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三,亞馬遜宣佈將大幅提高 Kindle 內容供應商的收入分成比例,採用與蘋果的 App Store 相同的 70:30 分成比例(開發者/內容供應商獲得 70% )。而此前,亞馬遜與內容供應商之間的分成比例恰好顛倒——亞馬遜獲得銷售收入的 70% ,內容供應商僅獲得 30% 。
這一新的分成計劃將顯著提高內容供應商的收入。亞馬遜表示,以售價平均 8.99 美元一本的電子書來說,此前每售出一份內容供應商能獲得 3.15 美元,而新的分成計劃實行後內容供應商能獲得 6.25 美元的收入,提高了約 1 倍。
不過,亞馬遜要求電子出版物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才可享受新的分成比例:
* 作者或出版商的電子出版物定價必須在 2.99~9.99 美元之間;
* 電子出版物的定價必須比紙質版本定價低 20% 以上;
* 作者或出版商須同意亞馬遜使用 Kindle Store 的多種功能,比如語音合成(text-to-speech)等,隨著 Kindle Store 的發展這些功能將逐漸增加。
為何亞馬遜沒有一開始就按 App Store 的分成比例來?
外界預計,蘋果將在下周舉行的媒體活動上發佈傳聞已久的平板設備。這款設備除了在多媒體和移動互聯網領域被寄予厚望,同樣也被看作有可能成為電子出版市場的分水嶺,甚至被賦予拯救新聞出版業的使命。它擁有絕佳的硬件基礎:10 英吋大小的高分辨彩色顯示屏,良好的觸控交互體驗。iTunes Store 和 App Store 的成功也讓蘋果在吸引內容供應商方面經驗老道。近來關於蘋果與大型媒體出版集團之間商議引進內容資源的傳聞也不少。
對內容供應商而言,蘋果不僅有硬件平台上的優勢,而且由於蘋果不主要依靠內容賺錢,所以在內容分成比例方面比亞馬遜大度。這也是困擾亞馬遜的地方:平板設備面市之後,蘋果引進、銷售電子出版物已在計劃之中。而按照 App Store 的老規矩,內容供應商將獲得 70% 。所以,與其等蘋果宣佈這一消息後再被迫提高內容供應商的分成比例,不如提前送出版商們一個人情。
且慢,雖然下周平板設備就要揭開面紗,但正式上市恐怕要還等到今年夏天。所以亞馬遜也說了,新的分成比例今年 6 月 30 日起才實行。屆時喬布斯可能在 WWDC 上宣佈一個 iTunes Book Store ,所有內容供應商分成 70% 。其實,亞馬遜是與蘋果同步實現了70:30 內容分成比例。
此外亞馬遜也發佈了 Kindle 開發工具,如果說亞馬遜 不眼紅iPhone App store 的成功,那一定是假的,所以亞馬遜決定釋出Kindle 開發工具(Kindle Dev Kit,簡稱KDK)只能說是Kindle 撈錢的合理下一步。 KDK 預計下個月起先「封測」,給特定事先登記的人士Beta 版試用-- 至於可以公開下載的Apps(亞馬遜稱之為「動態內容」),則要等到年底左右才會出現。目前已知EA Mobile 已加入封測計畫,所以看來一些小遊戲是少不了的(但大概是棋類或解謎類居多吧,畢竟屏幕更新的非常慢),但是到底還有什麼樣的動態內容適合Kindle 這樣的產品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看到amazon這種策略,實在是有點無言
台灣那麼多代工廠,要作一台可觸控平版電腦成本很低
硬體要賺,抽成也抽高,在一開始,等人家出來了來當跟屁虫
先天不足的硬體開放又有何用。
台灣還很多人跟進,結果最後又被人後發先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