
tattat430 wrote:你令我有更多問題了,...(恕刪) 所謂的 MOTO「三公尺美學」,就是消費者可以在三公尺之外清楚辨認出任一款 MOTOROLA 的產品。這樣好像不錯! 但是外型設計上可能會因此而有所侷限。MOTO的LOGO設計大一點就好嚕咩!跟蘋果一樣會發光也不賴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