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灣蘋果產品的使用者,所被收的產品費用或服務費用,合理嗎?

milesone wrote:
「更低一等」...好...(恕刪)


我覺得「在地廠商」可以提供較好的服務本來就很正常,就像Acer在台北有58分鐘完修服務,在紐約有嗎?在倫敦,巴黎有嗎?蘋果是美國公司,如果在其他國家提供的服務品質沒有美國本地來得好,有很奇怪嗎?就算在美國,Apple Store也不是到處都有啊!蘋果的大本營在加州,Apple Store 有46家,但是像 Indiana, Iowa, Kansas, Kentucky, Maine, Utah等等一州就只有一家,有幾個州更是一家都沒有,那這些州的人也要抱怨服務品質沒有加州來得好了,他們買蘋果的價格也沒有因為Apple Store很少而有折扣呀。
外國人來問完問題之後,就問我:要不要費用?(重點唷!! "問完後")
回答:不用。
外國人:Why? Thanks.(很樂的走了)

結論:外國人很尊重智慧財。
雖然我用MAC五年多了,但其間還是有斷了不少時間
ChanSP1970 wrote:
我不曉得「在台灣買蘋果電腦卻得到比在美國更低一等的服務品質」有什麼不合理。...(恕刪)


nonono...

如果每個人都把現實的狀態就因此定為合理狀態的話,這個世界永遠不會有進步。自由市場所謂的合理狀態,只是在經濟學上的供給需求線取的一個交叉點並定下供給需求價格,但並不代表每個人就覺得那價格合理。更何況您把小弟的字原封不動地放進了引號裡面,並認定那並不是不合理,小弟就大膽弟反面解釋了,就是「在台灣買蘋果電腦卻得到比在美國更低一等的服務品質」算合理。

有大大寫到老闆開公司就是要賺錢的,這個沒錯。但重點是台灣蘋果是否因此賺很大,賺很超過。MarsPing大的「世界第一! 臺灣的驕傲! iPod 全球最貴 XD!!??」應該也就是這個意思吧。另,小弟想進一步了解到的就是公司結構。台灣蘋果正式的名稱好像不是「台灣蘋果」,應該是「美商蘋果亞洲股份有限公司 」,其實從公司名稱很難推敲的出他的結構,到底是亞洲總公司,是否與美國蘋果公司有直接關連,與日本Apple Store的關連性又是怎樣?(煩請智識者提供答案)因為上次看到一篇關於AppleCare保不保固電池的問題,有人提出一篇英文的AppleCare合約書,上面表示購買Apple Care後電池保固也是由一年延長到三年,但台灣的AppleCare並沒有,只有在第一年的電池因技術上或製造上的瑕疵才給與跟換。顯見台灣蘋果並沒有照著美國蘋果的方式走,讓小弟產生了懷疑,「美商蘋果亞洲股份有限公司 」與美國蘋果的關連到底是??(煩請智識者提供答案)他們有著上命下從關係嗎?

其實以美國蘋果電腦的定價來看,小弟一直以來不會覺得蘋果電腦貴,也稱不上「價廉」,而是剛剛好(合理價格)。只是這樣的美金價格,如同ChanSP1970 大替我們解惑,關於許多課程或workshop,Genius Bar診斷,預約Studio Bar,onetoone服務等等,都是免費的。我們也可以說,這樣的服務價值,都包含在當初你購買Mac或iPod的價格裡面了。但是台灣購買的Mac or iPod比美國還要貴,如果「美商蘋果亞洲股份有限公司 」是進口商,那價格上也許沒什麼好討價還價的。問題是他是嗎?(煩請智識者提供答案)

順便表明一下,po這篇文沒有要對抗或對台灣蘋果的價格抱怨,主要是想「討論」公司結構與定價是否合理。很多大大提供很多不錯的看法,但是可惜是欠缺明確的依據,說服力比較弱些。當然啦,如果有個人突然衝出來表明自己是「美商蘋果亞洲股份有限公司 」的內部人員,並且提供我們該公司是如何對Mac or iPod定價的,那是最好的啦(不過可能性很低呀XD)。

最後很感謝大家的熱情討論,觀點都還不賴^^


ps.allyoubala大,林賣擱供啊...。小弟的Mac mini G4也送修過兩次,沒電腦用真慘。不過系穩定度倒是還OK,希望您下一台買到的Mac會更好。
Coopoo wrote:
客戶已經認同獲得一台不含服務的 Mac 電腦或是不含服務的 iPod 的價值大於所付出的金錢。...(恕刪)


nonono...。怎麼可能?

好吧,老實說好了,小弟呆過台灣的蘋果專賣門市過。買了Mac or iPod之後直接殺到店裡來問的人,或電話詢問的人甚多。

會「認同獲得一台不含服務的 Mac 電腦或是不含服務的 iPod 的價值大於所付出的金錢」的,基本上只有蘋果迷。因為「熱情+熱情+熱情+擁有Mac or iPod-服務>價格」。

但一般顧客...。並不會做如是想。

離題了。

我們還是回到「蘋果公司結構」和「定價是否合理」吧


我總覺得這一切問題都起源於
我們不住在美國...

且,今天就算所有蘋果迷起來抵制AR或AT好了
我相信對他們來說還是可以好整以暇的來輕鬆應付
為何,因為就算所有蘋果迷都拒買

其他消費者,還是會去買ipod系列的產品或是iPhone公司貨
我相信,在台灣一年賣掉的ipod系列產品跟iPhone系列產品
總數應該超過MacBook /Pro/Air、Mac Mini/Pro
搞不好獲利也超過...

還記得前幾年有個用鐵鎚敲爛MacBook Pro的影片嘛?
那個使用者就是聽到了維修部門的經理跟他說

「維修費用美金一千七,你不想修也可以拿去買別牌的筆電...」

雖然後來聽說是蘋果賠了他一台(還是兩台)全新的MBP以後
該影片跟他的發言從此就蒸發了

但,至少在美國有吵還真的有糖吃
在台灣的話,砸掉一百台我看對他們來說還是無動於衷

這個問題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
買蘋果前的幾個月要多做善事,然後去松江路拜拜求個籤
看今天是不是諸事大吉,然後再去線上下單或者是去店面購買吧
然後心中暗自祈禱,我不要買到機王這樣...

不好意思好像引起了一點爭論。

不好意思要來耍一下嘴皮子,我寫說:

老實說,我不曉得「在台灣買蘋果電腦卻得到比在美國更低一等的服務品質」有什麼不合理。

沒有不合理,並不一定表示就算是合理,而可能是因為這個議題或這個現象跟「合不合理」沒有絕對相關。比方說,A說「你竟然薪水比我多,這樣合理嗎?」B答:「有什麼不合理?」這件事本來沒有合不合理,但是A既然問了錯問題,那B的回答就不能解釋成「還算合理」,因為B是就著A的錯問題來答,並不表示他說了自己薪水比較高是合理的。

(感覺我好像會被扁)

我的意思就是,進口貨賣的貴,原廠商又未能提供與在原產地國家直營商店內一樣的服務品質,你要質問這樣不合理,但是我找不到提問這個問題的基礎在哪裡。

(話說某次我突然很想吃小番茄,美國超市的小番茄一磅約八到九美元,又比台灣的難吃。我也不能去質問超市經理:「你們為什麼沒有賣像台灣水果好吃又便宜的......」)

另外,美國蘋果直營店裡面的一些免費課程或服務,並不一定要解釋「成本已經包含在售價裡」了。很多人不會去用這些服務,或是方圓百哩內沒有直營店,但是這些人買的價格是一樣的。所以如果你要說台灣消費者沒有這些免費服務,不公平,要減價,其實是講不通的,因為在美國很多人也享受不到這種服務(你要開車一百哩去店裡問個iphoto問題嗎?)我倒覺得這種免費服務只是一種促銷手段,當然要免費教你,免費幫你設定,讓你用得高高興興的,你才會繼續買蘋果呀!甚至店裡還擺了好多台iMac當做兒童遊戲機,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當然這都是為了促銷呀!小朋友開心,爸媽才會掏錢。所以把這些免費好康的想成是敗家的陰謀陷阱,而不是什麼包含在售價裡應該讓每一個人都享受到的,應該會比較舒服吧!


順便離題一下。話說我一直很想買Sennheiser IE8耳機,這東東在倫敦賣179磅,在某些德奧鄰近地區的店家甚至可以賣到一百歐的價錢。但是在美國的SennheiserUSA定價499.95美元,授權商允許價格從399到449不等,等了一年都不降價.....這裡的市場就是有辦法讓Sennheiser定這個價錢,我也不能感嘆合不合理了......(不過很多人都從英國買就是了)
= =

這樣你一言我一句下去恐怕會變筆戰。

一、
在字面上雖然沒有說出「合理」或「不合理」,但在表明某件事沒什麼不合理時,可以反面推回去就是「合理」 。截取ChanSP1970大所言「…並不表示他“說”了自己薪水比較高是合理的。」沒錯,是沒有說。但是會這樣反問「有什麼不合理」就可推敲其內心的想法。只是ChanSP1970大若是寫「老實說,我不曉得「在台灣買蘋果電腦卻得到比在美國更低一等的服務品質」有什麼不合理。」,卻又認為「沒有不合理,並不一定表示就算是合理」,那這樣的表示就沒有了意義。ChanSP1970大自始沒有做過任何表示,因為這樣是自打嘴巴了。

說白一點(若有冒犯請見諒),這樣是在玩文字遊戲。


二、「,但是我找不到提問這個問題的基礎在哪裡。」

這篇挑論就是要大家一起找啊。因為這篇討論串就是以美國台灣定價不一,且其周邊服務不均的外顯狀態,以一般的經驗法則先結論其「定價不合理」,並試圖找出支撐「定價不合理」的切確理由。所以這主題討論到最後,也有可能被反證推翻掉,而成為「定價是合理」的結論。所以才想討論「蘋果公司結構」,由有銷售相關經驗,知曉成本結構,或對台灣蘋果非常了解的人士提供資訊,來推敲或結論出「定價是否合理」。

所以討論這個問題的基礎,就是目前「美國台灣定價不一,且其周邊服務不均的外顯狀態」。


三、「美國蘋果直營店裡面的一些免費課程或服務,並不一定要解釋「成本已經包含在售價裡」了。」

= =這不是解不解釋的問題吧。這是一個事實上的狀態。「羊毛出在羊身上」,很多人不會去用這些服務,不代表他沒有成本啊。所以成本存在,沒錯吧。可以支撐這些成本又另有獲利,那售價裡面不會有包含這些成本嗎?用不用是一回事,用多用少,成本在售價裡面變動而已。


四、
所以小弟還是寫清楚一點吧。
討論基礎「目前美國台灣定價不一,且其周邊服務不均的外顯狀態」

討論內容「依據各方經驗或資訊,來建構或推敲台灣蘋果內部可能的成本結構」

討論結果「以討論內容做歸結,結論出得以供參考的「台灣蘋果定價是否合理」的結論」
講這麼多
在台灣用舶來品本來就一堆不合理
開進口車
穿戴名牌服飾
甚至享受異國美食料理
哪一項消費會是合理啊
你就不是在原產國家嘛
如果買國產acer絕對合理吧
天下不合理之事太多啦
要爭爭不完
對蘋果的優缺點買之前都已經心裡有數
我的結論是
盡可能跟購買店家維繫良好關係
有問題盡量少點不合理囉!
 
Coopoo wrote:
因為只要是在自由市場下(不過有關稅就不夠自由),所有的價格都是合理的(所以價格會因為關稅而有扭曲)。

除了比價格或是台灣蘋果比不上美國的服務,也可以想想美國和台灣兩個市場有什麼不同,造成了價格/服務/需求上的差異。...(恕刪)


不過,這問題其實不是只在蘋果的產品,很多產品都是這樣
但是,我還是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差那麼多
例如,很多年前我看到雜誌的報價
一台在台灣價值將近三百萬的賓士和BMW
在德國報價只要不到一百五十萬?
好吧,就算匯差和關稅都算進去
也沒道理要貴一倍以上吧
所以蘋果IPOD是全世界最貴也沒什麼了不起
可是在台灣硬是賣的比人家貴
偏偏又沒有服務才被抱怨吧
我想..
我們應該要先知到一件事情...
到底是誰把錢賺走了??

我忘記哪裡看到兩個模糊印象
1:蘋果現在沒有貸款..全部現金放銀行
2:蘋果每樣產品淨利都在2成以上

我們買蘋果..
錢是誰賺走了??
是蘋果還是經銷商??

只有先確定一下..誰是獲利大宗..
誰才需要對此負責
從他們的獲利看來..我想最大賺走的會是蘋果電腦??<--不確定
如果今天是台灣蘋果賺錢..
那麼...所謂的天才吧..還有售後服務..
他們應該要負責..
我記得幾年前..蘋果還有開課..
可以也好久沒看到了...
全部退居幕後..
蘋果在台灣銷售一直遊走..
我想台灣蘋果要負很大的責任
還是..其實台灣蘋果只是大陸在台辦事處..(驚)

BTW..台灣蘋果全名是
美商蘋果亞洲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NISSAN Tiida ,KYMCO 三冠王 , Dahon MU P8,目標1000RR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